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2017-03-31于树友
于树友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再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实施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保障。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1-01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句话体现出了人们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度重视,的确,就学校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呢?这也许是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感到困惑的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此发表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是高效的必要前提。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了解所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征、基础现状。对症下药,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尤其是要认真研究学生,看看你所教的班级最适合哪一种教法,实施一套适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学,否则,生搬硬套的借鉴只能是弄巧成拙,那些著名教师或专家的教学方法我们往往只学到其形而未能领会到其精神实质。如果盲目的使用,教学效率不一定就会提高。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校能营造出一种团结、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经常给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格教育,不断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班上有一套奖勤罚懒,奖惩分明,科学化、严格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规章制度,这些均有助于让学生在课堂上保证正常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教师在课堂上时时都要注意维持良好的纪律,良好的纪律是学生认真学习的前提,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课堂上,如果只会摆花架子,若没有一些比较实在的东西,这是很难服众的。
教师首先得具有精深的本学科的知识,教师除了对大纲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还要对深入研究每一年的高考,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是这几个方面的知识:
1、基础知识,其中的字音、字形、标点、病句、语言运用、名句默写等,这些往往又是大部分学生(尤其教育比较落后的地方来的学生)的薄弱环节,还有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有一定的脱节,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中考考纲已明确规定,语法知识不参与中考,所以初中教学对语法不大重视,虽然说附录上有,但老师不会好好的讲,学生也不会认真的学,到了高中,特别是在分析病句和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时,就必须涉及到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所以高中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下这方面的语法知识。
2、高考真题。现在的高中考生都要面对一座共同的独木桥----高考,学习了十多年,厚积薄发,往往一场高考就能决定人生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学生对每一年的高考试题就格外的关注,所以教师必须深入的研究每一年的高考试题,然后有选择、有真对性、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同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学习方法指导。教师得有丰富的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学上结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及学习上遇到的实际情况,多教给学生一些学科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找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作为我们要面对“大语文”教学,教师还得掌握一些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所以,语文教师还得广泛阅读大量的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有时,一段历史上的逸闻趣事,一则时政要闻,一幅优美的风俗民情画的描述往往能集中全班同学的注意力,给课堂带来无限的乐趣,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适当的在语文课堂上来点英语,实施“双语教学”更是妙趣横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另外,和谐的课堂气氛,张驰有度的教学节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正确而又积极的引导学生,不时在课堂上激起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下面如坐春风,而知识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播洒到了学生的心田。当然,学生不能在课堂上一直保持最佳状态,教师还要适当调节教学节奏,使之张驰有度,同时,力求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不时开展竞赛、演讲、辩论、表演戏剧小品等及多媒体教学,让“快乐语文”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三、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高效的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課堂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方面多下功夫。新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打破定势。反向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创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四、学生自主学习是高效的关键。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根据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发现,要将瞬时或短时记忆延长为长时记忆,可以通过六种渠道达成目标,所以尽可能的用丰富有效地课堂活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利用听、说、读、写、演等形式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习新知,当堂达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总之,要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是很不容易的事。这不仅是由于语文的学习是渐进式的,可能也有顿悟,醍醐灌项,还由于语文能力的提高的确是需要长时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通过一堂课或几堂课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是不切实际,也是不可能的。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