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符号学角度浅谈列维坦和希施金的风景画
2017-03-31张思文
张思文
摘 要:近几十年符号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地学者开始去关注研究符号学,并且符号学理论渗透到了各个学科领域,如:语言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社会符号学,生态符号学,艺术符号学等。从符号的角度,运用符号理论研究文化,文化符號学因此而产生,文化符号学主要侧重文化实践。文本是文化符号的一个重要概念,也就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Ю.М.Лотман)提出的文本中心论,所谓文本就是文化的文本,绘画,诗歌,电影,音乐,神话,建筑等都可以是文本,它们是由单个符号组成的综合整体,其中绘画在俄罗斯发展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用的每一种色调,每一个线条,不同程度的阴影设置乃至整个画面的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符号,由这些单个符号组合成一个文化文本。
关键词:符号学;文化符号学;绘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03
一、文化符号学
20世纪初,在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符号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实在文字发展之前,人们就已经用符号交流表达意愿和思想了,这是最早期的具有“符号功能”的符号,这种符号不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符号,只在特定情景使用,我们所说的符号是可以任意使用在任何场合,具有能指和所指的符号,也就是要有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样的符号就成了系统化的符号。符号学与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成为学者们主要的研究的领域。皮尔斯,索绪尔先后提出符号学(semiotics)这一术语名称,但关于符号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得到统一,各个国家的,各个不同研究对象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符号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语言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之父索绪尔曾提出“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符号,例如:语言符号,服装符号,艺术符号,建筑符号,电影符号,传媒符号等,索绪尔认为符号是本质是:符号外壳与内在意义。符号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方法论,作为一门学科它从其他学科的共性整合到一起,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为其它学科研究发展提供基础。对现代符号的研究是众多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我们谈到符号一定要涉及到文化,文化包含了各种符号系统,文化与符号是相辅相成,互不分离的,因此符号和文化可以一起研究,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文化,也就是现在文化符号学。
文化是发展的,创造的,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的进步,这是一种精神现象,包含了许多问题,至于什么是文化,对于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泰勒(Taylor E.B)在《原始文化》中给文化的定义比较全面:“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是千姿百态的,抽象的,主要是人类自觉意识创造的。文字,人类创造的历史,科学界的发明等等无不是文化。文化的传播需要可以感触的载体,如绘画,音乐,人文社科等。谈到文化必不能缺少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语言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语言的使用象征着人类的进步,同时语言中也渗透着文化,例如,汉语要遵循“长”在前“幼”在后的儒家思想,俄语中处处流露出宗教文化。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而抛开语音外壳就是语义这一本质内容,文化也有文化现象和文化价值,这是语言与文化的相似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化是语言,语言也是文化。文化和语言都是需要符号来传达自己的意义,需要借用符号去表达具体意义。符号是构建文化现象的基础,同时传达文化意义,所以文化现象的研究就是符号系统研究,因此文化研究和符号学的研究是无法割裂开的。文化符号的概念就这样制定出来。文化符号学的基本理论:文化符号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只存在于人的世界中。人在生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是遵循一定规则的,只不过这种规则不像法律法规可以外显出来,它是无处不在,但也很难把握;文化符号和符号一样形成自己的系统,这是一种抽象的系统。抽象的概念,思想,现象,很难物质性的东西概括。
洛特曼将文化分为:语言文化和文本文化。洛特曼曾针对“语言”和“文本”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很多情况下,文本是在语言之前。但在洛特曼的带领下,为一切没有语言的事物找到语言—符号,建筑有了自己的语言,音乐有了自己的语言,绘画有了自己的语言,电影有了自己的语言等等。这些语言就是各种符号,这些符号是物质性的,可以扩大到文本,一部电影片段,一幅绘画,一个故宫等。这些符号可以组建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文本。
二、文化文本
“文本是完整意义和完整功能的携带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本可以看作是文化的第一要素。”这是洛特曼对文本的定义。文化文本是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模式信息化系统。洛特曼是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定义文本的,这个定义是有着深刻的内涵:文本可以用自然语言(不同的自然语言)写;并非是自然语言写成就是文本,必须具有完整意义和完整的编解码功能;任何具有完整意义的对象都是文本。符合这些条件的,例如,诗文,绘画,音乐,祈祷文,乃至一个姿势动作,现象等。它们都有自己完整的表达形式,将信息准确的传递给接收者,并且还有记忆功能,能经久不衰。文本要在特定年代情景下,才可以呈现其韵味。在物质横溢的现代,这些文本呈现出不可估量意义。
文化文本有两种功能:信息再生功能。同一个文本可以产生多个意义,并不是一种意义的终结,也就是可以用多个语言解码的过程,因解码的客体不一样所得到的文本意义也不一样。不懂绘画的人得到就是直观图,艺术家能读懂画家展现的思想,但也因观画者不同时间的不同心境解码出来的意义也不同。所以解码的过程是复杂的过程,会产生一个新的文本;信息保存功能。尽管历经千年,样子会有破损,会飞遍到世界各地。就像人类,无论怎么进化,出生的婴儿都不会忘记怎么吃奶,一些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像《蒙娜丽莎的微笑》它包含不仅是画家赋予的思想,还保留流传过程中的产生的新信息。
三、绘画历史发展
绘画就是这一文本形式。它可以用那线条,色泽,整体框架展现社会制度、作者思想乃至百姓的辛酸。
绘画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俄罗斯绘画艺术在19世纪达到高峰,而“巡回画派”展的举办更向世人呈现了俄罗斯风景畫的高深造诣。19世纪初期,中期,后期,俄罗斯风景画的特点大不一样。我们可以在画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风光、感受到史诗般的风景、能倾听到鸟儿的歌唱、风儿的咆哮以及百姓的哀叹。我们要在文化符号学的角度下来研究绘画文本。
于988年基辅公国(俄罗斯)把基督教作为国教后,基督教来源于拜占庭,受拜占庭宗教的影响,俄罗斯的文学,艺术都得到发展,俄罗斯的绘画作品也得到发展和重视,18世纪彼得一世的改革推动俄罗斯绘画的发展,大量的有才之士被派往西欧学习,也因此俄罗斯出现“欧化”,许多绘画天才相继涌出,例如,谢德林,伊万诺夫。
风景画在18世纪还未得到发展,只是在人物描写,和室内装饰画中的背景中使用风景画。但其中也有因此而著名的画家,例如,伊万诺夫的《基督显圣》,画里的远山和葡萄园,近处的老树,远近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山、老树、葡萄园惟妙惟肖,这种虚实相衬的画法充分表现了阳光赋予大自然的魅力,何处阳光明媚,何处阴影婆娑。这对风景画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俄罗斯在西欧的影响下,无论是文学,音乐,还是绘画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文学从古典主义发展成为女浪漫主义,各种艺术潮流都走向真实的描写生活,习俗.这被称为批评现实主义。
1871年圣彼得堡首次举办了巡回画派展,并展出了47幅作品,例如,《白嘴乌鸦飞回来了》。此次画展的成功举办为之后的48次巡回画派埋下了伏笔,画展几乎一年一次.这样大力举办“巡回画派”展为19世纪俄罗斯风景画起到强大的推动力。而列维坦和希施金就是乘坐了这艘“绘画”轮船。
四、列维坦与希施金
列维坦的“诗意”与希施金的“真实”,一个是诗意画师一个是真实画师,像作诗一样的画画,列维坦的作品都能传达出“诗”的意境,而希施金却致力于“真实”的呈现风景。列维坦是19世纪俄罗斯风景画的最后的缔结者,他的风景画以诗兴著称,他笔下的自然充满着生命,似乎在述说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列维坦的绘画鲜明特点,生动的线条、色彩表现了俄罗斯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画里的景色是那么祥和,寂静。
希施金(1832-1898)19世纪下半期著名的批评现实主义画家,他作品以独特,罕见的自然角度而被世人乃至同僚们称赞。
了解列维坦和希施金的生活经历以及绘画特点是解码文本的重要信息,是实现1:1还原文本解读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
五、绘画文本分析
1、希施金的画
《在北国荒野》是希施金为莱蒙托夫诗集的一首同名诗的插图。是为了纪念莱蒙托夫逝世50周年而作。在北国大地,大雪覆盖着整个世界,在漆黑深邃的夜幕下,世界更加辽阔,在白色的山崖上,一棵被积雪覆盖的松柏,巍然雄伟挺立,暗黑蔚蓝、寂静的天空下,这个松柏像战士一样挺拔,在月光的照耀下,白雪泛着金光。这幅画是莱蒙托夫的诗作的再现:在北国荒野裸露的山顶上,孤独的长着一棵松柏……
作者用皑皑白雪来比拟艰难的环境,这还不止,那漆黑的深夜更是雪上加霜,可是无论条件如何,那棵松柏也在奋力求生,这是一种内心坚韧的精神。画中黑白呼应,大小衬托,整幅画的色调都表现出庄严。这是有无数个符号编写的画作,颜色的选用和衬托,空间结构的比例,松柏的线条等等。这是对于这幅画作的全面解读。
初见这幅画,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肃穆。
当解读者正处在困难的处境下,他会很快与那棵树产生共鸣,明白那棵松柏的挣扎,就像自己感同身受一样。
这两种都是信息保存功能。这是怎样都不会更改的本质。但是同时这里也有信息的生成,因为这不是安全再现作者原创思想。
《松树林的早晨》和《橡树林中的雨滴》有着相似之处,《松树林的早晨》(见图二)创作于1889年,这是被广大百姓所熟识的画作:在雾气缭绕的早晨,阳光从松树林的缝隙射下来,几只小熊和母熊在松树林中玩耍。这种温馨幸福的画面是众多人向往的,当人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不禁感觉到这种场景真实存在,笑容不自觉就会浮在脸上。
希施金的画作不断创新,大胆尝试实践,但他的技法依旧高超,大自然景物的真实呈现,为俄罗斯风景画添上灿烂的一笔。
这里的解读也会呈现信息的生成和保存。温馨幸福是信息保存,但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正是作者想表达的。而又由于读者不同对母熊或者小熊的偏爱就是信息生成。例如小孩就是觉得小熊很爱,对于小孩来说可爱足以。
2、列维坦的画
《深潭旁》是列维坦创作于1891年,这是对其哲理的深刻描绘。画中:日暮降临,天边漂浮着几朵白云在夕阳的映射下,有些发红,湖岸上架设着三个圆木搭成的木桥,木桥把深潭分成两部分,就像两个完全不一样深潭。一边,暗淡平静如镜面一样,在镜面上反射出漆黑的森林和夕阳暗淡的光,另一边,则潺潺流动,波光粼粼,似乎在讲述着什么。
这幅画似乎在讲述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也许在这个深潭里居住着一个美丽的人鱼公主。这就是列维坦的美丽,他的作品都让人不禁产生幻想,不禁赞叹到画的意境多么高深。这是列维坦在特维尔创作的,据说不远处就是普希金创作《美人鱼》的地方,多么奇妙。
如果没有了解背景知识,很难读懂这幅画,在这幅画里,那圆木,深潭,就是信息保存,也因此这幅画会生成很多信息。会有社会阶级,也会生活压力,也有美丽的憧憬。
《金秋》这幅画被特列季亚科夫收藏,列维坦于1895年创作了《金秋》,并在下一年24届巡回画派展展出。
这幅画乍一看我们能清晰看见绿色景物,这是仲秋常见的情景,俄罗斯中部潺潺流动的小河岸边的景色。列维坦对这幅作品植入了大量的心血,他彻夜难眠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观者体会着仲秋的情感,正是这种精神让列维坦找到秋景的真谛。天晴气爽,阳光普照大地,河流,树木,这些都是在讲述夏季已经离开,秋季即将到来,秋季的寂静在这幅中已经完全展现出来。当然最突出当属白桦树,金黄的秋装,左侧白桦树像小姑娘一样亭亭玉立,右侧的小河流向远处的枯草,田野。天上的白云飘荡在天际边际与大地森林相接。当观赏到这幅画时人们很快就被带入这唯美的景色里,如同作诗一样美丽。
这幅画也是世界闻名,好评如潮。仲秋既是金秋,黄色是主调,这是这幅画的主要符号,它保留着那秋天的内涵美,也保留着白桦树那坚挺的身姿。只是我们读出的感情是喜悦,还是希望,这要有读者来定。
这些所有的画作,直观图都是保留信息,而每一部分表达的情感则是信息生成。画是符号形式,所传达的精神就是符号内容。
参考文献:
[1]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任光宣:《俄罗斯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3 期。
[3]黄闻:《知识之窗:森林歌手一希施金》[J].俄语学习,2003第3期。
[4][英]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5]池上嘉彦:《诗学与文化符号学》,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