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7-03-31祁雪丽蒋利
祁雪丽+蒋利
【摘 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这门学科,为学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氛围 主体地位 实践操作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82-01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增强,教育越来越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些非应试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信息技术课程等。但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师生对这门学科都多少有些轻视,甚至不少师生认为可有可无。以至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一定的热情,而学生则缺乏一定的兴趣。可见,师生均有必要重新审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点拨、引导,更为关键、影响深远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从传统的被动性的学习转向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一、营造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关键是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要想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就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同时,教师设计的主体性学习目标要具体,具体到每一个目标都具有可操作性,这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的认识程度、对学生的期望值的合理程度。因为学习目标最终要具体化为各种学习任务,如果不具备可操作性,那么学生就无法在实践中达成目标。要在教学实施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一情况不单单指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了解学生对不同难度的知识学习所适合采用的方式,了解学生可能接受该知识的程度,在了解之后,所设计的学习目标才易于学生达成,各层次的学生才都会有所收获。
二、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还不能及时地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特点不适合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应该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教师首先对本节课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演示,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要想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知识灵活运用起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动手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只是让学生去记住教材中的理论,学生就不能完全理解教材内容,也不便于学生记忆,只有自己动手去验证教材中的结论,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技术,所以信息技术理论的讲授要与上机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刚接受新知识后就得到实际的锻炼,教师也要转变思想,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
三、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充分发挥计算机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的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学生亲自动手上机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演示有效得多。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尽量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习和创新总是在问题解决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让学生探讨多条渠道,拓宽学生思路,开创其多向思维。各种教学方法之间并非独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和自身的信息素养得到最大的提高。
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资源,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反复地比较,广泛地采集信息,独立的思考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讲的时间要尽量减少,学生能看懂的,就让学生自学,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试一试。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这样就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师、学生之间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有针对和帮助的作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可以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相适应的自主学习评价指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而且要注重评价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程度、参与能力的增强与提高,更要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逐渐培养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也是一种生成性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也是灵活机动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从而使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作用,体现其價值。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讲解相应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和安排具有一定灵活度的任务,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长期按照这样的方式训练,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就会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