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之君子文化
2017-03-31张俊
张俊
摘 要: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于中华民族内在气质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君子人格是儒家的人格追求,也是历代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治国安邦,“君子观”都是中国人的重要价值追求。“君子”是高尚品德的代名词,是向圣人靠拢的第一步。
关键词:儒家;君子文化;君子人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02
君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君子人格是中国人理想的人格追求,不仅是为人的追求,而且是一种政治理想。“君子观”是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内在气质与人格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君子行径是中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在处世为人方面,标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气质修养上,讲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治国理政方面,以“亲君子,远小人”为治国之要。
一、君子观的形成及内涵
“君子”一词在《尚书》、《易》、《诗经》等文献中都有提及,在《论语》中正式被确立为一个文化概念,并在历代发展中不断充实其内涵,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想追求。
1、君子觀的形成
“君子”一词出现时间很早,在上古时代就有提及,但并不是指称一个文化概念。从《尚书》、《易》、《诗经》、《论语》中可以看出其内涵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概念向文化概念的过渡。
在《尚书》中,“君子”指为政者;在《易》中君子的说法大多数是指当时的为政者,具体可指君主、诸侯公卿,如故君子之道鲜矣!(《系辞上》);在《诗》中“君子”或指统治者,或指道德高尚的人,或指丈夫。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孔子时期,“君子”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的道德的人,如“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可以看出,“君子”的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化的过程。在孔子时期,由原先的身份象征转变为儒家的道德指称。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为君子作的注解是:一是指有道德的人,一是指在高位的人。[1]但是,在《论语》中,已经更多地将其作为道德人格追求,身份地位的内涵已经明显弱化。在后世儒家学说乃至中国传统思想中,都将“君子”作为有高尚修养的人的代名词。
2、“君子”的内涵
“君子”在孔子时代被定型为儒家的文化概念,后演变为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对“君子”做出明确的概念性解释,在《季氏》中孔子提出君子有九思、三畏。与司马牛的对话中又说“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但都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概念,而是在与不同的人的对话中,从具体的“应所为”和“不应所为”来向我们具体阐述君子应有的品德,从而说明什么是君子。在《孔子家语》中对于君子的解释:“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2]而后孟子又提出君子有三乐的说法,将家庭完满、内心坦荡和教书育人作为君子的理想追求。
“君子”作为中国历代仁人志士的追求,既是一个伦理范畴,又是一个实践范畴,既具有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融入在中国人的方方面面之中。
二、君子人格
君子人格自形成起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易》中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诗经》中认为君子应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论语》中将“君子”定型为一种文化追求之后,在历代的发展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完善,但一直是以“仁”,以立人、立命为行动追求,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具体要求。
1、文质彬彬,温润如玉
《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温润如玉是君子的外在特征。古人言握玉在手,温润在心。君子给人的感觉也如同上好的玉石,光而不耀。辜鸿铭认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特质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在中国古老的人性类型中打动你们的第一件事是,那里没有任何野蛮的、残忍的或残暴的东西”、“这是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两种东西结合的产物”。[3]这些特质就是温良恭检让,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仅表现在外在的仪容风度,更是一种内化的敦厚谦逊。即“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和而不同”的气度。
2、道而不器,修身治国
子曰:“君子不器”。朱熹将其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易经》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君子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才能,而是能游于艺、志于道,能够世间万象中领悟其道。这不仅是做人之道,还是为政之道。
儒家讲求出世之道,所谓“学而优则仕”,对于君子来说,仅仅保持自我的德性只是第一步,还要能“今之学者为人”,即除了要自我修身之外,还要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是君子的必备素养,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完满,国家的盛衰从来都是紧密相联的。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独善其身”也是一时不得意之下的韬光养晦,其最终价值追求还是要经世致用,德配天下
3、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周易》中说“观乎人文,化成天下。”君子之道,必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君子所追求的不仅是为政入仕,还是治世安邦之道。是四海和谐、天下昌盛。南怀瑾《论语别裁》中写到: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4]对于君子来说,要能够博爱世人,兼济天下。
儒家所追求的“化成天下”,不只局限于政治稳定,还在于教化万民。除了自我的满足,还要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培育栋梁,也是君子价值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君子与小人、圣人比较
在中国古代,“小人”和“圣人”都是常用来与“君子”进行对比的概念,前者是“君子”的对立面,而后者则是“君子”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理想追求。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在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君子”与“小人”是相对的,“君子”是高尚品格的代名词,那“小人”则是道德低下的代表。二者经常作为对比同时出现,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等等,以此来说明君子应有的坦荡、谦虚等品德。而小人则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其行径是应为君子所唾弃不耻的。
小人是君子的反面教材,那圣人则是君子的正面追求。
在中国传统观点中,君子和圣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孔子家语》中对于圣人的解释是:“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5]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品质,也是君子所追求的。在儒家看来,君子是人格修养的基本要求,是人通过自身修养提高可以达到的境界,而圣人则是君子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君子是圣人的具体要求,圣人则是君子的理想境界。
结语:
君子文化深深积淀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理想人格。君子观作为君子人格的核心,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在今天,对于人们的人格塑造仍然有十分重要意义。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6,第2页。
[2]《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0.版第53页。
[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3、25页。
[4]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0页。
[5]《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10.版第53页。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
[3]《孔子家语》,王国轩、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4]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
[5]南怀瑾著述,《南怀瑾选集》(第一卷《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