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道的传统内涵和社会转型对孝文化的影响

2017-03-31郭仲楠宋子怡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内涵

郭仲楠+宋子怡

【摘要】以珍爱生命、孝养父母、承志立身、和谐万物等为内涵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孝道文化不可避免的发生价值转向。在推进精神文化建设的今天,经济基础的改变在对传统孝道文化的道德调节作用带来冲击与削弱的同时,也不断引起人们对于经济繁荣背后人的物化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从而为新时代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孝道文化;内涵;当代问题

一、传统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血缘为中心从而展开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思考,将家庭、父母视作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到了今天,虽然许多传统的仪式都已忘记,但是“孝道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有的文化密码却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一种整体精神和记忆。“孝”字出现很早,早在在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孝”—上老下小的象形文字的记载。《孝经》中更将“孝”视为“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说文解字》中将“孝”进一步解释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本身的含义就是赡侍父母。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文化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总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下几点:

1、珍爱生命,生儿育女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生儿育女历来被视为意义重大的事,也是作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离娄上》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将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摆了在孝道的首要位置。另外,珍爱身体,爱惜生命也被视为是对父母的孝行,《孝经》中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珍惜生命是人行孝尽孝的开始,保护好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就是珍惜生命,健全的身体也是敬养父母的前提。孝道文化所强调的就是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2、尊亲敬养,孝养父母

以家族伦理本位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把对孝道的恪守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孝首先倡导的就是对父母的敬养。《孝经》所说的“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核心就是把父母放在心上,孝敬、奉养父母。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更是把孝道视作人与动物根本的区别。但是对于父母的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以感恩之心使父母感到愉悦,即尊亲。非及入此,“虽日用三性之养,犹为不孝也”。

3、承志立身,光宗耀祖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承父业本就是践行一种孝道。在《中庸》中:“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即是说真正的孝顺,是继承父母的遗志,完成父母未竞的事业,立身于世。《孝经》更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视为“孝之终也”。继承祖先的遗志,完成先人未完成的事业,光宗耀祖,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行,也是孝道最高的价值境界。

4、推孝为忠,道德标准

传统中国长期的小农经济和处于家国一体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的社会,一方面,保证了传统文化虽历经千年而经久不衰。另一方面,也从文化认同的深处把“国”视为“家”的推衍,从而将“尽忠”与“尽孝”联系起来,“君子之事亲于孝,故忠可移于君”。把“尽孝”的人伦道德外化展现为“忠君”政治要求。《论语》更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把孝道作为君子之本,进而将对父母的“尽孝”推衍、扩展为对国家、君主的“尽忠”。

5、以孝为基,和贵万物

古人将“孝”作为君子立身处世的根本,视为道德的基础,善行的起点。经过宋明理学的发展,孝道文化进一步把“孝道”从最基本的家庭伦理道德,发展成为天人合一、和谐万物的博爱观念。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万物”的博爱精神。张载的“民胞物与”是最具代表性思想之一,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性同一源。主张爱普爱万物,认为“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无告者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调和万物的博大胸怀。

纵观整个孝道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应该承认孝道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義。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道文化是作为一个封建等级制度和家族伦理血缘宗法制度的维护者而长期存在的。《礼记·内则》曰:“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一切听从父母,一切以父母的意愿为根据,子女对父母应该绝对服从。如果子女有不服从父母意愿的行为,则往往被称之为“大逆不道”。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孝道所倡导的文化,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而在社会中展现为“三纲五常”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孝道文化,孝道文化在其现代性意义上,还意味着人格独立上平等与关爱中的孝而有度,而非只是基于血缘和伦理层面的驯服。

二、社会转向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

“当下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公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诉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的趋势,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以血缘亲情为基点的“熟人型社会”,开始向“陌生人社会”转向。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出现无疑对产生于家族伦理本位社会的孝道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

1、主体意识觉醒,价值观念转向

处于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文化价值观念到社会心理状况都在发生转型。市场经济促使社会成员的个体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经济上的个人主义使得“个人”概念从“以血缘亲族和宗法伦理为纽带的群体个人”概念中独立来,个人独立人格的发展打破了家族伦理的界限。个体开始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并在劳动和交换的基础上展现出个体存在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的发展。以商品经济市场化和物质文明繁荣为实质的现代文明,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整体上出现了物质化的倾向。马克思的“物化劳动概念”则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解释。人类创造了支配自己的物化世界,现代性社会正在逐步丧失在整体上的精神深度,经济现代化对“物”的开发的成功越来越激发了主体人的享乐和占有的欲望,人的心理开始朝着物化的维度急剧转向。社会上良莠不齐的思想并行,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屡见不鲜,网络的发展使人与人的距离感不断增加,图像化的人与碎片化的阅读,给我们精神家园的建设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更是带来极大冲击。

2、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他们活动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的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中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见,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血缘亲族和地缘邻里关系基础上的熟人社会。不论是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时代,还是“单位、公社社会”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封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共同体中,因而在这种集体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整个社会也形成了尊老敬贤的淳朴民风。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流动频繁、人们自由迁徙,大多数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发生在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个体的家族伦理身份制逐渐瓦解,中国的社会开始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陌生人社会的出现,一方面避免了人情世故所引起的社会不公,有利于通过规则和制度,建立起彼此间的社会信任关系。另一方面,也冲击了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家庭(家族)。随着社会体制的改变而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家族)社会开始瓦解,家庭规模缩小,结构趋于单一。与此同时,社会变的冷漠而缺乏信任,孝道文化所体现的道德作用开始削弱。社会的温情不在,由法制和制度构建的陌生人社会,明却指出了人们行为的底线。但人情冷漠、缺乏道德的社会现象,仅凭借法制是无法解决的,社会道德的温情与冷峻的法律是无法完全对等地连接的。

三、结语

社会依然在不断向前发展,时代的脚步也在不断向前迈进。今天,人们对孝道文化的理解,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社会的整体转型迫切要求我们建立起适应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文化价值观,而作为以孝道为基础、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弘扬孝道文化无疑成为我们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管的总抓手。

【参考文献】

[1] 康学伟. 先秦孝道研究[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

[2]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焦点访谈(百姓卷)[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3] 葛晨虹. 中国社会转型面临道德问题的解读与思考[J]. 曲阜: 齐鲁学刊, 2015.

[4] 費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 中华书局, 2013.

[5] 智研咨询集团. 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J]. 智研咨询集团, 2016,06.

[6] 唐凯麟. 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力量[N]. 光明日报, 2005.

【作者简介】

郭仲楠,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6级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

宋子怡,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6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内涵
党内法规研究中的概念:内涵辨析、体系构建与重要价值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落实路径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
挖掘习题内涵 探究问题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人体大探索
实施和雅教育 深耕内涵发展——以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为例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旧书里的创意世界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