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2017-03-31谢兴德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创设文本情境

谢兴德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奋斗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眭,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真正让四十分钟有质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实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l生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课堂教学不能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怎样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引导对文本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实际上,课堂上的主要问题是多、碎、平,缺少思维的含金量,在课堂上问题出示的随意性很大。教学中设计问题,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所教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计,以一个主问题为主,做到一课一得,以带动整体的学习,而要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的前提还必须是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也就难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40分钟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这样“以其昏昏,使其昭昭”,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表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均具体地体现、落实在语言文字上;语文一旦离开了语言文字,‘工具也就无法成为工具,‘人文也就无所依附,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堂课。针对题目引发学生发挥想象课文有可能写什么内容。因此学生也毫无顾虑的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地球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有没有可供人类生存的第二个星球?等问题。

1.教師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演绎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类比推理创设问题情境;

(4)借助多媒体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

(5)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探究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会增强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课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1)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2)注意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组织汇报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开展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重视对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尝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效益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老师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加以指导筛选。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只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蝉》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不断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我们经常发现一堂设计一样的语文课,不同的教师上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这可能跟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语言组织,课堂气氛的调动。语言是否有感染力等都跟教师自身的修为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我们喜欢的课堂上游刃有余。从而达到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的目的。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猜你喜欢

创设文本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