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经据典作何译

2017-03-31万玥

青春岁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翻译

【摘要】古文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带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从科勒对译文评析的五个视角出发,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部分经典古诗文的德语译文为例,从语言功能、内容特征、文体风格、形式美学及语用特征五个视角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审视原文特征在译文中的实现程度,浅要探讨了古文经典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古文经典;翻译;原文特征;译文评析

一、选题依据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讲话,定义“中国梦”为“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4年9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种语言发行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该书多角度、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的新观点,一经发布就立刻在海内外引发了热烈反响,各国政要均对此表示祝贺并发表了积极评价。德国前总理施密特在书评中表示此书令他获益匪浅,认为“这样的书籍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而获得世界关注的前提是实现良好的信息传递和文化沟通。在此过程中,翻译必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此一本极具中国特色词汇和表达的著作,译来又岂非难事?作为最典型也最能体现中国语言特色的表达,古诗文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长期以来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时间段内的重要著作,包括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其中就有33篇包含了古诗文的运用,篇幅比例占到了全书的41.8%。全书共用古诗文114条,不包含古代对联、典故、俗语和外国古人的文章,减去重复的后共有99条。如此大量古诗文的旁征博引自然当引起翻译研究者的关注。

二、科勒的翻译评价理论

维尔纳·科勒(Werner Koller)在其代表作《翻译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bersetzungswissenschaft)中对翻译及翻译评价方法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从语言功能、内容特征、文体风格、形式美学及语用特征五个角度将译文与原文进行详细对比,看原文的各个特征在译文中是否再度实现。

语言功能方面,科勒参照了卡尔·布勒(Karl Bühler)的语言的三大标志性功能——陈述、表情和呼吁。简单地说,陈述功能指对事物或事实的描述,表情功能建立在描述基础之上,是说话者内心想法的体现。而呼吁功能主要针对语言符号的接收者而言,旨在感染接收者并使之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科勒特别指出,翻译学研究者容易片面地将语言功能直接与篇章类型相结合,如科学类文本就应以陈述功能为首,而诗歌也总是着重于表情功能。以广告为例,广告作为宣传媒介本身已经具备强烈的呼吁功能,因此,广告语完全不必再强烈体现其呼吁性。而事实上,很多广告语的首要目的是产品信息的传递,即陈述功能。当然,科勒也承认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的结合和分类是翻译评价中的难点,因为二者关系并非一一对应这么简单。重要的是在翻译评价过程中明确文本的主要功能,分清主次,把握好不同功能之间的平衡。

内容特征方面,科勒对主要的文本特征进行了分类整理:1、原文未体现特殊文化或历史背景但有具体专业框架,如科技型文本;2、原文带有特定原语环境且须将原语背景作为理解前提,如思乡的诗歌;3、原文虽与原语环境密切相关,但内容在译文中必有所体现,如国情类文章或旅游册;4、原文暗含特定上下文环境,其内容可在译文中进行重构,如美的文学。

文体风格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词汇,包括跨语种的专业术语、原语中的成语俗语以及与原语环境密切关联的比喻等。2、句法,主要指带有鲜明原语特征的句法结构。3、语用标准,原文作为特定类型的文本可能具备或偏离该类文本的典型特征。4、作者个人风格。

形式美学在文本上的体现差别在于是否运用了特定的美学手段或体现了形式上的创作意愿,前者如诗歌、戏剧,后者如散文。

语用特征方面,科勒借助诺尔伯特(A Neubert)在其作品《翻译学的与语用视角》(Pragmatische Aspekte der ?bersetzung)中提出的分类方法,介绍了由于不同写作目的而产生的不同语用特征。有的原文与译文有着共同的目的,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原文在创作时并未将受众局限于原语读者,而是同样定位于目标语读者,如科技类文学。更有部分原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译文提供信息基础,如外文宣传册或旅游册等。与之相反,有的原文本就是针对特定原语人群而作,通常在历史、经济、文化等专业领域,这类文本及其译文则缺乏一个共同的受众基础,如法律条文。

翻译评价可基于上述视角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1、实践对比。将译文与原文从词汇、句法到段落篇章,逐一详细地从语言功能、内容、文体风格、形式美学及语用方式上分析,看原文特征是否在译文中得到实现,以何种方式实现。同时要注意译文是否将原文中不太符合目标语环境或文体风格之处进行了处理。2、理论对比。通过参考译文作品的注释和前言等译者语,全面了解译者及其翻译任务,判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加入了自己的设想,是否良好地适应了可能陌生的译语环境,是否采取了异化或归化的策略等等,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译文的质量,做出恰当的评价。

三、科勒文本分析视角下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依照科勒的文本分析视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首先从文本功能来说具备了陈述、表情和呼吁三种功能,而具体功能的主次据讲话主题和内容不同也不尽相同。如第一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第一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陈述事实为主,阐释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及党对群众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第二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文则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号召广大青年共同实现中国梦,体现了强烈的文本呼吁功能。而在第十八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文中,习近平以第一人称亲切地表达了自己的治国感慨,体现了文本的表情功能。由此可见,虽然是同一部作品,但由于搜集了习近平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的讲话,这就要求译者分清文本功能主次,对不同文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无论是从内容、文体风格亦或形式美学方面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具備浓厚的中国特色。内容上,该书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为世界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治国方针。语言上运用了大量中国古诗词及成语俗语,集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形式美学。

而在语用特征上,该书收录的讲话或许在当时当地仅仅是面向特定国内人群,但在收录成书出版之后,其目标群绝不仅限于中国人民,更重要的是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所以这部作品在创作之初就确定了其以全世界为导向的目标,与译文构建了统一的受众基础。

四、经典名句译法评析

如上文所述,本书中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内容非名句经典莫属。从科勒对译文评析的五个视角来看,名句经典的翻译最难实现的当属原文和译文在文体风格与美学形式上的统一。中华语言艺术讲究精简,短短几个字往往涵盖了丰富的情节内容,而这个形式用德语通常是难以呈现的。故经典名句,尤其是诗文,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的难点。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五个方面的统一在笔者看来并非也不可能完全对等,而是以符合译入语习惯的方式尝试尽量向原文靠拢。如果中文原文是朗朗上口的诗句或俗语,而德语中又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时,可适当在译文中加入词对或韵脚,保留异域元素的同时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这里选取本书第二章中部分名句为例作浅要评析。

本章开篇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一文阐述了中国梦的由来。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用了三句诗文分别意指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描绘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历程和光明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该诗创作于红军长征期间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雄关”指娄山关,整句描绘了娄山关之险峭如铁一般。如此理解是否就当译为der Pass so steil wie Eisen之类将关口比作铁的表达?然而本书的德文版中这句却为Im Gestern durchschnitt das chinesische Volk schwierige Zeiten,fest wie Eisen einen sperrigen Pass überwindet,即“中华民族在昨天经历了艰难的岁月,如铁一般地战胜了雄关”。将中华民族而非险峭山关比作铁,这是否与原文意思不符?其实不然。因这句诗还有下句“而今迈步从头越”,笔锋一转——如此恶劣的环境也不足以让红军畏忌,大家大步向前,展示了势必过关的决心和意志。所以译者的处理表面上似乎偏离了原句的内容,实际上却是对诗歌内涵的正确解读。“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意思是如沧海变为桑田般的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这里比喻中华民族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中国当下也正在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德语译文中采取了直译加注的方式,译为Heute durchlebt das chinesische Volk einen tief greifenden Wandel,wiewenn,Meere zu Maulbeerfeldern werden,即“中华民族今天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彷如沧海正变为桑田一般。”表意非常清楚,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让德语读者明了其中含义。而“长风破浪会有时”用了李白的《行路难三首(其一)》以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明中华民族终将突破风浪赢得历史的胜利,译为Im Morgen wird das chinesische Volk,wie ein riesiges Schiff vorausfahrend starke Winde und heftige Wellen durchbrechen,即“中华民族将于明天如一艘巨轮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同样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了原文的语言特色。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一文中提到了“行百里者半九十”,旨在嘱咐青少年们要坚持不懈地为中国梦而奋斗。德语译文为Die H?lfte einer Reise von hundert Meilen betr?gtneunzig Meilen,直译过来是“一半的百里之行只能到90里”。译者将原文的“行百里者”人称主语去掉,代之以非人称句子,体现了完成旅途之不易,不能说不符合原文。但笔者认为,这里原文强调的是人的主体力量,因为人的意志力不够坚定,所以很多行百里者才会临近终点就放弃。而无人称句子只体现了客观事实,不能行百里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一定就是行路人主观意志的问题。故从内容上看,译文转译得不够贴切,不妨直译为:Die H?lfte von denen,die hundert Meilen reisen wollen,schaffen nur neunzig,即“一半的欲行百里者只完成九十”。后半句为避免重复省略了“neuzig(九十)”的单位“Meilen(里)”。

为敦促青少年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本文还提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为“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样迅速”。现代汉语中有句俗语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学坏容易学好难”。抓住“好”与“坏”、“难”与“易”的对比,原文并不难译。这句在德语版中的译文是:Wer Gutes tut,wird daran wachsen-wer B?ses tut,wird daran zerbrechen,直译为“谁做好事,就会与之成长;谁做坏事,就会随之毁灭。”从敦促青少年这个目的来说,这句话自然也具有强烈的呼吁感,读来确实也韵律十足,其语言功能和文体风格都与原文相近。但内容上看不得不说的确与原文有所偏离,二者的表达重点全然不同。原文强调学好学坏过程的难易,而译文强调的是其结果的不同。不妨直译为:Gutes zu tun ist schwer wie einen Berg hinaufzusteigen,B?ses zu tun ist leicht wie vom Berg herabzugehen,意为“从善如登山一样艰难,从恶如下山一般容易”。这里的后半句为了对比以“下山”替代“山崩”,因德语中“登山”是一种人类行为,而“山崩”是自然现象,在德语语境中很难将二者作为参照。而词汇的选择上也保留了原文中“山”的比喻,异化的处理不失中华语言的特色。

五、结语

古文经典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和悠久文化,而艺术和文化的意境翻译往往难以在外语环境中再现。科勒认为,译作评析可以从语言功能、内容特征、文体风格、形式美学和语用特征五个方面着手,将译文与原文作详细的对比,分析原文的特点在译文中是否有所实现。中国的古诗文极其讲究格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其韵律韵脚与西方诗歌差异明显,这导致古诗文的译文往往在形式美学和文体风格上无法与原文达成统一。当原文的形式美和风格美无法全然在译文中再现时,译者不妨转换思维,在保留原文既定特色的前提下,以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传递原文的信息和意境,或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2] XiJinping. China regieren[M]. Peking: Verlag für fremdsprachige Literatur, 2014.

[3] 新华网.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6-10-21].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2/03/c_1113508784.htm.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辑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出版说明[M]. 北京: 外文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14:1.

[5] 孙玉冰. 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看总书记对古诗文的运用及思考[J].攀登:双月刊,2016(1):48.

[6] Koller, Werner. Einführung in die ?bersetzungswissens chaft[M]. Heidelberg: Quelle und Meyer, 1983.

【作者简介】

万玥(1990—),女,重庆合川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市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口笔译实践与教学。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