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代庆阳知府赵玉《神道碑铭》考释

2017-03-31刘宗瑞

丝绸之路 2016年24期
关键词:碑铭积石汉城

刘宗瑞

[摘要]庆阳市自古人文荟萃,名人事迹史不绝书。但史志文献对于夏、金、元时期的庆阳闻人记述却是寥若晨星。本文就同恕《榘庵集》所录《少中大夫嘉定路总管赵公神道碑铭》加以标点考释,使元代庆阳知府赵玉进入庆阳古代历史研究的视野。

[关键词]庆阳知府;赵玉;神道碑铭;地方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37-02

明代天顺五年(1461)御制续刊本《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六·庆阳府》虽在宋代潘自牧嘉定二年(1209)所撰《记纂渊海》基础上,详细列举了自上古岐伯以降,公孙昆邪、公孙贺、傅介子、甘延寿、张吉、王庶、李彦仙等历代庆阳府“郡人”知名者,但仅举元代“人物”1人(云南廉访使朵儿赤)、“名宦”2人(兵马都总管何不罕与同知陈政),实为庆阳元代史研究之遗憾。

近年来,乾隆辛巳年(1761)《合水县志》(知县陶奕曾撰)所载至元十九年(1282)内钦受宣命符信武将军宣慰使副都元帅——“孟懿(逸)”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经笔者考证,这位“金牌孟元帅”只是“管军七百之上”(《元史·志第四十一上·百官七》)的上千户所千户,从四品的武散官,其人虽“居庆阳”(墓碑文,今合水县板桥镇有其后裔),且葬于庆阳(墓在定祥原,现为县级文保单位),但并无在庆阳建功立业的记录。那么,元朝统治期间,庆阳境内是否有过一个相对安定繁荣的阶段,是否有过可圈可点的名宦呢?

清代官修《四库全书·集部五·别集类四》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录元代同恕(1254~1331)《榘庵集》1部15卷,其中卷6《碑铭》有《少中大夫嘉定路总管赵公神道碑铭》一篇,略述元朝前期庆阳知府赵玉事迹:

《书》言: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西周盛时,良臣显辅有辞永世如君陈者,本其充积之懿,则以令德孝恭为称。首,孔子亦曰: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信哉!若今少中大夫、嘉定路总管赵公,以得赋之厚著移孝之忠,殆所谓本深者欤!

公讳玉,国言别讳穆尔齐,其先女真人。祖林,仕金,以金紫光禄大夫守积石州,天兵南伐,度义来归,诏为军民元帅,即镇其州,妣夫人李氏、尚氏。考文显,胆略绝人,袭元帅职,仍赐金虎符,屡以战功获袍带弓矢之赏,加昭勇大将军、西宁汉阳等处都达噜噶齐,妣夫人郭氏。公昆弟十人,于次为二,至性孝友,读书善骑射,父母钟爱之,早以世胄入给宿卫。至元九年,安西王分国关中,择良慎者侍王邸,教以公为鄂啰齐,典府藏也。已而从王北征,立功绝域。

十六年,奏授朝列大夫、庆阳府达噜噶齐,兼管本府诸军鄂勒劝农事。为政本于德,惠利无不兴,害无不去,法行而民信之,教立而民安之,治声蔚然。二十二年,以故官移监徽州,汉人居是官,故事所不许。二十八年,复以朝列大夫知庆阳府事。公再抚吏民,最十八年,益严自守,仁洽义浃,民阜而俗厚,盗息而刑清,陇西诸郡,独是为乐土矣!至大元年,升少中大夫、嘉定路总管,兼本路诸军鄂勒管内劝农事。启行之日,庆阳民无老幼,泣送道路,遮不得行。居治四年,宽以绥众,明以察下,令不便民、事不适义必改而更张之。建御书楼,敬教劝学,谣颂以兴,辞疾还庆阳。

越二年,终命正寝,实延祐二年六月十五日也。享年六十有六,三夫人石氏、田氏、路氏,子男三:延壁前卒,次允忠、允宁,女二:长适中议大夫、贵直屯田鹰房打捕总管阿缫纳,次许嫁未行。始,公祖考皆葬积石州来去城,至是以公遗爱在庆阳,得卜于合水县汉城社,以某年八月二十六日合葬公及石夫人焉。

公器度宏远,宽厚自将,长身修髯,音吐洪畅,事父母爱敬两尽,于弟武列将军志、忠显校尉义辈如埙如篪,有恩有文。居官以利民为心,奉法为职,同僚无违言,下吏不忍欺。呜呼!斯所谓淑人君子者,非邪?使得究其泽施所及,顾不远且博乎是,可惜已!公殁之明年,其子允忠持宁州学正赵庭瑞墓志文,介商州判官成君玉、行台察院史张才卿求铭表,隧之,碑辞不得命,乃掇取志述而铭之曰:

英英少中,克若帝衷。子以吾孝,臣以吾恭。

坦坦休休,一其初终。不懈于位,不污其穷。

既践世美,亦奏民庸。廿年庆阳,杜母召翁。

嘉陵之颂,穆如清风。汉城南冈,享祀惟公。

以上《神道碑铭》正文共812字,简叙赵玉生平,文辞浅显易懂。开篇就以《论语·为政》引入《尚书·君陈》中的忠孝观念,充分肯定了赵玉“移孝之忠”的人生观和價值观。

第一部分介绍赵玉家世。首先叙述民族姓氏。女真为金国的主体民族,而赵为汉姓,赵玉祖先被靖康北迁的宋皇室同化或臣服于宋而得赐国姓的可能几无。《元史》载,雍古氏按竺迩,幼鞠于外祖术要甲家,讹言为赵家,因姓赵氏;女真人赵良弼,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以赵为氏。赵玉家族姓氏或亦因音讹而改,女真姓——术要甲,蒙语名——穆尔齐。

其次叙及家庭背景。赵玉祖父赵林本为金朝正二品文官,镇守积石州。1227年春,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渡河攻取积石州(《元史·本纪第一·太祖二十二年、列传第八·按竺迩传》)。赵林投降后,被封为积石州军民元帅,赐有金虎符(《元史·志第三十七、四十一》。积石州元帅府隶土蕃宣慰司,设元帅一员),赵玉之父赵文显袭职后,复因战功获正三品武散官。鉴于这两代人在积石州经营数十年且均葬于此,可知作为第二子的赵玉于1250年出生(依卒年及寿命推算)在父祖牧地——积石州,时为蒙古海迷失后二年、南宋理宗淳祐十年。

最后指出入仕途径。赵玉“早以世胄入给宿卫”,被选为安西王府的职官后,因军功获得官阶。这与元代姚燧《牧庵集·送李茂卿序》“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一由儒,一由吏”,杨载《杨仲弘集·送林季羽入京宿卫》“卫郎皆世胄”“功名不偶然”,及苏天爵《滋溪文稿》“世祖命裕皇为皇太子,左右给使之人皆择用勋臣旧家子孙”等的记述相吻合。正如《元史·兵志》“宿卫之士,则谓之怯薛歹”的记载,赵玉步入仕途的渠道和契机属元初世家子弟做官的主流方式——蒙古怯薛制度。

第二部分介绍赵玉从政经历。《神道碑铭》中的“鄂勒”,《元史》作“奥鲁”,乃因音定字之讹。检其至元十六年(1279)以从四品文散官正式进入官场,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以正三品致仕,从政共约35年,可谓官运亨通,政绩斐然。除在徽州任职6年、在嘉定路任职4年外,其余1279~1285年和1291~1308年,先后两次在庆阳任职共25年,仅“知庆阳府事”就达18年之久,形成了“陇西独是为乐土”的政通人和景象,赢得了“老幼泣道送行”的民望。正因赵玉对庆阳这片热土的由衷依恋和与庆阳百姓建立的深情厚谊,使其因病辞官后毅然选择回“遗爱”所在——庆阳,定居养老。

第三部分记录赵玉后事。首先叙述家族世袭(由金入元后四代)。《碑铭》对赵玉子孙成就未作交待,或者并无如其长婿“鹰房打捕总管”之类的职衔地位而省略。兄弟十人中仅列举有官职的两个弟弟——赵志、赵义,其中“武列将军”赵志应为从五品武散官“武略将军”之音讹。

其次说明墓葬情况。赵玉逝世后,与夫人石氏合葬于庆阳府合水县汉城社之南岗。据《元史·志第十二·地理三》“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条记载,元初改庆阳府为庆阳散府,至元七年(因元顺帝复用至元年号仅6年,故指元世祖在位的1270年),将安化、彭原并入,领县一:合水。也就是说,赵玉主政庆阳期间,庆阳府仅辖合水一个县,葬在合水也就自然而然了。乾隆辛巳年《合水县志》载,汉城又作汉城原、汉城集,为明代十八里之一,地处合水老县城西90里,仅为地名而非村名。清代将汉城划归西华里,统四、五两甲,辖八家堡、周家窑、田家嘴、安家嘴、侯家嘴、贺家庄等22处村庄、467户,设乡总2人。2014年,位于合水县何家畔镇周家地庄的“汉城城址”被列入《合水遗珍》。而由《碑铭》可知,汉城的构筑当在元朝延祐二年之前,而非“明代洪武年间”。所谓“汉城南岗”,即指今何家畔镇显头、郭家庄、柳家川3个村的塬面地带。

最后是旌表与评价。1315年,赵玉去世后,由当时的宁州学正赵庭瑞撰写了《墓志文》,并在两个多月后下葬。1316年,赵允忠通过商州判官成君玉和行台察院史张才卿,申报朝廷旌表其父获准,时任奉元鲁斋书院领教、經明行修科主考官的同恕参照《墓志文》撰写了《碑铭》。

纵览《赵公神道碑铭》,赵学正之志文不可谓不详,同学士之铭赞不可谓不切。赵玉,出女真,仕蒙元,牧汉民数十年而不辍,严于自律、勤于政务、强农重教、福泽一方,其“利民为心,奉法为职”的从政观念与如今倡导的“三严三实”不谋而合,意义博远。

古人对赵玉的一生给予了“淑人君子”的高度评价,对其从政生涯更是以“杜母召翁”相喻,或有溢美,也堪称实至名归。这位造福庆阳二十多年的元代知府,在死后的700年间,姓名事迹已随历史烟尘融入庆阳大地,文献典籍绝少记载,墓冢碑碣荒芜难觅,但他在庆阳历史上留下的精彩一笔不容抹去,尤其以德立身、勤政为民的为官之道值得继承和发扬。

猜你喜欢

碑铭积石汉城
大连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积石冢研究
突厥卢尼文碑铭所记bökli čölig il及勿吉—靺鞨之称新释
《郭汉城文集》简介
西安汉城湖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郭汉城先生致范正明的信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古代突厥文碑铭文献中所反映的原始崇拜
叶尼塞碑铭威巴特第九碑浅释
积石峡水电站座环焊缝熔敷金属量的计算
“闽越国”腹地的神秘古城——城村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