APP下载

论文摘要规范化的思考*

2017-04-02

关键词:体式论文结构

小 田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论文摘要规范化的思考*

小 田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学界对学术论文摘要的理解存在不小的分歧。在笔者看来,摘要的体式应是“代言体”,而非“他言体”;摘要的内容应针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而非写作思路,甚至“摘非所论”;摘要的结构应以恰当的方式反映论文的逻辑关系。

学术论文;摘要;规范化

作为学术论文必要组成部分的“内容摘要”,顾名思义,应当界定为“摘录论文的主要观点”。摘要有时也称“提要”,即提出或提取论文的主要观点,所以“摘要”的英文为abstract,本来的意义为分离、抽取、抽出等。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论文摘要有无规范?要不要规范?笔者原本没有考虑过。直到十年前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发表《庙市特征小议》(以下涉及此文,简称《庙市》),论文摘要的规范化问题,才引起笔者的思考。

《庙市》除“引言”略述论题意义外,主体部分为三:从发生学的角度说明其与庙会的“附着性”,从历时性的角度说明其市场“独立性”,从共时性的角度说明其内在“神圣性”。摘要为:

作为传统市场之一种,庙市无论在指称上,还是在内涵上,颇多混淆,有讨论的必要;而关于庙市特征的讨论,必然会涉及与庙会研究相关的一些实证和理论问题。追溯庙市之发生,可以明白,作为其存在前提的庙会,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宗教情感的需要,而非源于经济生活的驱动。这种特殊性应该由庙市对庙会的先天附着性来说明。庙会在发展历程中的市场功能逐渐增强,庙市显现出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庙会内容系谱中可以得到清楚的理解。深入至庙市的实际运作过程,不难发现,附着于庙会的庙市,其主体市场和商品市场都显示出一定的神圣性。

但由于某种原因,此论文的摘要由编辑代笔,正式发表时摘要变成了:

传统中国的庙市对于乡村社会经济生活关系甚大,但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却并不充分,庙市的一些基本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说明。本文以方志为主要资料,分析了庙市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质,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由庙会而发生的庙市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附着性、独立性、神圣性。[1]

对于这个摘要,笔者隐约感到存在问题,但问题何在?没有细细思考。此后笔者进一步翻检了许多论文摘要发现,无论是论文作者还是杂志编辑,对于摘要的理解存在着不少分歧。在这里笔者拟通过实际例证*囿于笔者的知识结构和背景,拙作所列举的例证,完全来自于人文社科类论文,所以在摘要中基本不提倡对研究(试验)方法的说明,但在自然和工程技术类论文中却大多约定俗成地进行此类说明,这体现了不同研究领域的规范差异,对此需要另外思考,特此说明。,在比较的基础上,理性思考论文摘要的规范化问题。

一、关于体式

论文摘要的差异最明显地表现为体式的不同,“本文”“分析了”“认为”云云就是这一问题的典型表达。如论文《技术语言的泛化与技术的伦理定向》的摘要就由这些语词连缀而成:

本文考察了技术语言的泛化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日常语言结构,对人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存在方式的影响,揭示了技术力量及其语言如何打破了人的绝对本质的神话以及人如何越来越成为技术的作品,指出了对技术的合理定向并不是技术本身能解决的问题,而要靠人文理想、德性智慧和审美眼光才能综合解决。[2]

类似的语词在摘要中屡见不鲜:“考察了”“探讨了”“展示了”“勾画了”“说明了”“介绍了”“认为”“例证”等等。是不是用了这些语词,就意味着体式存在问题?当然不是。这里涉及体式的自觉意识。体式即叙事方式,论文摘要的体式可以借助曲艺不同体式的比较来说明。曲艺的基本叙事方式有二:一是“代言体”,表演者代表故事中的人物,并以其身份和口吻自白;二是“他言体”,表演者以第三者身份和口吻表述事件,亦称“叙事体”。显然,摘要的体式以“代言体”为合适,因为摘要既然是作者自身对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取和归纳,而不是别人所为,当然应以作者的身份和口吻进行叙述,即所谓“代言”。如果以“他言体”来叙述,就会出现“本文通过……考察了……提出了……”之类的表达。“本文”一词很暧昧,乍看之下是代言的口气,细想开去其实是“他言体”。由此可以看出,不是说在摘要中不能使用这些语词,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使用什么体式?如果是“代言体”,需要使用这些语词之处,但用无妨。

在此需要专门就“提要”一词进行分辨。如上所述,我们所说的论文提要即指“摘要”,而“提要”还有另外两重意义:一是作为一种解题式的著作体裁,如清纪昀(1724—1805)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除了将他人著作进行摘抄和概述外,还包括有书名来历、作者生平、成书过程、学术源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要求提要作者完全用“代言体”。一般可能一部分是“代言体”,一部分用“他言体”。此提要(摘要)非彼提要,不可误会。二是作为图书宣传资料的内容简介,有时亦称“提要”,旨在向读者介绍著作内容、特点和阅读对象,方便读者订购,与本文所谓的“论文摘要”不可同日而语。那样的“提要”,基本上是“他言体”。

二、关于内容

论文摘要究竟包含什么内容?具体地说,摘什么?摘到什么程度?

一种是摘(准确地说,不是摘录,而是概括)思路。如论文《干将、莫邪铸剑神话之结构分析》的内容摘要:

本文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之结构人类学视角出发,借助叙述学的基本概念,对干将、莫邪铸剑神话的传世文本进行了从故事到结构的解析,同时本文也是对结构主义神话分析的再探讨。[3]

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一些什么观点,从摘要不得而知。既然是讲思路,体式当然是“他言体”,至于论文的主要观点,自然不能多讲。这类摘要的信息含量非常少,基本上就是论文标题所能给予我们的信息程度,不妨称之为“标题式摘要”。论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分为三部分: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的重大战略意义;总揽全局的能力的构成要素;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的思路与方法。其摘要就是标题的翻版:

本文重在阐述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必然联系,框定总揽全局的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的思路与方法。[4]

有的内容摘要传达的信息量甚至比标题标明的还少,如《〈补农书〉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一文分为:一、家庭、杂活路计划安排;二、确定经营项目的原则——“厚利”;三、重视生产成本计量、精打细算的思想;四、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的思想;五、人力管理的主张。而摘要则寥寥数十字:

本文分析探讨了《补农书》在农业经营计划、决策、成本计量、人力管理等方面的思想和见解,以及在中国古代农业经营管理史中的成就和价值。[5]

我们认为,学术论文的基本目标是展示作者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结论,而摘要是将结论涵养的主要观点摘录出来,以便读者一目了然,很快掌握论文的要点,而不是向人们炫示写作技巧。如果是这样,摘要应当主要针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而不是写作思路,也就是说,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样”;是论文观点,而不是写作方式。

不过问题不能绝对化,摘要是否一定不能涉及写作思路呢?那也不是。某些论文的论据很有特色、论述角度独特、论述方法新异,出彩的结论就是依此而出的,那么,不妨适当交代一下有关思路。如在2006年第1期《近代史研究》上有两篇论文,材料很特别:一是胡英泽的《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使用的是作者在北方部分地区“田野调查所搜集的水井碑刻及访问材料”[6];另一篇邱捷的《知县与地方士绅的合作与冲突——以同治年间的广东省广宁县为例》,则利用了同治年间广宁知县杜凤治在任时的日记进行讨论[7]。两篇论文将材料稍加提及,对读者理解论文有帮助,但从体式而言,笔者认为仍然应当是“代言体”。

另一类摘要摘录的是论文的观点和结论,紧接着的问题是:哪些观点需要摘?从理论上说,根据论文的侧重进行摘录。但是,有许多论文摘要的内容安排不尽合理,一种明显的做法是过度强调论文的意义。如《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的摘要写道:

在代际社会流动研究中,以代际之间优势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模式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社会的数据也显现出同样的模式。作者认为,已有的工业化和制度主义的解释逻辑没有对在不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性关系模式给出合理解释。作者从“再生产”和“统治”两种机制的角度,对关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特征进行理论探讨。[8]

这篇论文分两个部分:理论背景与问题;数据、模型及解释。后者篇幅是前者的五倍,但在摘要当中的份额却不足三分之一,而大量地概括在论文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的该论题的意义。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必然造成摘要的以偏概全,此其一。其二,枝词蔓语。这类摘要说起来针对的也是论文的观点,也不是有意要强调某些部分,但由于文句剪裁不当,在有限的摘要文字中出现了许多枝枝节节。如《晚清留学潮中政府派遣方针与成效之比较》的摘要为:

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为救亡图存,先后向美、欧、日派遣了留学生。这三次留学潮在预设目标的侧重点、规模、学习状况、回国后的建树方面多有差异。本文就此作一分析、比较和探索。[9]

在这么几句话中,竟然出现了“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大背景下,为救亡图存”如此从容的叙述,但我们想了解的“三次留学潮在预设目标的侧重点、规模、学习状况、回国后的建树方面”存在的差异却语焉不详。

存在同样问题的《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公布的档案文献揭露英军焚毁圆明园之真相》,简单的摘要中竟然写下了任何一本中国近代史教科书中都会出现的内容:“1860年,英法联军寻找种种借口,派大军侵华,一直打到北京,焚掠圆明园,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10]当然这也不是论文中重点叙述的内容。《人与环境及人与文化——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评》的摘要为:

对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的缘起、特点作了介绍,并概述了徐杰舜、邓启耀、张有隽、方李莉、于长江、李宏夫、郑瑞贞、黄东秋、赵绮芳等学者所提交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1]

完全可以用“等”字解决的学者姓名,作者竟然不厌其烦地全部列举了出来,而对于研讨会的缘起、特点、提交论文的内容和意义,则用数字带过。

第三类摘要“摘非所论”。论文《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依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生命》杂志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讨论内容、探讨背景和研究方法将论文内容分割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介绍“《新生命》派”关于中国社会结构的观点,在第二部分“探讨中国社会结构的背景”中作者称,讨论首先是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同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中国思想界为背景的。可是,我们在摘要中发现:论文最后一部分“以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结构”对应的摘要文字是:“所用方法是社会学的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在探讨中国社会结构问题时,《新生命》杂志是一份既非反对唯物史观,也不是完全意义上坚持唯物史观的刊物。”确然。在此之前的文字应当是用来归纳第一、二部分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生命》杂志作者群围绕着中国社会结构进行过一场讨论,可以视之为其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先导。这次讨论最大的特点,是关注中国社会及其社会史的特殊性,而不是共同性。”[12]可是,这是在概括第一、二部分吗?

因此,从论文的基本目标出发,摘要应当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准确摘取论文的主要观点,以展示作者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结论。惟其如此,才能给他人以检索的方便。

三、关于结构

论文摘要的结构指的是摘要涉及的几个方面如何排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说来,摘要的结构应该反映论文的结构。《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的摘要美中不足之处是不够精练,但结构性非常好:

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是中国过去一个多世纪重大理论争论和社会发展所环绕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在中国尚未成为个体生存、公共生活、社会运行和制度安排的内在机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现代性的生成遭遇到社会内在的顽强的文化阻滞力。韦伯认为,中国现代性的存在阻滞力主要来自以儒教为代表的文化传统主义。然而,从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微观文化哲学的视野,可以看到这种阻滞力来源于传统日常生活的深层结构和内在文化图式。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成熟性孕育了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常发达,而传统日常生活的内在图式形成了自然性、经验性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不仅是传统日常生活的文化图式,而且渗透和同化了非日常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成为社会的主导性文化精神。因此,全方位地突破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图式对现代性的严重阻滞力,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13]

原论文的构成是:引论;韦伯命题的进一步开展;文化阻滞力的日常生活根基;问题的未了然性。在形式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摘要与论文在结构上的几乎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的关系通过“在某种意义上”“然而”“因此”等连词将论文各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体现出来。因此所谓“摘要结构反映论文的结构”,其实质是反映论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这种反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形式上的表面对应。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以“三个阶段”作为行文结构,其摘要为:

1937—1949年中共华北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民间借贷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新债旧债一律减息;旧债继续减息,新债利率自由;废除封建旧债,新债利率继续自由。中共革命策略的实施减轻乃至废除了长期压在农民身上的债务负担,同时也由于惯行力量的约束,造成了农民的借贷困难。1942年中共采取新债利率自由议定的温和措施,借贷政策由此具有了革命、妥协与调和的多面性。但革命的一面总是处于压倒之势,农民借不到债的现象一直存在。这体现了革命策略与承继传统的内在矛盾和困难选择。[14]

粗略一看,以为摘要详略不当,其实颇具匠心。作者第一句摘录表明了论文的行文结构,然后将论文三个部分的关键论点,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分别摘录,最后一句揭示出论文的总论点,十分精妙。这样的摘要不但将论文的观点表达得十分到位,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原论文,使论文的亮点凸显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摘要要反映论文结构的逻辑关系,必须在摘要行文中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简单化的处理就表达不了这样的关系。如《对史前人类生活的考古哲学反思——兼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解释模式》的摘要:

本文从考古哲学的角度讨论了进化论对史前人类生活研究的积极作用。第一、二部分介绍了新考古学和进化人类学的新进展,第三部分说明了这些新的思想和解释模式对于研究史前人类生活和中国文明起源的积极意义。[15]

准确地说,这是罗列,不是叙述。当然,摘要未必一定要用连词生硬地进行连缀,如果能够以句读之间的意义转承加以体现,则更见功力。如《壮族歌谣与越南越族歌谣韵律结构之比较》的摘要,无论是体式、内容还是结构,应该说已经比较规范: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壮族歌谣的韵律结构与越南越族歌谣的韵律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仅像汉族歌谣那样押脚韵,更为奇特的是押腰脚韵和押腰韵。壮族与越族同为古越人的后裔,其歌谣有共同的韵律结构,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个民族原始共同文化的遗存。[16]

最后一句,概括论文的第三部分“壮越两族歌谣共同韵律结构文化背景”,说明壮越两族歌谣韵律结构的相似原因在于其共同的原始文化背景:同为古越人的后裔。若要使摘要更加规范化,摘要最后一句不妨表达为“这种相似的韵律结构源于壮越两族共同族源而来的相同文化遗存”,这样一来,逻辑性更加明显。

学界对论文摘要理解的分歧触发了人们对摘要规范化的思考。在我们看来,摘要既然是作者自身对论文主要观点的摘取和归纳,而非他人所为,就应以作者的身份和口吻进行叙述为合适,即所谓“代言体”。既然论文的基本目标指向某一领域的研究结论,那么摘要的内容当为结论所涵养的主要观点,以便读者一目了然,确定与其研究的相关性。论文各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能力,如果将之精准到位地表达出来,则凸显了论文的亮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原论文。总之,作为论文必要组成部分的摘要兹事非小,应该遵循基本的学术规范,在厘析自身论文思路的同时惠泽读者。

[1]小田.庙市特征小议[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1):141.

[2]汪堂家.技术语言的泛化与技术的伦理定向[J].江海学刊,2004(3):28.

[3]王璞.干将、莫邪铸剑神话之结构分析[J].民族艺术,2003(3):40.

[4] 陈尤文.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社会科学,2004(7):50.

[5]颜玉怀, 邹德秀.《补农书》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研究[J].中国农史,2002(4):92.

[6]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6(1):55-78.

[7] 邱捷.知县与地方士绅的合作与冲突:以同治年间的广东省广宁县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6(1):20-39.

[8]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6(2):37.

[9] 嵇立群.晚清留学潮中政府派遣方针与成效之比较[J].社会科学,2004(7):98.

[10]耿昇.孟斗班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新公布的档案文献揭露英军焚毁圆明园之真相[J].学术月刊,2006(1):94.

[11]大禹.人与环境及人与文化:依山依水族群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

[12] 贺渊.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3):89.

[13] 衣俊卿.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J].学术月刊,2006(1):8.

[14] 李金铮.革命策略与传统制约:中共民间借贷政策新解[J].历史研究,2006(3):118.

[15] 赵敦华.对史前人类生活的考古哲学反思:兼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解释模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3(5):1.

[16]韦树关.壮族歌谣与越南越族歌谣韵律结构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22.

(责任编辑:袁 茹)

2016-09-29

小 田,男,2005—2011年任《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

H052

A

2096-3262(2017)01-0097-05

猜你喜欢

体式论文结构
对当代诗词体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六言绝句体式概说
绝句体式多变化
论结构
律诗篇法体式
论《日出》的结构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