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的社会公正观认知
2017-03-31徐晶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其中凸显出的社会矛盾又引发了一系列不公正问题,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既关注现实又具有强烈批判意识的群体,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出现了公正观的认知偏颇,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对于公正观的把握,试图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形成自觉自发的公正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公正;马克思主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现代化转型进程日趋加快,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各类社会不公正问题频发,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社会公正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价值观问题。社会个体良好的公正意识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内驱力,公正的社会制度需要一个个社会个体的认同与落实。大学生这样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他们不仅会成为未来社会制度的制定者,而且也会成为未来各种制度和政策的执行者。可以说,他们的社会公正意识水平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着社会公正的实现。
一、国外公正理论研究现状
公正问题是现代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在公正理论的研究上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针对西方社会问题,展开对公正观的系统研究;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思想展开争论。
加拿大政治哲学家威尔·金里卡说:“政治哲学的新近重点却在于强调正义、自由、共同体等理想,这些理想是在对政治制度的政策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被召唤出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约翰·罗尔斯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公正理论的研究者,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在罗尔斯看来,公正是自由,凡是能够保障个人自由的原则就是公正的,公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的平等权利,即使罗尔斯的公正观还有其值得深思的地方,但罗尔斯将近代以来人们一直以“自由”为中心的视角切换到了“公正”,唤起了人们对于社会伦理的新思考。与罗尔斯注重平等不同,美国另一位自由主义公正理论学者诺奇克强调:“并不存在拥有善并为了自身的善而愿意承担某些牺牲的社会实体。存在的仅仅是独立的人,不同的是具有他们自己独立生命的独立人”。诺奇克认为自由高于一切,市场决定一切,市场可以解决一切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国家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不应该像罗尔斯的差异对待,真正的正义应该是个体内在的美德。
二、国内公正观相关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中“公正”是“公”与“正”的组合词,分别具有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方面的内涵,“公”指的是公共性,“正”指的是合乎事实,“公正”连用往往是涉及价值观的意义即公平、正义地对待他人。
国内公正观问题研究分为一般公正观研究和某些群体的公正观研究。吴沁芳在《从“平均”到“公正”的嬗变——中国公正观的价值维度转换》一文中概括了中国社会的公正观经历了一个从“平均”到“公正”的发展过程,指出公平正义的公正观是最符合当下现实诉求的,具有极大的价值优越性。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经济分配、心理满足、法规政策等,造成了中国人的公正观差异巨大,因此,国内公正观更多聚焦于某些群体的公正观研究。比如关于农民工的公正观研究,农民工是当下中国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主要生活在城市,但是由于身份是农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限制,因此“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从农村土地退出、城市进入、城市融入三个环节着手进行社会改革,并始终贯彻教育公平原则,同时突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的制度化保障。”对这类特殊群体的重视,不仅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更是我国公正完善和深化的重要体现。
三、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公正现状认知
显然,现在的高校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象牙塔的模式,社会的各种动向和思潮波动都会在高校产生化学般的反应,公正问题同样如此。现代大学生普遍比较关注国家的改革与转型,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力,但是由于种种客观与主观原因,大学生也容易产生盲从心理,社会不公正的现象不仅仅会影响他们对于“公正”的价值判断,更会影响他们对“公正”的情感认知。
一个社会是否公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个体的评价。据调查,高达65%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认为当前的社会是不公正,其中1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是非常不公正的,因此,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当下的社会公正状况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对于当下的各种社会现象认同度是比较低的。5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的不公正问题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3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不公正问题会影响社会道德文明的建设”;22%的大学生则认为“社会不公正问题会影响个人发展的前途”。显然,当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公正观念,但是也有16%的大学生对于公正评价标准的认知还是模糊的,及“说不清楚”的状态,从当前大学生中比较盛行的社交网络,如:QQ、微信、微博等平台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会通过上述网络平台对于不公正问题进行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助推信息传播,扩大信息影响。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的声音,的确引起了舆论宣传,甚至影响了事件的发展,督促国家出台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是积极的,但是从认识层面来看,大学生对于公正评价标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偏颇,可以说观念上的批判是明显高于实践上的实施。
恩格斯说:“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该是实际的,还应该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很多大学生对公正的追求起点是理想化的,存在着传统的“宿命论”倾向,认为很多现象是人不能够左右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又会对不公的现象做出批判,发泄不满的情绪,因此大学生本身是一个矛盾体。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哲学,其批判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使这个世界的发展符合人类自由自觉的倾向,“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大学生们对于社会不公正的批判主要是在上述的网络平台发声、分享、转发等,以期扩散自己的批判观点,获得更多人支持与理解。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还存在着解构思维,即去中心化的思维模式,在处理不公正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个人优先情绪,盲目地反对一些权威观念,以期消解他们不认同的主流权威,导致大学生们某些批判失去了批判的本意,大学生们没有真正地自觉地加入到社会公正的实践活动中去。
众所周知,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魅力,马克思在清算自己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时候曾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真正解决大学生公正认知困境的关键所在,除高校在课程教育中重视核心价值观的灌输,还应重视引导大学生将公正的理念践行到生活中,适度地放手,使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搭建服务平台,使其参与到解决社会不公正的事件之中,时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这样的群体在今后的成长中的自觉自发的公正意识。当然,社会公正的真正实现其实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要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也是笔者今后需要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正如马克思所讲公正的真正实现需要寄托于未来一代一代人的实践,我们青年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加﹞威尔·金里卡. 刘 辛, 译. 当代政治哲学[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2] 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3.
[3] 陈秉公, 颜明权.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与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社会公正的实现[J]. 政治学研究, 2007(3).
【作者简介】
徐晶(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