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比较
2017-03-31陆永萍
陆永萍
(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子宫肌瘤是一种多发于30-50岁女性的平滑肌细胞膨胀性增生类良性肿瘤;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多发于25-45岁女性的功能性子宫内膜腺体细胞、质细胞侵犯肌层组织合并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导致的常见妇科疾病[1]。子宫腺肌症有着极高的发生率,而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率已经接近15%[2]。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并最终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为探究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诊断方面应用超声诊断的意义,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内收治的60位子宫肌瘤患者和同期收治的60位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指征,存在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加、痛经、经期延长等问题,初步确诊为宫肌瘤患者或子宫腺肌症患者,分别定义为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症组。其中子宫肌瘤组患者30.0-60.5岁,平均(48.6±7.4)岁;子宫腺肌症组患者年龄28.0-57.0岁,平均(42.5±8.2)岁。实验纳入的12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实验,不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类疾病、传染类疾病、濒死或其他实验参与情况,且在一般资料(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超声诊断检测,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相对比。超声检测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患者仰卧位,取扫描探头2.5~4.5 MHz,经腹壁行常规多切面扫描(纵向扫描、横向扫描以及斜面扫描);(2)扫描患者的子宫、附件、子宫动脉、病灶等并逐步扩大扫描范围,确保扫描无遗漏。
1.3 诊断标准
子宫肌腺病:无包膜,血管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子宫不对称增大、边缘轮廓规则,无宫腔内膜回声改变情况等。
子宫肌瘤:有假包膜,子宫局限性增大,边缘轮廓比较清晰,宫腔可见局部中低回声区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可知,子宫肌瘤组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33%,有4位患者(多发子宫小肌瘤)误诊;子宫腺肌症组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33%,有7位患者误诊,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都是妇科常见性疾病。子宫肌瘤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临床领域至今尚未完全探明该病的致病因素,但大多数学者均认为该病与细胞突变或是多病因共同作用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原因为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入侵子宫肌层,致病因素亦未完全探明,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该病发生与遗传、病毒感染、生殖道梗阻等联系紧密[3]。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及白带增多、疼痛、腹部包块、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等。由于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表现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而极容易在诊疗的过程中出现混淆问题,进而影响治疗的最终效果。超声诊断具备无创、安全、简便等特点,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诊断方面能够发挥出极好的效果。如在本实验中,子宫肌瘤组内有56位患者病理检查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有4位6.67%患者多发子宫小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腺肌症,诊断准确率为93.33%;子宫腺肌症组内有53位患者病理检查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有7位11.67%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为88.33%。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诊断方面应用超声诊断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益于优化患者诊疗,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