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

2017-03-31魏倩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0期
关键词:课件优势多媒体

魏倩

摘要:本文以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基础,对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地分析。探讨了多媒体教学的背景、理论、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整合与反思,提出加强学习,精心制作课件、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作用、与语文教材特点结合以及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问的沟通与交流等对策,以提高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件;课堂教学;优势;有效性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一)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或者用现在的术语:音响和电视。

(二)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一般把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各种应用称为多媒体教学。它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而存在的,是将多媒体技术用于辅助教学的技术。它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研究对象是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三者组成的人机教学系统的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正好能够充分实现这一要求,并主要以多媒体形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广泛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一个独特而崭新的模式,为语文教学的过程扩展了空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拓宽语文教学的空间。

3、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4、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5、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语文课堂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的促使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广泛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但要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注重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驾驭多媒体,使其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强学习,精心制作课件

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积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盲目的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造成内容繁多从而忽略掉主体。

1.深入钻研教材。首先看需要做课件吗?其次做哪个方面的课件?突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总结什么知识?设计什么练习?而不是直接在网络上下载一个课件,上课时再删减,结果是事与愿违,没有任何的实际作用。

2.精心制作。比较常见的工具有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PPT)、Macromedia公司的Author?ware、Macromedia公司的Flash?等工具,各有以下优缺点。我们最常用的是PPT制作的课件,优点是制作方便、易学、省时省力。精心制作之后,我们要自己先放映一遍,检查一下,有没有知识、技术方面的问题,再研究突出重难点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没有?

(二)使用多媒体应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才能保证学生成功地学习。而运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声、像并茂的丰富的表现功能,创设合理的、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也是我们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目的所在。但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想到“自己怎样上课”心理体验和传授知识的教学流程,喜欢将自己所会的软件功能全部体现,将自己能收集到的素材全部用上,一味追求表面形式的新颖、花哨和动感效果,无论什么图形、图像、动画效果、音乐都制作进去,根本不考虑学生想要什么,想学什么。结果导致表面上的“容量大”而实际结合不佳,说服不力,形成新的“满堂灌”。由于太注意趣味性而加入更多的材料,由于演示的最佳时机没掌握,过早、过迟、过多地出现,引起学生注意的迁移或无意注意,从而大大影响教学的达成度。

(三)使用多媒体应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明确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课堂中不应局限于老师的讲解,更要让学生自己去读教材,自己去查阅资料,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自主权,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种主动性。

但是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指到哪,学生打到哪,学生的行为完全掌控在教师手中,学生根本不能自主地在网上查找网络资料,运用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自主地进行研究。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只是辅助形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怎样做、怎样学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要避免被课件所左右,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作用,忽视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很明显的,我们作为任课老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动态及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有些教师,以为多媒体就是万能的,忽略掉了其他一些能较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使得整堂课形式单一,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最怕的就是教学手段单一,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多媒体上的学习热情只保留了很短的时间就产生厌倦。所以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地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结合和灵活运用,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使用多媒体应与语文教材特点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了小学语文的课程理念。首先,小学语文旨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强调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其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强调综合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性;再次,强调语文教育应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课程应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现实中教师在多媒体课堂上多把学生当成一个个观众,并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更不用说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不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习合作。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理解能力以及团队精神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当然,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但是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运用的广泛化,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多媒体运用不当,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运用时一定要合理,千万不要运用过度。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避免它的使用误区,更好地搞好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件优势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矮的优势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画与话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