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

2017-04-01吴晓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创业模式大学生

吴晓琴

摘 要 本论文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大学生三种创业模式,以期找出在目前社会环境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对模式进行评价,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模式。以此,对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指导,为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他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意义却十分重大:

(1)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业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局限参加创业的这部同学中。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渴望成功、崇尚英雄的群体,成功者的榜样力量会激励所有人,会带动一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个人素质进行反思,从而在行动起来提高自己。这一点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青年学生的成长需要是一致的,同时也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一个冲击。

(2)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经济的发展中资源的优化利用成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而现代经济体系运行效率提高的余地逐渐缩小,因而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创业不仅仅提高个体的人均产出和收入水平,而且促进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因为大学生处在校园环境之内,是我国科研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对于提高我国远远落后的知识转化率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同时大学生创业不论成功与否还都将为社会培养储备一批具有高文化层次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对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单纯的经济意义。

2大学生创业模式分析

2.1 模式的划分

大学生的创业模式,按照大学生参与创业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兼职创业;休学创业和大学后创业。这三种模式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选择结果。本章我们将分别讨论他们的特点和适用性。并且对这三种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大学生在创业模式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2.1.1兼职创业

兼职创业是指学生不放弃或中断自己的大学学习而采取的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活动的创业模式。从大学生创业者的角度来看,选择此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创业的目的是为大学学习服务的,即大学生创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大学的学习而开展创业活动,通常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为了筹集上学费用开展创业,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开展创业。

(2)创业的风险性太高,即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创业的风险太高,为了给自己创业失败后多一种选择,因此选择了兼职型创业。

(3)迫于社会、家庭的压力,我国大学生对于家庭、社会的依赖在本文前部分已经阐明,所以大学生在对创业模式进行选择时,往往需要征得家庭、社会的同意。

兼职创业模式的特点:(1)企业经营模式多样性,由于创业者不仅要面对创业的风险和挑战还要完成繁重的大学课程,因此创业者只能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创业,而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不灵活的原因企业的运营模式只能根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2)企业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这是因为创业资本来源的多样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大學校园相对于社会的相对独立性,一些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仅局限其中甚至没有正规的法律形式。(3)创业企业的平均科技含量较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创业大学生的整体现状决定的,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上不完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根据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选择此种模式的原因主要有:(1)大学生对于本身的创业缺乏必胜的把握;(2)家庭、社会要求大学生在创业的同时不能影响学业。

2.1.2休学创业

休学创业是指学生为了创业而申请休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受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因为我国高校中现在还有很大一部分实行的是学年制或不完全学分制,学生由于创业提出的休学申请很难获得批准。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之为缓冲模式,即创业大学生可以在休学期内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业企业的发展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创业模式作出选择。

休学创业模式的特点:(1)创业大学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休学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和经历,这对于创业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2)创业者的承受失败能力相对较强,在同等条件下这种模式又给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推出机制。(3)可变性,由于休学的时间限制最终大学生创业者还要根据休学期创业实际,在其余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转变为其余两种模式中的一种。

从创业的影响因素来看,首先,此种模式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计划及自身的能力要有较大的把握。其次,需要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2.1.3毕业后创业

这种模式是指大学生在结束大学课程之后走上创业的道路。选择此种模式的大学生其动机通常都是出于自我实现或就业的需要。这种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的冲击较小。而且,创业者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践能力、自身知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也会有较大提高。同时由于自身的素质提高,其在创业的过程中可选择范围也较大。这对创业者的成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大学生的从业意义角度来讲,这种模式的大学生创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作用都非同一般。因此,这种模式应该是我国应该大力提倡和引导的。

大学毕业后创业的特点:(1)对高等教育没有冲击(2)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模式相对稳定,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直接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正规的企业形式是不可缺少的,因此选用此种模式要求创业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3)创业企业的平均技术含量较高,大学生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自身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利用自有技术创业的可能性得以增大同时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也会更好的把握,这提高了创业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的可能性。

根据参与创业的时间还有一种模式,即退学创业。但是,考虑到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和能力教育,大学生如果放弃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大学生的成长弊大于利。

2.2 创业模式的决定条件

由于大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处在 18-25 岁之间,正处在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期。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学教育也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因此受大学教育的程度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影响重大,所以大学生一旦决定开始创业,选择哪种创业模式,就成为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节,我们将讨论影响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的决定条件。(1)创业者个人目标;(2)创业风险;(3)初始创业资源;(4)创业机会的时效性。

2.3模式的评价

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对大学生自身意义重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对模式进行评价时,不单要从大学生自身的微观角度出发,还要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来考虑。因此,一种创业模式的优劣,主要是,在此种模式下创业对创业者本人的影响如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以及此种模式的可行性。因此,我们将确定以下三条评价原则对这三种模式进行评价:(1)对创业者本人个人发展的有利性原则;(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3结论及建议

3.1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

创新精神不是仅在大学阶段能完全培养的,应该在我国的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中不断向孩子和学生灌输一种创业的理念,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并从小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1)转变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走出来,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2)学习美国经验,在中、小学教育中引入经济类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在大学中开设创业课程,完善学生的创业基础知识,以避免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盲目性。

(4)依托劳动保障、人事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业教育,全民创业的顺利开展做好知识储备,也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个好的大环境。

3.2完善和健全创业法规

在我国这样一个受几千年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一项新事物的推广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在这方面韩国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们应抓住我国正在进行法律社会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实我国的创业法规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1) 建立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出台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

(2) 由于我国大学生数量众多,在大学生创业的起始阶段的投资如果都依靠政府或学校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也应该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的投入和对大学生创业的其他援助。

(3)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对我国高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及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改革,扫除学生创业的障碍,为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3.3加速市场经济建设

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制。创业资金的筹集困难,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有:(1)全国性的信用评估体制尚未建立;(2)风险投资体制本身的不健全;(3)创业办法还未出台。这三种现状导致了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中金融企业贷款、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三条途径遇到了很大的障碍或根本上被阻断,而从大学生创业发展形势最好的美国来看,这三种渠道来源的资金恰恰是美国大学生创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科技创业企业,更是如此。所以,加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步伐,完善金融、资本市场建设是在我国大力提倡大学生创业和全民创业的先决条件。

3.4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社会支撑体系

鉴于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应该在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后,由政府牵头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组成“大学生创业指导协会”的公益性组织。主要发挥以下职能:(1)项目审核:帮助大学生的创业企业进行可行性分析和指导。(2)管理咨询、技术支持:这对于弥补大学生管理经验的缺乏和技术的局限性大有帮助。

3.5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

大学生创业从微观角度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从宏观角度讲,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引导时不仅要考虑如何促进和帮助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要充分的考虑大学生创业的巨大战略意义,使得大学生创业向着对社会发展最为有利的大学后创业模式发展。

基金项目:2016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以知识型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服务体系构建”(课题批准号:2016LX143);山东工商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专项)“运用新媒体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号:2015XSZX0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德智.创业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必裕.对大学生创业存在问题的反思[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

[3] 蔡鑫萍.论大学生創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

[4] 谢志远,应云进.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03.

[5] 陶桓祥.大学生创业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前沿,2000.

猜你喜欢

创业模式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