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研究
2017-03-31邢晓春
邢晓春
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研究
邢晓春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引领式学习模式能够比较好地弥补传统的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的不足,探索电大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具有较深现实意义。对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设计原则、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的基本过程进行了设计。
开放教育;引领式;在线学习;研究
一、研究背景
当前在线学习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电大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主力军在这一领域已经深耕近二十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育经验。但电大开放教育的质量依然受人所诟病,教学过程不能真实有效地发生成为影响在线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原本以师生双向信息交互为特点的现代远程教育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大量的教学资源网上闲置、使用率不高,学生容易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无法进行有效干预等现象还比较严重。事实证明,仅仅依靠优质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信息技术并不能保证有效学习的真正发生。引领式学习模式能够比较好地弥补传统的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的不足,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提高网上教学的有效性,使网上教学过程得以落实。因此在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概述
(一)什么是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
英国E-Learning Center创始人JaneKnig ht女士将线课程模式分成了内容核心模式和沟通核心模式两大类,这两种课程模式分别对应着在线学习的两大模式——自主式学习模式和引领式学习模式。[1]两种学习模式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自主式学习模式重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引领式学习模式则更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其核心在于教师对学习过程的设计、引领与支持。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在西方国家成人教育领域中比较常见,与此不同,我国自20世纪末大规模开展在线教育以来,自主式的在线学习模式占据主导地位。正因为当前在线教育教学过程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近年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日渐增多。我国学者秦宇认为,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是“在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学习者在指定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学习指定的在线课程内容,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是在线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2]
(二)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
与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不同,引领式学习模式更突出教对学的引领作用,强调教与学的教学交互。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学习自由度相对受限
引领式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是相对受限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进度的自由度相对受限;二是学生学习内容的相对受限;三是学习路径相对受限;四是学习目标的设定权受到限制。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学生可以自定步调,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内容与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有多种路径可选择。而引领式的在线学习模式中,学生拥有的自由度则相对有限,必须按照统一的学习计划和进度学习指定的学习内容。也就是引领式学习模式采取的是“固定周期式的大同步小异步方式”,即“在整个远程课程学习期间,学习者的整体学习进度由指导教师控制,特定时间段内必须学习指定的课程内容,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同时,学习者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则可以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3]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的自由度由全部学程缩短到特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阶段中。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路径的选择、学习目标的设定等方面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都受到了相应的限制,都必须按照教师事先的设计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
2.注重学习活动设计
在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中,学习活动设计更为突出,学习路径体现得更为鲜明。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生面临的学习路径是多样化的,但这也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学习内容选择、学习进度的安排、学习的自我监控与元认知等方面需要具备更高的水平。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主式学习模式所提供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反而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巨大障碍,学生面对诸多学习资源反而会茫然无措,从而造成学习迷航;也有学生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设计有效的学习路径,使得有效学习始终不能真正开始。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包括自主学习、主题讨论、在线答疑、作业、测验、成果分享、评价反思等,活动的主体由单纯的学生主体变为教师学生组成的共同体,学习活动也由学生自主学习变为教师引领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教师对这些自主学习活动以及协作学习活动的引领与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3.教师的全程参与
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强调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引领,这种引领体现之一就是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全程参与。与自主式学习模式相比,引领式学习过程是预先固化的,这也就要求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有预先的整体设计。除了参与学习过程设计,教师的参与还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引领中。教师一方面要引领学生按照预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完成周期性学习任务,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另一方面还要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咨询服务。教师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的引领,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度、有效地参与,从而实现有效学习的真正发生。
4.小规模化教学
与自主式学习不同,引领式学习在注重个体化学习的同时,更注重群体学习。它在教学进程方面实行的“大同步小异步”的教学要求,使得其教学组织形式更倾向于组班教学。在学习活动为主要核心的学习模式设计思想指导下,为保证学生的深度参与,小组协作学习、专题讨论、评价反思等活动必然对人数规模进行一定的控制。因此为保证良好的学习效果,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理论在这里并不适用,引领式在线学习过程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小规模化的教学。
三、开放教育中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设计
(一)设计原则
1.体现“双主”教学原则
“双主”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主导——主体”的有机结合。自主式在线学习模式过于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而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小异步”阶段内学习的充分自主性,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设计、生成过程中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及各种学习交互活动中;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引领式学习过程中也得以充分确立,这体现在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大同步”阶段内对学习资源、学习进度、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引领与监控。正是在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得以充分发挥,有效的学习才真正得以实现。
2.注重学习活动原则
引领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更注重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参与,“教师、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性学习活动是在线课程的主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4]。这就意味着学习活动的设计成为引领式学习模式设计的核心内容,要从学习活动的导入、组织、评价、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其目的是要“让学习者主动参加学习”(简.维拉,2007)。
3.促进学习绩效原则
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效学习的真正发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学生的学习绩效不仅仅体现在学习结果上,还取决于学习行为、学习素质,也就是学习模式的设计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目标的同时,也要促进学习行为、提升学习素质、调适学习心理。既重视认知结果,也关注心理促进;既重视即时绩效,也关注未来绩效。
4.适用性原则
对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进行设计时,其前提是要做好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及学习现状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确定合适的学习任务,选取适用的学习资源,选择实用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技术,创设科学的学习活动,使得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环境与学生的需求及实际学习能力相匹配,保障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5.动态性原则
学习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模式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习发生各要素之间关系,对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活动等在设定预设性内容之外,还要为生成性内容留有余地。
(二)构成要素
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学习资源以及学习环境是构成远程教学过程的四大要素,也是引领式在线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除此之外,构成引领式学习过程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规定性要素,这是学习过程能否实现“引领”的重要支点。
1.学习任务
在引领式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是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之一,学习目标的制定、教师对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乃至整个学习进程的引领都要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分解以及引领体现出来。在引领式学习中,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紧扣学习目标,并与学习进程相融合。
2.学习活动
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主体是线性有序的,这种线性设计与排列体现了学习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了考虑学生的个别化学习需求,在基本的学习活动序列的基础上,还有学习活动的分支性设计,将学习活动细化,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学习。
3.学习规则
引领式学习教师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更高,控制力更强,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领除了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全方位考虑、精心设计外,其引领作用能否真正完全实现还需依靠学习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学习规则是引领活动能否实现的重要前提。
4.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包括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根据评价功能也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学习评价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评价主体更加多元,评价方式更加多样,与学习任务结合也更为紧密,教师通过对评价活动的引领,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不断进行自我调控与反思。
(三)引领式在线学习的基本过程
1.学习导入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将一系列教学准备性文件在课程开始前呈现给学生,包括学习导航图、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安排、课程内容要求、课程学习规则、学习评价方案等,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这些文件,明确学习要求,了解学习框架,生成努力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分组、相互交流与认识,为课程学习开始进行破冰热身。
2.学习活动组织开展阶段
任务引领: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阶段性教学目标,并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教学任务,并向学生发布。学生在教师的任务引领下,明确学习任务,形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分为预设性任务和生成性任务两种,预设性任务是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的基础性的、预测性的任务,生成性任务则是在实际的任务引领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所设计的更为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是对预设性任务的补充。
资源引领:结合学习任务,教师对所有的学习资源进行选择、整合,确定各种学习资源的学习路径,明确各类学习资源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资源引领下,进行在线学习。学习资源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主要类型有教材、文本资料、电子教案、视频课程、音频课程等。同样,学习资源也分为预设性学习资源和生成性学习资源两种。前者是根据预设性学习任务整合的基础性的、相对固化的学习资源,后者则根据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习结果以及学习反馈而增加的补充性的学习资源。
活动引领:与自主式学习不同,学生不是自行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而是在教师事先规划好的路径、进度下进行学习。在引领式在线学习中,体现教师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习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学习交互,通过各种学习交互,打造学习共同体。学生就是在教师的活动引领下,开展各种协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活动。这里的学习不仅仅包括针对学习任务的问题解决式学习,也包括元认知层面的策略学习等。
3.学习评价阶段
引领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提交作业、作业展示等形式,发布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及时完成作业点评与反馈,学生针对反馈意见及时进行修改或进行总结反思。教师对整体学习成果进行汇总总结,并进行整体总结性评价。
四、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找好“教师引领”和“学生主动性”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引领式学习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与“教师为中心”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教师通过对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等的引领,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成指导框架下的自主学习过程,这才是“教师引领”的目的和实质。所以,在对教师引领过程进行设计时,应避免引领过度,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留有空间与余地,在学习进程上做到“大同步小异步”,重视生成性学习资源和开放性学习任务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面的作用。
2.虚拟学习环境的选择与创设应当围绕学习模式的本质来进行。虚拟学习环境尤其是学习平台对引领式在线学习过程能否顺利实现至关重要,虚拟学习环境的选择、创设应当以适用、易得、实用为主。虚拟学习空间是在线学习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但学习活动的实质却不会因虚拟学习空间的不同而改变。如当前的引领式在线学习普遍采用Moodle平台,但这并非意味着引领式在线学习必须在这种平台上才能开展。因此在学习模式设计的过程中,选择何种平台与环境必须充分考虑实际的技术条件、学生媒体使用偏好以及是否适合学习模式本质的达成。
3.学习过程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建构,如学生的心理适应、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自我效能感、学习反思等心理过程及情感过程。任何一个真正有效的在线学习行为,必有特定的学习心理过程的支持。因此,在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认知效果只是目标之一,促进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
[1][2]秦宇.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J].教育信息化,2005,(11):37-39.
[3]李丹,王秀珍.“引领式学习”模式在教师远程培训中的研究与实践[J].2012,(09):88-89.
[4]王俊祥,赵呈领.引领式在线学习设计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09):59-61.
[5]俞显.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及成效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高峻.基于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的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
[7]范颖.引领式在线学习模式在远程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10):111-114.
G728
A
1008—3340(2017)04—0014—04
2017-06-10
国家开放大学2016年度重点课题(G16A2201Z);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YB15042);山东广播电视大学2015年校级重点课题(2015Z001)。
邢晓春(1971-),女,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