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7-03-31仝如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材小学数学

仝如祥

【摘 要】新课改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寻求更好的发展。数学教学中注重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迫在眉睫。要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从教学情境生活化、感受数学生活化和思维训练的生活化等方面来落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情境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18-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就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并且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深入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它主要是以学生提高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良好数学素质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和全面型人才多作贡献。如何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这里我也作了思考。

一、数学课堂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又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知识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1元=10角,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兔欢欢要买一块1元钱的本子,可它手里都是角币,有1角的、2角的、还有5角的,它该怎样付钱呢?谁能帮帮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对多种策略进行研究,得出了元、角的换算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气氛更浓,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进来。

二、灵活处理教材让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较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生活中的数学尤为重要。如在讲连乘应用题时,书本上的例题是“三年级有四个班级,每个班派16个学生去种树,如果每人种了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我在讲课时,把它改编成学生喜欢的例题:我们班有4个大组,每个大组有12个学生,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如果每个班级人数一样,全校有24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这个例题一显示,学生很快做好了应用题。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例7(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學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三、在学生动手动脑中感受数学的生活化

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画一画等方法练习。例如在教学小学乘法这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实物操作中体验,可以让学生一行行地摆筹码,最后形成一个方阵,使学生感知这个过程就是将相等的几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通过数筹码发现:一个5是5,两个5是10,三个5是15……六个5是30,但用加法比较麻烦,有必要引出一种比加法更高一级的运算——乘法。几个5就是5乘几,对于第一次摆成的方阵,横着看这个整体是相等的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5个筹码,共是3个5:即5×3,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3个筹码,共是5个3,即:3×5。第二次摆成方阵,横着看这个方阵由相等的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5个,即5×6;竖着看这个整体是由相等的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6个筹码,共是5个6,即6×5,不管横看还是竖看只是看的角度不同,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个部分有所变化,能列成5×3和3×5不同表现形式的乘法算式,但3×5和5×3都表示同一方阵,因此3×5=5×3,这就更容易直观地表现出乘法交换律的概念。

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知识

生活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现行教材中存在着大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知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引入的。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数学”;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如在学习“三角形”这一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班级有些桌椅松动,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发现用学过的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不正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解决问题后,再趁势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动手修理松动的桌椅。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记得更牢固了,增强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又如,学习了比例尺后,就可以凭借地图,根据地图的比例尺,量得地图上自己与远方亲朋居住地的距离,然后求出实际距离,或根据实际距离设计学校平面图。数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数学”,关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去捕捉、去采撷,为课堂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材小学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