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智力因素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的影响

2017-03-31张雷商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4期
关键词:中职因素情感

张雷+商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55-02

非智力因素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应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同时,在未来社会中,有创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单纯表现在会考高分上,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

(一)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提升孩童智力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五种方法是:练习、锻炼、要求、榜样和强化。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第二、三层次,即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和培养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方面进行研究。

1、学习动机的培养

中职学生动机的发展特点主要有:动机的内容形式日趋复杂,内在性日益提高,长远性逐步增强。

培养动机的主要方法是:目标与反馈、表扬与批评、竞赛与合作、期望与评价。

2、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职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兴趣的范围不够广阔,泛化而无选择,不固定和不深刻,不够自觉。

培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发展情感,培养乐趣;培养理想,形成志趣;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情感的培养

中职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复杂,形式日益多种多样,稳定性日益巩固增强,深刻性日益加深提高。

培养情感的主要方法是:以知育情,以情育情,以意育情,以行育情,以境育情。

4、学生意志的培养

中职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有:逐步提高了意志的自觉性,增强了坚持性,加强了果断性,锻炼了自制性。

培养意志的方法主要是: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从今天做起,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

5、学生性格的培养

中职学生性格的发展特点主要有:性格的統一性逐步巩固,坚强性日益加强,独立性逐渐提高。

培养性格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世界观,优化心理因素,投入集体生活,加强实践活动。

(二)在数学教学中对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培养的做法

我们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还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等)。针对数学教学的实际,我们应充分考虑非智力因素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注意心理品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热情,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和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途径很多,这里仅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1.强化"情感意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导师制。

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归根到底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优化。而核心就是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情感意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的主观认可、教师认可的过程中学习。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同一班级、同一教师,学生学习效果却大相径庭,除去学生自身智力、个性不同外,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若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或较高期望值,在与学生相处时心理气氛也就比较和谐、融洽,就会更信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同教学有关和无关的相互作用都更充分,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向着教师的高期望值发展。相反,若教师对学生抱以消极态度或低期望值,则会直接抑制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导师制不仅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课后在生活上也可以关心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激活"兴趣"的火花,以"趣"引人,联系生活,联系工作,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巨大内驱力,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积极学习的作用,而且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要学好高度抽象与逻辑严谨的数学,培养学习兴趣是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过"除非一个对象或一个观念里面有了兴趣,其中便没有鼓励人去做的原动力。"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品质。培养和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了培养学习兴趣;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通过丰富多彩大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利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事例,通过名人效应培养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启发学习兴趣。在中职学校最主要的是突出专业特色,“做中学、做中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法宝”。

数学不仅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更是一门古老的文化,我们在备课中要注意挖掘那些能引起学习兴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使师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

3.注意分层次教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加强小组合作

学生因家庭、教育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品质。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就要创造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如,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地准备适合各层次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课堂练习及作业也要有层次性,让学习有困难的做一些模仿性的习题,给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留一些附加题或选作题。再教学中要强调人人参与,并注意学生个体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激发,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或思考时的点滴可取的见解,都应及时肯定与表扬,让每个学生都切实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长此以往,必能使全体学生都满怀信心地面对数学学习,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小组合作,是每名学生都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

教育作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当然也不例外,最令人瞩目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而对于数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学生数学方面发展的愿望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新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法和工具,营造了新的数学学习环境。

翻转课堂的引入,充分突出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总之,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必须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教师的态度、情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渊博、宽容、认真、有爱心、有责任感等人格力量对课堂教学最有穿透性、也最有影响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有较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在课堂上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中职因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解石三大因素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