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行介入手术联合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应用效果

2017-04-01王海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6期
关键词:凶险前置围术

张 敏,王海娟

(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贵州 贵阳 550002)

围术期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行介入手术联合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应用效果

张 敏,王海娟

(贵州省人民医院产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 分析围术期护理在于患有凶险性前置胎盘行介入手术+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常规护理均被运用到两组护理中,然而观察组还运用了围术期护理治疗干预,然后对两组护理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短;对照组住院天数高过观察组;手术的过程中孕妇的出血量也显然少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产妇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稍低;观察组并发症的概率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给予围术期护理,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保证了母婴的安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凶险性前置胎盘;围术期护理;介入治疗

能够引发孕妇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出现大出血现象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是指产妇在前一胎行剖宫产后在下一次接受妊娠时发生前置胎盘,是引发我国产妇在妊娠时出现死亡的首要因素[1]。我院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展开护理疗效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结论,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3~39岁,平均(30.1±2.1)岁,孕周31~38周,平均(35.1±1.3)周;观察组年龄22~38岁,平均(29.8±3.0)岁,孕周32到37周,平均(34.9±1.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介入治疗及术后常规护理均用于两组产妇,而观察组再给予围术期护理,方法如下。

1.3 围手术期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期待疗法期间的护理。患者接受到的期待疗法护理与常规的前置胎盘接受的护理是一样的,争取延长孕妇的孕周,并且不会要挟、伤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2)术前准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手术风险比一般产妇的高,故术前应为患者进行系统检查。术前为家属详细地讲明可能出现的情况。联系相关科室医师做好充足准备,并确保血源充足。术前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足部的活动,避免由于术后制动时间过长导致足跟部压力伤的形成。

1.3.2 术前介入治疗的护理

进行手术之前的30 min,为患者行常规的消毒工作并为产妇铺巾,先后进行子宫动脉造影置管术、之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栓塞完毕,立即将孕妇送入手术室行剖宫产手术。在介入治疗完成后,嘱产妇用平卧姿势,穿刺肢体尽可能保持伸直态[2]。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确保血液畅通,避免出现血栓。术后采用双下肢气压治疗为患者治疗双下肢,同时指导家属为产妇的双下肢不定时地展开护理按摩。用适宜的温水擦洗产妇的全身,同时还要不定时地翻身拍背,以及检查产妇的皮肤防止出现压疮等不良现象。

1.3.3 术后护理

产妇在分娩后的24 h之内,极易发生出血现象,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在这一时间段出血率也是非常高。由于介入术后要求右下肢制动24 h,故在术后应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采取抗感染、促宫缩等治疗方案,注意观察患者介入穿刺点的渗血情况,右下肢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温度,颜色情况,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胫骨,并嘱患者多喝水、多排尿,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产后情况及新生儿预后[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2979.5±262.3)mL、术后24 h内出血量(3979.9±461.7)mL及手术时间(107.6±9.8)min,观察组分别为(2253.8±260.5)mL、(2874.6±461.7)mL、(72.3±5.6)min,对以上两组数据分析比较得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值为13.921,14.029。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32±1.89)d,对照组为(6.92±1.2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子宫切除率23.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率19.5%以及产褥感染率21.0%,而观察组分别为0、2.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4、11.529、4.407,均P<0.05)。对照组新生儿早产率45.5%、窒息率18.5%、死亡比例21.0%,观察组分别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51、5.734、6.705,均P<0.05)。

3 讨 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在临床治疗中十分常见,有相关研究表明,有50%的患者会出现胎盘植入,有10%的产妇会因此而出现病死,对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其重大的伤害,为提高疗效,还要注重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其中,在期待治疗期间产妇应卧床休息,不宜走动,并密切关注产妇腹中的胎儿的胎心及胎动等相关情况,确保胎儿处于安全状态。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为产妇及其家属耐心地讲解相关知识,消除担忧害怕的负面心理。术后,加强监测,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护理好切口,避免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的应用,拥有极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减少手术的时间,对提升母婴的健康安全也有极大的帮助作用,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价值。

[1] 石秀岩.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7):203-203.

[2] 王英兰,王硕石,张海鹰等.凶险性前置胎盘127例临床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5,36(4):348-352.

[3] 严小丽,陈 诚,常 青,等.凶险性前置胎盘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9):704-707.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46.103.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凶险前置围术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脸盲的人生,好凶险啊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