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组织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间的积极作用及实现路径

2017-03-31梅永愿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积极作用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关于从组织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单个方面的研究,学术界已有丰富的成果,本文将从两者结合的视角进行一个初步的探析,选择它们相互间的积极作用为切入点,并阐述实现积极作用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组织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实现路径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正常发展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文化建设日益成为组织领导者密切关心和积极推进的重大事宜。组织的核心主体是人,要协同好组织整体的个体,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间有着密切的交集。

一、组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Denison认为,组织文化是指:“为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基本的信念、价值观和假设,以及表现出来的实践和行为。一些组织文化的方面,诸如个体行为和群体标准,是显而易见的。而文化的有些方面却难以观察,因为他们表示了不可见的假设、价值观和核心的信念”。从这个观点,我们知道了组织文化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所持有的观念和发出行为,同时其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的结合。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概括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目的是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从内涵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强调人,为以人为中心,其相互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下文将着重探讨其相互间的积极作用和实现路径选择。

二、组织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间的积极作用

组织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第一,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组织文化建设的全员原则,发动了组织成员的参加,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地位。同时,组织文化建设目标引领组织成员一同努力,过程中逐步形成达成共识的价值观。一旦有了共同价值观作为组织成员努力的导向,无形间促进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其次,组织文化建设的制度制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提供制度约束。组织成员遵从组织文化建设的制度的同时,自然形成了一种自我鞭策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对组织的风气产生良性的效应,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营造是助推的效应。再次,通常组织文化建设的理念树立体现以人为本,彰显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形成尊重人、发展人的风气。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的观照。

第二,可以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把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将要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灌输的要素巧妙融入组织文化建设中。让组织成员认同和接受组织文化的同时,也悄然无声的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两大优点:一是组织成员自发的接受,减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阻力,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到组织文化建设全过程,可以促成一种持久的教育常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组织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第一,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是组织成员,即以人为对象。成功的组织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谐的、达成共识的团队。因此,需要想方设法将组织成员凝聚到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无疑首先要解决组织成员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工作,是解决好人们思想问题的必由选择。一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调协同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不仅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同时关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两者的自觉能动性。具体地说,组织领导会用既定的组织理念,“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方法,引领大家、团结大家,进而稳定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为组织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證。

第二,促进参与组织文化建设成员的个体素质提升。从宏观角度讲,思想政治教教育有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对组织成员来说,关系最密切的是个体发展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对组织成员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四大方面。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指引,保障个体的基本政治素养;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外在的行为约束力,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可以为组织成员提供持久的激励精神动力。此外,从过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过程,立足长远来看,对组织成员的人格塑造势必大有裨益。

四、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间积极作用实现的路径选择

由综上所述,可知,组织文化建设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赖组织文化,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要现实两者相互间的积极作用,需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兼顾组织文化和思想政教育协同推进。

第一,组织成员充分发挥能动性。人是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动性是实现两者相互作用的人力基础。如果没有人的参加和发挥作用,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便无从谈起,要实现两者间相互的积极作用,更是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现实好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积极作用,有赖组织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上到组织领导,下自普通成员,携手努力,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共同推进组织文化的发展,并现实自我的提升。作为组织领导,积极发动大家、团结大家,让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到组织文化建设全过程。作为一般组织成员,自觉拥护领导的号召,以主人翁的身份,自觉发挥螺丝钉的精神。每个组织成员都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将为实现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相互的积极作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二,兼顾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教育协同推进。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是在进行组织文化建设,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理智的选择是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否则,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文化建设,很可能由于组织成员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观念发生冲突,导致组织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和减少了促进组织成员发展的助力。同理,离开了组织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失去重要的载体依托。要最大化现实组织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间的积极作用。务必要做到两个避免:一是避免组织文化建设过程,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避免离开组织文化建设过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Denison D. 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ffectiveness Organization Science[J]. Journal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5(6):204.

[2] 陈万柏, 张耀灿, 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2):4.

【作者简介】

梅永愿(1988—),男,仫佬族,广西河池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作用实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浅谈雾霾与经济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