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滇西边境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31岳宗凤
岳宗凤
摘 要:师德建设是我国教育建设的重点,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高尚的师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不言而教的效果,使学生终生受益。在当前国家倡导教育立国和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新形势下,部分新晋年轻的教师在育人、身教、敬业、协作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在师德建设方面仍是不够完善,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教师 师德建设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08-02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农村中小学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又是建设教师队伍的前提。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也是教师最核心的和最根本的素质要求,是教师的执业之本。高尚的师德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高尚的师德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下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及未来。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尤为紧迫。
1 目前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师德建设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信条开始慢慢侵蚀原本纯洁的校园,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趋向实用主义理念,开始追求物质享受,甚至是唯利是图,抛弃了原本坚持的教书育人原则。以河南省台前县中小学为例,一些中小学教师价值取向趋向功利明显,对党和人民的要求以及自身应该坚守的艰苦朴素作风置若罔闻,轻思想、重利益、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没有做到应有的爱岗敬业。在教师队伍中存在教学敷衍了事、知识匮乏、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观念守旧落后等现象,甚至出现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收受财物、按学习成绩或者亲疏关系安排调整座位、强制学生补习等违规现象。还有的教师违规举办补习班、在学校附近开设小吃店等谋求第二职业,过分看重个人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些对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教师师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在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失去了原有的道德情操和底线,不能甘受清贫和教书育人的美德,致使价值观发生偏移而向物质化倾斜,而导致的一部分教师职业定位滑坡、道德水平下降。
1.2 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使师德建设空有其名
坚持教育为主,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主要形式。以河南台前县中小学为例,在师德建设中广泛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师德建设缺乏完整的教育计划,而作为该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农村中小学领导对此却不够重视,只是在各类会议上附带强调,而很少制定专门的专题会议强调。其次,师德教育停留在单纯的说教上,没有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难以达到加强师德建设的作用。
1.3 缺乏对学生的人性关怀,教书育人意识淡薄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但在河南台前县不少中小学的教师不能自觉地将教育思想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只关心学生的成绩好坏,而漠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更有甚者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1.4 急功近利,师德弄虚作假
如今学生的升学压力大,同时学校给老师们规定升学名额,让老师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迫于升学的压力老师们不得不增加教育的课时,从而忽视了自身德行的修养。而在学校的德行教育中也是草草了事,不能很好地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1.5 变相体罚和体罚偶有发生
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由于一些学生是留守儿童,长期住校,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存在逆反心理,在学校生活中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表现,老师可能会对这些学生动辄体罚,罚作业,罚劳动,罚站等一些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而不是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使一些应有的教育手段变成了惩罚手段,可谓得不偿失。
2 加强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措施
2.1 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首先是要完善师德考核制度,研究制定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测评标准及测评方法。建立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组织评价的师德考评机制,推动师德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客观化、民主化和制度化。[1]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奖赏、绩效工资发放、聘任、辞退、教师职称晋升等的依据,对违反教师职业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直至清除出教师队伍。其次是要强化师德建设激励体制,如在农村中小学中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每年教师节中要推选一位教书育人的师德楷模,表彰师德先进个人、集体的工作制度。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学校应该面向社会和全体师生建立举报和反馈渠道,并公开举报电话,支持学生、家长、社会有关方面对师德进行有效监督,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形成师生、家长、社会共同监督和舆论制约的监督机制。
2.2 师德建设,贵在以身作则
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社会大众对师德的要求和期望较深,这就要求教师个人做好师德修养,对个人的思想品质进行自我锻炼、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加强师德建设,贵在自觉。所以要求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认识到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热爱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并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会刻苦钻研业务,认真、踏实、严谨地研究学问和教书育人。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不懈的努力,所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做到为人师表。[2]
3 结语
总之,教育事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功在千秋,利在当下,是一种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一種特殊的职业,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重担,没有教师的道德和精神做支持,就不可能做到培养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师德比起其它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所以不断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教师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只有具备完美高尚的师德,才能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使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肇添.当前农村中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8(4):19-20.
[2]陈承社.论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80-81.
[3]苏虎纹.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7(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