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
2017-04-01乔红莲
乔红莲
对于如今信息资源就是实际竞争力的年代,在农村建立广播电视是非常重要的,广播电视的传输和发射研究有助于农村广播电视更好的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让信息获取更便捷,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1 农村广播电视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的建设和发展最大优势之处就是很好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它传播信息时效性要比报刊类更好。由于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更为迅速便捷,能够让人们第一时间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各种信息,让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阻碍。广播电视对于信息传播的一般方式是通过接受和传播同时进行的,这样就更好的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更多的还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农村居民在家里就能了解到同时间点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通过广播电视人们能够对信息了解的更通透,其传播方式有语音图片和视频,这种多形式的传播方式让广播电视更具有吸引力,远比当初电报收音机报刊等的传播更具有优势,而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其能够实现现场直播这是它最大的优势之处,是其他任何传播媒介都不能替代的。广播电视将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通過广播电视农村居民将能够快速的掌握各种各样的先进信息,因此实现广播电视的覆盖对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非常重要。广播电视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的传播方式让其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让人们更喜欢,通过丰富精彩的展示形式让人们更好的接受多样的信息[1]。
2 农村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的作用
为了广播电视在播放时确保其画质的稳定和良好就需要进行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讨论和研究。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能够很好的确保电视信号的稳定性,因为强大的功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到各类信息,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道德修养,同时更好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则是广播电视信号输出和传播稳定性保障的基础,其在广播电视质量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作用。此外,广播电视要具有更好的宣传党的领导和方针以及党的理念的优势之处,让人们更好的拥护党的领导,培养出具有爱国爱党主义的国民[2]。
3 农村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技术
3.1卫星广播电视传播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速进步,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地球赤道上空大约三十五万公里位置能够进行转发并具有天线系统的卫星就是卫星电视传播的基础卫星,同时也是关键卫星。能够很精确的将来自地面的广播电视信号顺利的转发到地球表面,这样能够让卫星覆盖区域内的所有用户都能够通过卫星的转发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现如今卫星广播电视越来越普遍,在农村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卫星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覆盖面积广泛的优点,不仅在广播电视系统上能够应用,在广播和其他技术领域或业务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现在卫星广播电视的传送更多的由传统的模拟传播转向了数字或数字压缩传播技术,这样能够更好的提升信息输出量和信息的稳定性,同时其及时性直播也更为稳定。通过卫星广播电视的直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将有助于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虽然卫星广播电视具有节目全而广的特点,但是在很多卫星电视节目中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有些节目严重影响国民道德正常发展,因此用户真正通过卫星电视来观看的节目往往是少量的。通过亚洲二号卫星接收信号的电视台覆盖到全世界范围的三分之一,同时有些电视台还享有其他卫星使用权利,这将大大提升信号稳定性,确保了卫星广播电视直播和在农村偏远地区的覆盖率。
3.2微波中继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微波是特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具有传输质量高稳定性好传播容量大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实现稳定性好的原因是其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因为它在光纤内部输送,具有更好的传输效果。为了确保微波这种直线传输方式得到很好的应用就需要设立微波中继站,这样才能确保微波在长距离内得以稳定传输。通常在50km左右就需要设立一个中继站。不同的省份和地区都有其专门的微波频率,这样能够确保该地区信号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农村广播电视的应用首先要在农村提升光纤覆盖面积和设立专门的微波中继站,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微波中继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中有更好的应用。
3.3无线发射技术在农村广播电视中的应用
无线发射时通过电视发射机将电视信号发射出去,其无线波范围分为两段,每一段都有其独立的频道和频道应用,通常发射机的功率不同其覆盖面积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其频道相对于卫星光纤来说是比较少的,其传输原理类似于调频广播,但是信号稳定性抗干扰能力都很低,现在这种技术应用已经不多。
4 结语
广播电视传播和发射已经能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捷,并且让他们迅速的获得新鲜的信息,提高生活质量。对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的研究和讨论有助于广播电视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广播电视发射台微机实时监控系统的研究[D]. 厦门大学2015(11):411-415.
[2] 宋伟.哈尔滨有线广播电视宽带综合信息网总体设计与技术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15(22):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