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017-03-31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活动

姜 昊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姜 昊

(滨州医学院烟台校区,山东 烟台 264000)

在社会对大学生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早接触社会、早认清社会形势、早了解自我需求,有效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业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引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是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活动,鼓励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的意义

大学生在高考之前,都是莘莘学子,专心学习,不了解社会动态,也无心理会社会思潮。步入大学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聚集一堂,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同学,灵活的授课时间、最前沿的学科知识,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冲击和对未来的忐忑。对专业知识把握的不确定、对社会动态的不了解,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之对就业产生迷茫。高校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大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社会形势,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

(一)深入了解社会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增加感性认识,消除对社会的片面认识。通过多途径获取工作信息,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近距离感受工作环境,增加工作体验,感受与目标职业的差距,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二)巩固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在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反复运用、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可以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补充在校专业理论学习上的欠缺,拓展专业知识面。

(三)提升个人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个人素质,包括专业能力、团队意识、心理素质等。一方面,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课本上不会出现的实际问题,大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通过互相交流、友好协作,才能更有效率、更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也恰是当代大学生欠缺的基本素质。再者,部分毕业生初入社会压力过大,会出现心理问题,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社会现状,可以培养学生抗压能力。

二、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一)社会支持度低、类型单调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认知度不高,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社会实践机会。许多单位不愿意接受实践学生,认为学生知识不达标,不具备工作能力,不愿意花费时间去接受短期参加实践的学生;愿意接受学生实践的单位,大部分是需要体力劳动的服务餐饮行业。但是,毕竟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实践应从事与所学课程相关的工作为宜,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并且积累新的知识。而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集中实践,参与的人数又受限,所以大部分大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实践机会。

(二)高校教师队伍对社会实践的关注度低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数高校并未重视,教师也只是把它作为平时成绩的一环。班级人数多,教师精力有限,因此大多是教师布置任务,大学生多是敷衍了事,教师无法做到全程跟进实践过程。

(三)社会实践效果打折扣

许多高校在临近寒暑假的时候都会组织一次实践队的出征仪式,仪式很正规,统一发放服装、制作队旗等等,返校后还会评选出优秀的实践队伍。但是这些队伍在参加实践过程中,学校很少参与跟踪,有些教师仅仅是电话联系,全程让学生自己组织,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帮助和指导明显不足。另外,参与学校、学院实践队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许多回家或者自主活动的学生则不会参与这个过程,学校对这部分同学仅仅是发放介绍信,基本属于“自我管理”的状态,很难保证活动的质量。

(四)家庭教育背景

如今的大学生都是在家长的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许多家长仍然认为大学生还是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重,担心步入社会太早会受到挫折,认为学生理应在大学期间学会一切知识和培养一切能力,毕业成才后再步入社会才是最好的时机,因此,许多家庭不是很赞同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余时间参加实践,认为耽误学业且具有危险性,不支持学生参加实践。

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一)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

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而影响学生自身的想法。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高分能为自己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了解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且获得家长的支持,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意识;同时,要大力宣传优秀实践成果,用激励政策吸引学生的参与,通过宣传和激励等政策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大二学生思想较大一学生活跃,愿意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生活、锻炼自己;而大四等学生临近毕业,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性增强,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指导,激发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兴趣,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时间,步入社会去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补充在校知识的积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要求社会实践规范化、团队连续化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活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社会实践活动需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实践工作有限、无规则、不持续的局限,建立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使之成为有制度规定和保障的一项规范化活动。

(四)高校需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实践需求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参与社会实践时,多数同学表示很愿意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虽对实践工作的性质、地点、单位等的要求不一,但实践的目的都是为锻炼自己。可见,学生具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但在现实寻找实践单位时确实会遇到困难。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包括优秀校友、合作就业单位、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周边社区街道等等社会资源,将这部分社会资源整合汇总,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总之,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应该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1]刘德宇.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2010,(04):15-17.

[2]余日安,等.社会调研实践在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05):489-491.

[3]张曦.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研究[J].教育研究,2017,(01):144-145.

G64

A

1008—3340(2017)04—0080—02

2017-06-12

姜昊(1983-),男,工程硕士,滨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