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习题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2017-03-31王清梅
王清梅
【摘 要】习题课作为一种教学补偿手段与新授课一样重要,同样需要深入研究,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习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从而达到查漏补缺、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和提升学生灵活性和综合性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习题课 教学效果 发展思维 提升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00-02
老师们可能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当期中考试结束,学生的成绩公布之后,因为正常发挥而神采飞扬的学生寥若晨星,而充斥在整个教室里的是异样的沉默,难以面对自己的成绩,有些学生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自己所答。更或者一片怨声载道,为自己考场上的粗心而自责,为自己考前的敷衍而愧疚。面对学生的表现,老师们也经常百思不得其解,常规情况是考前安排了整整一周的习题课,从课本过渡到练习册,再从练习册提升到试卷,按说已经复习得非常到位,没有任何知识遗漏,在老师们的预想下,每一位学生经历了这样的习题课教学过程,都应该是胸有成竹而踌躇满志地走入考场。然而,事实告诉我们,结果依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个泪洒衣衫袖?”!
为此,我深有所悟,认真思考了整个的习题课教学过程,现就我对习题课教学的认识做以下分析:
一、什么是习题课?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擅于解题”。习题课是继新授课之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教学活动。习题课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课型,该课型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也就是把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公式、法则、定理迁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分析和运用。习题课作为一种教学补偿手段与新授课一样重要,同样需要深入研究,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思路,精选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习题展开分析和讨论,从而达到查漏补缺、开拓思路、发展思维和提升学生灵活性和综合性能力的效果。
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
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
你能否在习题的渗透中给学生以发现的惊喜?
你能否同学生一起感受数学中和谐的欢愉?
你能否将希望的种子通过习题课植入学困生的心中?
……
我们老师在进行初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同时,不妨进行一下这样的课堂五问,不妨多做一些这样的思考与探索。只有创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习题课教学,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习题课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仅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提升习题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初中数学习题课应是以问题为核心、以效率为目的的课堂。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一堂随心所欲的习题课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如何才能使习题课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我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力求创新,给出以下五大策略。
策略1:教师用活教材,学生将书读薄
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即上课时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然后让学生比较选择哪一种方法更好,经过一番认真地思考和争论,最后悟出最佳的方案,由此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譬如在《勾股定理》的习题课中,为了凸显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我增加了一节《勾股定理的证明》的习题课,并告诉学生,勾股定理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数学家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建议和外星人沟通的信息,勾股定理是迄今为止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被记录在册的已有近五百种,然后提前布置任务。学生被好奇心驱使,通过翻阅和查找资料,每一个同学至少给出一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同时附带讲解义务,同学们大开眼界,为勾股定理这个数学史上的一朵奇葩齐声称赞。
策略2:教师提升要求,学生全面受益
教师在习题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表现出风趣感人的语言、整洁规范的板书、科学严谨的推理、生动活泼的教法、激情洋溢的教态,创造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趣,形成一个和谐而热烈的信息交流环境,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譬如针对学生不符合生活实际的习题失误编写出简单的小笑话,令学生捧腹大笑之后反思错误,印象深刻。还有啊,如《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习题课板书中,一定要有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对比表格,有可能会很花费时间,但这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策略3:教师融会贯通,学生举一反三
着力突破习题课的教学难点,即在解题以后,回过头来对解题活动加以反思、分析与升华的环节。在对解题过程的回顾和审视中,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章节的授课内容上,应该高屋建瓴,给学生呈现一个系统多样,纷繁多姿的数学世界,可以使学生对题目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既可以检验解题结果是否全面,推理过程是否正确,还可以揭示数学习题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发挥习题的“迁移”功能,做到“解一题会一类”,以后解题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譬如在实数习题中,可以告诉学生“虚数”和“复数”这两个名词,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习题中,可以告诉学生“异面直线”这个名词,当然这些都是点到为止,在进行一次函数的习题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定义域”这个名词,谈谈它在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在完成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后,自觉思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好习惯,甚至对于某些特定的取正整数的自变量的值,引发学生思考此时的函数图象究竟是怎样的,带出一个更炫的名词——“离散数学”。在我的習题课教学经历中,常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忽悠”,而且,每次都能够捕捉到学生对于数学的未知世界那憧憬和向往的神情。
策略4:教师使用媒体,学生乐此不疲
绝大部分的老师都习惯在新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譬如情景引入——新知探究——小组合作——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作业布置,这些完整的教学环节都无一例外地呈现在课件中,使数学课堂尤其显得异彩纷呈。但是,在习题课中,课件的利用率就少之又少了。事实上,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习题课教学可以大幅度提升习题课教学的效果,同时实现思维的碰撞。
譬如我在几何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使用电子白板画图并进行简单的旋转、平移等操作,使用软件中的圆规,三角板,量角器,计算器等等,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为了训练他们的解题速度而使用软件中的计时器等等。同时,每一章结束后,习题教学第一步,都会在课件中给出本章的知识树,清楚直观,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章的知识了然于胸。最重要的是,所有提升学生能力的专题型习题教学则是以课件的形式是最恰当的,譬如一次函数的专题,就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多种题型,展示近几年各地中考对于一次函数的考查方式,这样就非常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达到灵活自如,游刃有余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三,中学数学效果探讨[J],中学数学,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