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的影响
2017-04-01颜廷翠
颜廷翠
(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的影响
颜廷翠
(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7.5%,对照组为65.0%(P<0.05)。结论 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有利于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荐。
一体化护理;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自我效能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的冠心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由于冠心病是一种难以快速治愈的疾病,因此冠心病的出现也会大量消耗社会医疗资源以及加重家庭的负担。在冠心病的众多并发症中,心力衰竭是较为常见且十分严重的一种[1]。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加强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情况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8.73±1.55)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1±0.45)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8.40±1.50)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5±0.4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接诊后护理人员立即通知相关医师准备治疗,患者入院后建立档案并遵照医嘱给予必要的身体指征检查,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一定的心理安慰。同时,配合医生做好治疗辅助措施,如准备医疗器材等。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以及活动的注意事项讲解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一体化护理模式:(1)首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一体化护理流程的培训,从而帮助护理人员掌握一体化护理模式,提高工作能力。(2)接诊后立即通知相关医师做好治疗准备并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医疗设备,清理急诊通道确保患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急诊室。(3)患者入院后建立起治疗护理干预档案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与时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4)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护理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此外,护理人员还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等。自我效能[2]从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行为、遵医行为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共10个细分条目;每个问题依据患者的回答(完全能、常常能、基本能、常常不能)分别赋4~1分。依从性从患者是否能够严格按照治疗要求开展治疗来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1.25±2.44)分,对照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24.16±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2,P<0.05)。
2.2 依从性评价比较
观察组有35名患者能够严格按照治疗要求开展治疗,依从性为87.5%(35/40),对照组有26名患者能够严格按照治疗要求开展治疗,依从性为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1,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全球有8%左右的发病率。此外,冠心病也是引发其它一系列病症的主要诱因之一[3]。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致亡的严重后果。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纳入护理干预措施,是减轻患者病痛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实施,使得护士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医生单纯的副手。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发展,实现了院内外治疗信息的交换共享。可以有效进行信息整合,从而实现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转诊治疗的无缝对接。一体化护理模式包括了护理的心理层面与护理质量持续改善的内容[4]。实施一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合作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知,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状况。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7.5%,高于对照组。石桂芳指出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5]。与之一致。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引入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依从性。
[1] 余一知,范小艳,向巧君,等.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5):571-572+579.
[2] 穆荣红,李 荣,张会敏.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07):648-650.
[3] 汤春宜,王丽姿,钟克丹,等.自我效能与教育干预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4):489-493.
[4] 韩玉亭,孙正凯,宫振霞,等.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8):65-67.
[5] 石桂芳.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4,42(08):962-964.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6.48.0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