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土嘎与蒙古筝
2017-03-31安其乐
安其乐
【摘要】牙土嘎(yatuga蒙古语)是蒙古族传统乐器,广泛应用于宫廷、寺院、民间等音乐场合。长期以来对于牙土嘎这种乐器的名称、产生时间等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就蒙古筝脱离中国传统筝自成体系的时间,牙土嘎最初指的是中国传统筝还是蒙古族传统筝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牙土嘎;筝;蒙古族传统筝
筝,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了适应不同时代、地域、种族和文化的需要,演化出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多种变体。其大致可分为传统筝和现代筝。这些筝在弦数、造型装饰、弦质及码柱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仅就弦数而言便可看出筝的多样性。传统筝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五弦、六弦、七弦、八弦、九弦、十弦、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筝,其中一些种类现在仍流传使用。现代筝主要是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二十六弦、四十四弦筝,以二十一弦尼龙缠弦筝使用最为广泛。关于筝的起源学术界大致有秦地产生流传说和多地产生融合说两种。即,依据众多官史记载筝起源于秦地和由南北方两地产生于秦地融合并广为流传至今。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考古资料显示蒙古筝在出现时间上早于中国传统筝或是与其同时产生。故中国传统筝的起源问题对于研究牙土嘎和蒙古筝没有较大影响。所以在此就不赘述了。
筝不仅在中国,在东亚、南亚等地区也有许多独特的变体流传。其中,蒙古筝就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蒙古族将筝译为牙土嘎,但多数时专指蒙古筝。牙土嘎长时间在蒙古地区流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它的定弦、排柱、演奏形式独具特色,曲调、曲目具有浓厚的蒙古族音乐特点。明清以来,蒙古地区民间、王府、寺庙流行着弦数不一的牙土嘎。如鄂尔多斯地区流行十弦、十三弦牙土嘎,乌兰察布地区惯用十三弦、十四弦牙土嘎,锡林郭勒地区多用十二弦牙土嘎,而科尔沁一带则常用十二弦、十三弦牙土嘎等。甚至,相传十二弦以上的牙土嘎只能贵族、军队和宫廷演奏,平民只能弹奏十二弦以下的牙土嘎。在蒙古人的心目中将牙土嘎视为一件神圣、吉祥的乐器,所以在民间常有洗手焚香之后再弹奏的习俗。从与中国传统筝形制相似乐器的蒙古文译名上亦可看出蒙古筝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琴、瑟、押琴分别有其对应的蒙古语名称。如琴,图林牙土嘎(宫廷筝);瑟,阿贵亦合牙土嘎(大型筝);押琴,牙土嘎力格(像筝的乐器)。这些乐器在形制上与中国传统筝相近,蒙古文名称皆是以牙土嘎一词为中心,前加修饰语后加词缀构成。从这方面亦可看出蒙古族与这些乐器接触的先后次序和它们在蒙古族音乐生活中的位置。显然,中国传统筝无论是传入的时间或是发展应用都要优于琴、瑟等乐器。
众所周知,蒙古筝在现代也有较大的发展,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传统蒙古筝,所以后文为了表述方便将蒙古筝分为蒙古族传统筝和蒙古族现代筝。任何事物的名称与其产生发展都不是绝对同步的,想必牙土嘎与蒙古族传统筝之间亦是如此。所以,为了将两者的关系理清,牙土嘎一词与蒙古族传统筝应该分别进行叙述。
已知最早记载牙土嘎一词的文献是公元1382年成书的《华夷译语》。该汉蒙分类词汇集器用门中用汉文转写蒙古语时将“筝”译为“牙土罕”(yatuhan)。直至清中期成书的《御制五体清文鉴》乐器门中将“筝”译为Yatuga,即牙土嘎。二十世纪初期,在蒙古国释迦编著的《蒙古语详解词典》中称“yatuga是十四弦带琴码的弹奏乐器名,比阿贵亦合牙土嘎(即瑟)小”。虽然在蒙古语中从yatuhan(牙土罕)变为yatuga(牙土嘎),但与汉文对应的均为“筝”。1926年鸟居龙藏著《从民族学角度观察蒙古》中载:“喀喇沁王府乐队中仍有十三弦雅托噶”。美国学者A·保尔曼什诺夫在卡尔梅克的调查报告中记载:“在以前,演唱《江格尔》的艺人们是在胡琴或(八弦)雅托噶的伴奏下演唱的”。在鸟居龙藏和A·保尔曼什诺夫记录的这两段文字中已明确指出此处的“雅托噶”就是蒙古族传统筝。我们从上述文献中可推知,牙土嘎初期发音为yatuhan“牙土罕”,现代蒙古文读yatuga,蒙古语口语为yatak。在此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明洪武年间成书的《华夷译语》是一部为了对照翻译《蒙古秘史》所编的汉蒙工具书,其中收录的名词术语皆可认定为元代用词。所以,虽然牙土嘎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4世纪,但是在元代甚至更早便已开始使用。
对于蒙古族传统筝产生的时间也有多种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筝在元代传入蒙古,之后产生了蒙古族传统筝。而有些蒙古族学者认为蒙古族传统筝产生的时间要更早,甚至远推至秦汉时期。蒙古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蒙古族传统乐器的保存状况不是很好。流传于世的蒙古族传统筝大多为清代所造,仅根据存世实物推断蒙古族传统筝的产生年代显然是不充分的。那么,我们只有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答案了。文献中对于筝的解释大致包含以下几点:一、筝形如瑟,原为筑类后改之。二、蒙恬所造。三、长六尺,两头俱方。四、原为十二弦,民间多用十三弦。唯独只有在写元代筝时在其中加了一点关于形制的专门描述,变成了“元制筝如瑟,两头微垂,有十三弦”。这时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蒙古族传统筝在元代便已成型并与中国传统筝在形制上有所区别。元代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乐曲》载:“达达乐器,如筝、秦琵琶、胡琴、浑不似之类,所弹之曲,与汉人曲调不同”(此处的筝应为蒙古族传统筝)。由此表明蒙古族传统筝此时在音乐上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事物的产生发展不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完成的。萌芽—产生—发展—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北方少数名族之间以及与汉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流、融合的历史十分久远。蒙古族与当时的宋、辽、金等国之间接触频繁,且均有相互间赠送女乐之事,蒙古族接触中国传统筝的时间远早于元代。蒙古族传统筝在元代已经成形,其产生的时间至少也应是宋代。由此可推知,南宋赵珙的《蒙鞑备录》:“国王出师,亦以女乐随行,率十七八美女,极慧黠,多以十四弦弹大宫乐等曲”,这里所说的十四弦很有可能就是十四弦蒙古族传统筝。
从历史文献中不难看出牙土罕、牙土嘎一直被译为筝。这里的筝是指中国传统筝还是蒙古族传统筝?有此疑问是基于以下原因。元陶宗仪撰《南村辍耕录·乐曲》:“达达乐器,如筝、……所弹之曲,与汉人曲调不同”。明王圻《續文献通考》:“元制筝如瑟,两头微垂,有十三弦”。这两段中的筝均是蒙古族传统筝。再如《清史稿》:“太宗平察哈尔,获其乐,列于宴乐,是为蒙古乐曲。有笳吹、有番部合奏,皆为掇尔多密之乐。掌于什帮处。笳吹用胡笳一、筝一、胡琴一、口琴一。筝与乐舞筝类同,有六弦”。此处筝所表并不明确。但是在《律吕正义后编》中记载:“按陈旸《乐书》唐清乐筝十二弦,天宝中史盛作六弦琵琶,今蒙古筝与史盛六弦同为清乐之半。”由此段文字证实《清史稿》中的六弦筝为蒙古族传统筝。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筝与蒙古族传统筝共用汉文名称筝和蒙文名称牙土嘎。直至清代,出现了蒙古族传统筝的专用蒙汉文名称即monggol-yatuga(蒙古牙土嘎)和蒙古筝。而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蒙古族已经用牙土嘎来专指蒙古族传统筝了。
牙土嘎一词最初并非专指蒙古族传统筝,在蒙古语中与其对应的是中国传统筝。这也符合中国传统筝与蒙古族传统筝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初期蒙古族接触中原的音乐文化,其中便包括中国传统筝,并译为牙土罕。随着中国传统筝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传,蒙古族结合本民族音乐特点和生活方式创造出了更适合蒙古民族音乐的蒙古族传统筝。据文献可知,中国传统筝与蒙古族传统筝一段时间在宫廷、贵族及北方地区民间共存但在名称上没有做出区别。随着蒙古族传统筝在蒙古族音乐生活中地位的提高,逐渐代替了中国传统筝。因而牙土嘎一词逐渐变为了蒙古族传统筝的蒙古语专用名称并沿用至今。而“蒙古筝”及“蒙古牙土嘎”这一提法是在清代出现的。清代继承了中原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将收复察哈尔之后得到的北元宫廷音乐作为清宫廷音乐的一部分收藏、演奏。此时,对于清代的乐官来说,为了方便称呼和记录将中国传统筝与蒙古族传统筝做了区分。之后,筝便不再兼指蒙古族传统筝。
至此,我们可以有如下推断。蒙古族传统筝应出现于蒙古帝国时期或宋代,元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明清两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最终成为蒙古族的民族传统乐器。牙土嘎与蒙古族传统筝的产生发展并不同步。牙土嘎一词初期为中国传统筝的蒙古译名,之后随着蒙古族传统筝的出现作为中国传统筝和蒙古族传统筝的公用名称使用。随着蒙古族传统筝在蒙古族音乐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蒙古人逐渐将其变为蒙古族传统筝的蒙古語专用名称。
【参考文献】
[1] ﹝清﹞传达礼, 等. 御制五体清文鉴[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57:719-720.
[2] 孙毓修. 涵芬楼秘笈[M]. 上海: 第四集明经厂刊本《华夷译语》, 1918.
[3] ﹝蒙古国﹞释 迦, 编著. 蒙古语详解词典[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1998:569.
[4] 娜仁格日乐. 雅图噶源流考[M]. 草原艺坛, 1994(2).
[5] ﹝美﹞A·保尔曼什诺夫, 著. 鄂利扬·奥夫拉的演唱艺术[M]. 民族文学译丛(第二集·史诗专集), 1984(9).
[6] ﹝明﹞王 圻. 续文献通考影印本[M]. 现代出版社, 1986.
[7] ﹝元﹞陶宗仪. 王雪玲, 校点. 南村辍耕录(二)[M]. 沈阳: 辽宁出版社, 1998.
[8] ﹝宋﹞赵 珙, 撰. 王国维, 笺证. 蒙鞑备录[M]. 文渊阁书庄印行, 1937.
[9] ﹝清﹞王际华, 等, 撰. 钦定四库全书会要·御制律吕正义后编·离藻堂影印本[M]. 长春: 吉林出版集团,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