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17-03-31赵艳霞
赵艳霞
【摘 要】历史教材中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素材,而怎样结合历史教学内容与要求,开展德育活动也是当前广大历史教师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挖掘和钻研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使德育功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不断完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德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97-01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与浓厚的知识基础,既要广又要博。在平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全面把握,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要广泛涉猎其他方面。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与之前相比,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种类更加繁多,信息量更大。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虽然不能全部当堂回答,但也要有所了解,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全然不知,这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心会降低,会直接有损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师平时要多看书,多从网上收集资料,对当前的社会时政热点有所了解,多方收集信息,这样才能增强课堂应变能力,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才能以扎实的基础、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熟练应用教学技巧。如果说深厚的知识基础是内在的,那么教学技巧就是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桥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模式,设计巧妙的导入、充满艺术性与趣味性的教学过程、精彩的结尾,营造出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学生乐学善学的学习气氛,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如故事导入法、诗词导入法、游戏导入法,采用游戏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问题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教学技巧要娴熟,教学手段要不断创新,教学技术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这样的课堂集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教师才是学生崇敬的教师。
三、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历史课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知识、心理特征,渗透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从大处远处着眼,小处、近处着手,以小见大。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体会蕴含其中的德育,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面上,着眼于待人处事,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要爱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热爱家乡,热爱学校。教育学生要学雷锋,为人民服务,做道德品质高尚的人,首先要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不可想象,一个连家乡母校都不热爱的人,会热爱祖国,连父母兄弟姐妹、同学老师都不关心、不热爱的人,会去学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因此学校的教育,不能超越学生的情感阶段。要低起点、高站位“,润物细无声”,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通过研究性学习,实施德育
研究性学习就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又一个载体。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国庆节期间让学生开展“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百姓生活的变化”的研究,从而增强学生对祖国发展的认识;利用清明节扫墓的机会让学生开展“了解我们家乡的英雄人物”的研究,从而了解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英雄人物默默牺牲,他们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利用七月一日党的生日让学生开展“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艰难成长,看到党在中国的重要性。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图书馆查阅、访问、实地参观等方式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在史料中了解历史的德育价值。学生利用汇报课、主题征文、演讲比赛、辩论會、写论文等形式进行研究结果的汇报,目的是通过学生总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实现思想上的升华。通过研究,我们很容易就实现了德育目标的达成,学生在研究中也学会了爱国、感恩等良好地品质。
只有将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峰;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4(08)
[2]丁瑞甫;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J];成才之路;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