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视角下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策略

2017-03-31郑云瑞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作业布置建构主义初中英语

郑云瑞

【摘要】作业作为课堂的外延,它的根本作用在于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及其学习能力的养成上。因此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学校需要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适合其发展的,并能够引导其养成良好学习能力的作业。这就要求我们总结并思考现有的作业形式,吸其精华,以合适的理论做支撑,探索出合适的作业布置道路。作者查阅了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后,认为该理论可以作为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启发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学习、思考和发展的过程。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建构起自己的对知识的认知。而作为课堂的延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课后作业,我们又需要在布置作业时怎样运用建构主义呢?接下来我将就此提出我的几点看法。

三、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英语作业布置

1、情境创设。课堂上需要教学情境,作业布置也需要创设情境。合理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旧知识建构起对新知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上学到的还并未充分理解的新知识。情境的创设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境:

(1)贴近生活的情境。此类情境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即学以致用。某初中英语教师给其班上的初中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他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用英语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到他的电子邮箱。作业要求学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调查学生家附近的超市或市场上自己感兴趣的食品的价格(不少于5种),并用英语把结果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师。无法使用电脑的同学可以提交纸质作业,但必须附上家长的签名。电子邮件的格式不要求,但须包含以下全部内容:这一作业运用到写电子邮件,完成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建构起了以“生活——所学知识——运用”为框架的“知识——能力”体系。另外,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该作业,既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起到潜在的督促作用,又能够使无生活经验的学生在有生活经验的父母的指导下,正确而高效地建构起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能力”体系。

(2)探索求新的情境。探索是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人们可以通过对未知事物的不断探索发现新的知识,也能从已知中探索出事物的规律。就英语作业而言,如果能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求新,那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新知识大有裨益。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英语的词汇量不可谓巨大,而陌生的语法知识也定然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探索求新这一情境对英语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它能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已知词汇,探索出更多相关的新词汇,从而增加词汇量,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从零散的英语语法中总结出便于理解和记忆的规律,从而提高语法学习的效率。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思考题:上面句子中的主语都是单数形式,如果把他们全部变成对应的复数形式,原句应该做怎样的变化?请参考给出的例子,完成该练习。

例如:I am a boy。变成We are boys。

该思考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对人称、be动词、助动词、实义动词和名词的单复数有一定的了解,故而具有很强的探索性。该类作业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探索求新的思考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整体的英语语法体系。

2、作业布置的原则。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英语学习,大量的词汇,复杂的语法,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积累和运用中逐步掌握和完善。所以笔者认为,作业的布置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1)适量原则。完成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正相关,然而没有证据表明任何量的作业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Cooper,1989a)。而事实上国内外早就对作业的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溫斯顿(Weston)(1999),奥斯古和凯斯(Osgood and Keys)(1998)等研究发现家庭作业时间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曲线相关,即当作业时间达到最佳时间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学习成绩就开始下降。

那么怎样的作业才算适量呢?美国教育专家哈里斯·库帕曾对美国学生家庭作业量的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七至九年级的学生每周需有三至五项家庭作业,时间在225分钟到375分钟之间。

而我国的初中学生每周每个学科需有三至五项家庭作业,时间在4到6小时之间,再根据我国初中学生的课业安排,每天的英语作业时间应该在45分钟左右。笔者认为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可以布置阶段作业的形式来精简学生的作业,达到同样的巩固和提高的效果。以下是我关于阶段作业的一种设想:

(2)难度适宜原则。由于初中学生的英语知识毕竟有限,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注意作业的难度,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作业中得到收获。作业的难度通常需要具有层次,既要有难度较大的作业,又要有难度适中的作业。

(3)总结。作业作为课堂的外延,它的根本作用在于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达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布置初中英语作业时,要考虑到所布置的作业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要以适量和难度适宜为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力求自我思考和同伴协助相辅相成,建构起学生自己的对新知识的认知体系。

猜你喜欢

作业布置建构主义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英语教学生活化模式刍议
教师有效布置语文作业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