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分析
2017-04-01田鑫鑫
田鑫鑫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分析
田鑫鑫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探究激光光动力疗法在鲜红斑痣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所在单位就诊的鲜红斑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用光动力疗法,研究组采用激光光动力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2.5%,对照组为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光动力应用于鲜红斑痣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不会带来严重不良反应。
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疗效;不良反应
鲜红斑痣即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多分布于头面部或颈肩部,除了给患者带来皮损损害,还会引发心理障碍。传统疗法诸如脉冲激光、手术切除等均无法彻底消除,反而会留下瘢痕或皮肤损害,使患者毁容。本文选择收治的80例鲜红斑痣患者,试探究激光光动力疗法这种新治疗方法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于笔者所在单位就诊的鲜红斑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女29例,男11例;年龄23~53岁,平均(38.54±7.28)岁;位置:面部25例,颈肩部15例;对照组女28例,男12例;年龄24~54岁,平均(38.87±7.62)岁;位置:面部27例,颈肩部13例。两组患者就年龄、性别、斑痣所在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光动力治疗,于避强光条件下降5 mg/kg的血卟啉注射液静脉输注至治疗区域,10 min后使用532纳米连续波激光进行20 min的照射,照射功率密度影在80 mW/cm2到100 mW/cm2之间,光斑直径以70 mm为佳。而研究组则采取“先光动力治疗、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治疗方法,其中光动力治疗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在间隔至少2个月后,针对治疗区域使用595 nm脉冲脉冲染料激光进行照射,其中光斑为7 mm,能量密度为10 J/cm2,脉冲宽度为10 ms。待皮损处呈现出灰白变,即可停止治疗。治疗后,使用泼尼松减轻皮肤水肿,使用维生素C和E促进光敏剂排出,给予结痂部位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治疗效果需有至少3名专业医生对固定光源下的摄像进行判定,其标准为:(1)显效:治疗区的颜色显著消退且无瘢痕;(2)有效:治疗区的颜色有一部分消退;(3)无效:治疗区的颜色不见消退[1]。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研究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28/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0,P=0.025<0.05)。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仅有1例色素沉着,发生率为2.5%;对照组有3例色素沉着,发生率为7.5%,均在6个月内逐渐消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3,P=0.305>0.05)。
3 讨 论
临床在皮肤病的治疗上有许多选择,如冷冻、电灼、磁疗、外科植皮、涂抹外用药,等等,这些方法或操作难度大,或容易引起皮肤损害,因此临床多选择激光这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传统激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但疗效并不理想,好在上世纪末诞生的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为鲜红斑痣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进步[2]。在对照组采用的光动力疗法中,光敏剂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病变血管的内皮细胞浆光敏剂吸收后,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下,富含光敏剂的细胞将会因吸收了更多的热量而发生光敏反应,最终变形坏死,而健康的表皮及周边组织将不会发生损害[3]。而研究组加用的染料脉冲激光其波长为595 nm,比光动力疗法532 nm的激光具有更长的波长,在作用于扩张的毛细血管时可以加速氧合血红蛋白的吸收,其细小的脉冲宽度使得热量可以仅仅集中于靶血管,实现对靶血管的加热与破坏,同时不会造成严重的皮损[4-5]。研究组将光动力疗法与染料脉冲激光联用,因此可以获得比单纯光动力疗法更显著的治疗效果,结果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仅2.5%,90%的治疗总有效率远远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正是因为如上原因。
为鲜红斑痣患者采取光动力疗法加脉冲染料激光的激光光动力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放心选用这种治疗方法。
[1] 吴 玲,陈晓栋.不同方法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7,46(05):367-370.
[2] 吴秋菊,周展超,林 彤,等.光动力疗法与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08):587-590.
[3] 王玉芝,黄 正,苑凯华.鲜红斑痣的光学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8(05):363-366+370.
[4] 赵 邑.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32(02):152-156+104.
[5] 王德印,徐千淋,苌国相,等.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0):47-48.
R758.51
B
ISSN.2096-2479.2017.46.175.0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