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的素质
2017-03-31吴新兰
吴新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71-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落实,语文教学已不仅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更主要的还有思想道德教育,即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对我们教师而言,应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努力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因为教师素质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要求教师要拥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和更高的道德素养。毫无疑问,这是进行正常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学生的能力训练,这是实现“陶冶道德情操”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我認为,新时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如下素质:
一、有温暖学生爱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校园,就应该心甘情愿地爱护学生、教育学生、宽容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用我们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一些成功的喜悦。我们要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学生。学生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由于他们知识、阅历的有限性,在认识周围事物时难免出现短视,导致行为偏差的产生,这是不足为怪的,所以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教师能容错是一种胸襟。那种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的慈母般博大无私的爱才是最有感召力的,才能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纠错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后果,学生的表现是自觉遵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反映内心世界,袒露自己的思想,真诚倾诉心里的秘密。关于这方面,相信老师们都有切身的体会。 师爱,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爱学生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这种爱,从而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爱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教师素质的最好体现。
二、有感动学生的诚心
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认为自己的"经验之谈"是"拯救"孩子的灵丹妙药。事实上,这种"训话"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潜伏下来,成为师生之间的一道情感障碍。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学专家所说:当你滔滔不绝而孩子沉默不语或点头称是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这只不过是孩子想尽快逃脱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种手段罢了。其实,这时最好的方法是耐心地倾听,在倾听学生的叙述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从而适当地给予指导,最后达到彼此间心灵的沟通。民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作为教师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我们以诚实守信为荣,端正自身形象,健全人格,做一个让学生真正喜欢的诚信教师吧!
三、用尊重赢得学生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一些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发生,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可喜的是,眼下这种不尊重学生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变。曾几何时,一些学校把学习成绩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作“差生”甚至“双差生”。后来,可能是觉得此称谓不妥,有伤学生自尊,便改成了“后进生”。“后进生”与“差生”相比,虽无实质变化,但听起来却含蓄多了,也温和了许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尊重、宽容、信任学生是可以教好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感,老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要知道,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使其按老师的意愿投入学习,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班级朝共同的目标努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要正视学生的地位,要发挥学生的作用,要重视学生的价值,要维护学生的尊严。
四、以身教引导学生
作为教师,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是凌驾于他的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胜于一百名的空话。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们的教育还须以学生的完善和发展为根本。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树立自身美好形象最重要,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通过学生的眼睛在他们的心灵底片上留下影象。多一些亲自动手,少一些指手划脚,多一些行动,少一些批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学生。如发现地上有纸片,弯下腰去捡起来,清洁工具摆放不整齐,重新摆放,讲桌上作业本乱扔,整理整齐。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现不足亲自去做好。老师的这些细致的动作,学生看了很快会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失误。更多的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以我们的身教去感知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行为,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用老师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做教师的,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为学生永远的楷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是决不为过的。所以,教师要把美好人格的塑造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总之,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是一件让人快乐、幸福的事!当老师,真好!
注:(本论文为甘肃省“十二五”省级课题“新时期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GS[2011]GHB5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