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女性对石窟发展变化的影响

2017-03-31林梅甘霖

丝绸之路 2016年24期

林梅++甘霖

[摘要]在佛教文化的发展传播历程中,女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女性接受佛教思想影响后,虔诚信仰,加速了佛教文化思想的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本文以甘肃麦积山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为例,探讨女性对于佛教石窟发展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佛教石窟;女性造像;孝道思想

[中图分类号]K8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4-0032-05

麦积山石窟始于十六国后秦,①而大足石刻始于初唐。②考察佛教史和中国女性史,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和石窟的关系非常密切。笔者通过考察麦积山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两地女性造像,研究这两处从早期到晚期女性造像的发展过程,从中发现突出的共同点是贯穿始终的“孝道思想”,孝行孝举是石窟开凿建造的重要动力。麦积山石窟早期女性造像反映的是女性获得社会宗教地位,寻找心灵和精神的慰藉,创造了走向家以外,建造佛教石窟、寺庙过程的第一步。后期的大足石刻女性造像,展现了佛教在中国世俗化、本土化的演变进程。作为佛教文化的载体,石窟寺庙展示了佛教文化中女性内在的精神能力和思想才智。女性加速了佛教文化思想的中国化,使其尊道、敬儒,并渗透融合,让佛教传播世俗化、生活化、功利化。可见女性对石窟艺术发展的贡献。本文以麦积山北魏至宋时期女性造像,重庆大足石刻唐宋女性造像为例,就女性和佛教石窟发展的关系试作探讨。不足之处,祈请斧正。

一、女性接受传播佛教思想对石窟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佛教产生初期到石窟的兴建,大量有思想觉悟的女性开始接触佛教思想。受其影响,女性为从佛教领域获得自身生存的社会地位,继而弘扬佛教,皈依佛门,开窟造像,加速了佛教中国化、世俗化、功利化进程,使佛教石窟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释迦牟尼诞生之前,女性在印度得不到尊重。在古印度,女性是没有社会、政治、宗教等权利的。女性地位和首陀罗地位一样,是最低贱的一类公民,她们无条件地服从男性,违背就是大逆不道。女性被置身于各种无可奈何的生存情势之下,被贬低为“照亮通往地狱的火炬”。在印度种姓制度制约下,女性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在婆罗门教的《法典》中,就明确写道:“女人不但能使愚昧的人坠落,误入歧途,也能使博学的人成为贪欲和嗔恨的奴隶。”在家庭中,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女性,都不能单独从事活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且完全没有自由。在佛教发展过程中,为追求人格的圆满和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女性对社会及其家庭中男性产生影响、传播弘扬佛教思想的实例众多,这里先介绍几位对佛教发展影响巨大的杰出女性。

首先是千古第一比丘尼大爱道夫人。《大爱道比丘尼经》主要记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姨母、千古第一比丘尼大爱道夫人从幼年抚养悉达多长大成人事迹,这是一部叙述比丘尼祖师大爱道出家因缘的经典。③大爱道纾尊降贵,接受“八敬法”的要求,身先表率,带领500位释迦族的女子出家,是比丘尼僧團成立功不可没的第一人。她也是影响佛教文化的第一女性。《大爱道比丘尼经》说,女性修行必须严格遵守八敬法 ,学会自觉、自尊、自重、自爱 ,并如法的依止僧众 ,从差别中完善自身 ,达成人格的圆满 ,实现最终的平等——修炼成佛 。这是八敬对女性修道者最大的意义与作用。比丘尼僧团的建立对女性无疑是一种福音。在这里,王后、公主、贵夫人、寡妇、丧失子女的母亲、孤独的女人、妓女、被遗忘之人,无论种姓和地位怎样,由于皈依了僧团,她们在同一立足之处相遇,享受至高的精神慰藉和安乐,呼吸着生活在边远之乡或皇宫大院之人无法得到的自由空气。许多或许会被遗忘之人,由于皈依了僧团,从而使自己在各方面得以闻名,并且获得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观。这一切不能低估大爱道这些早期杰出女性冲破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性别歧视,从差别中完善自身 ,达成人格的圆满 ,最终实现的男女平等社会地位的行为。我们知道石窟的开凿是有愿求功利目的性的,石窟是表现佛教思想的载体,先有佛教思想而后有石窟开凿,石窟是用于修禅、观想、礼拜、弘扬佛法的。佛教初期,释迦牟尼在佛教思想形成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这位杰出的女性就纾尊降贵,接受“八敬法”,出家为比丘尼。她对佛教思想戒律制度起到影响。同时,女性自身获得社会宗教地位。比丘尼身份,使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使自我价值独立存在于社会,摆脱了附庸地位。由于女性生理的特定条件限制,居住、修心需与男性分隔场所,这是导致女性开凿石窟、兴建寺院的重要因素。

在佛教思想产生初期,女性就已经和石窟形影不离,佛教石窟一出现,女性造像随之出现。佛教石窟始创于佛教发源地印度,最早的佛教石窟是开凿于约公元2世纪初年、位于印度西海岸蒲那城附近的巴雅石窟。其次为开凿于公元175年左右的贝德萨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1世纪初年的卡尔拉石窟,位于奥兰加巴德城西北、约开凿于公元前一二世纪至1世纪的阿旃陀石窟,约建于1世纪的纳西克石窟等。在佛教产生造像时期,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就已经出现女性形象。如印度早期佛教艺术,山奇大窣堵波西门一件表现佛陀“返家”浮雕中,浮雕板顶部的“托胎图”是摩耶妇人在迦毗逻卫城横卧榻上的形象。④新疆临近中亚、印度,佛教大乘、小乘向中国本土传播,首先经过新疆,新疆地区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7窟壁画中,就有建于南北朝末期鞠氏高昌时代的女性供养人造像,身着长袍,头不戴冠,身后一条长绢及地 。

在佛教发展史上,借用佛教影响男性思想的第二位女性是著名女性佛教学者、鸠摩罗什的母亲耆婆。她出生于公元4世纪西域的四大佛教文化中心之一龟兹,父亲和哥哥都先后做过龟兹国王。她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屡次治愈佛弟子之病,曾引导弑父之阿阇世王至佛陀面前忏悔,曾经攻读许多佛教的经论。可是在那个充满偏见的封建社会里,她身为女性,也只能给达官贵族做个显赫夫人。后来嫁给龟兹国师鸠摩炎,在儿子鸠摩罗什7岁时,猛然悟道,并发誓:若不能剃发出家,就不吃不喝。之后,她将儿子培育成举世闻名的佛教学者。罗什母曾对罗什说:“方等深教,应大阐真丹。传之东土,唯尔之力。但于自身无利,其可如何?”罗什说:“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蒙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⑤耆婆不但自己舍弃王宫的荣华富贵,且度子出家,教育儿子成为佛门龙象,为佛教经典的翻译流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401年,十六国后秦时期,由于姚兴推崇佛法,于弘始三年(401)讨伐后凉,将鸠摩罗什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请鸠摩罗什于逍遥园澄玄堂演说佛经。姚兴亲自参与翻译佛经,“罗什持胡本,兴执旧经,以相考校”,“共相提挈,发明幽致”。在姚兴的扶持和影响下,“事佛者十室而九矣”。消息传开,后秦国就有八百多名颇有素养的僧人也来拜鸠摩罗什为师,其中有著名的高僧道生、僧肇、道融、僧睿,号称四大弟子。鸠摩罗什在这八百多弟子的协助下,经过十多年的辛勤努力,用汉文翻译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法华》《维摩》等经书,以及《十二门》《大智度》等经论共74部,384卷,完整系统地介绍了大乘派空宗的唯心主义学说,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译经使佛教造像内容有了依据,开窟使佛教教义得到形象化传播,使修行者有修炼的道场。此后,佛教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弘扬。这是耆婆这位女性慈母通过对家庭男性及社会产生影响,推动了佛教思想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后, 北魏皇室在云冈和龙门等处兴建佛教石窟,在石窟中反映世俗社会皇室贵族的人物事情,女性造像和题记数量众多。云冈第11窟《北魏太和七年邑义信士女造像记》是北魏王室的皇家女性皇后参与造像的史料。女性太后开凿的洛阳龙门石窟中,具有代表的是“皇甫公窟”。该窟是由北魏孝明帝与其母胡灵太后为代表的的胡氏家族与皇甫家族经过多年经营而成的洞窟,洞窟中表现的是“君权神授”的政治内涵。皇甫公窟北壁龛下亦刻供养人行列。最显赫的是宾阳洞门内侧两壁下方浮雕大型供养人(现藏美国波士顿和纽约艺术博物馆)。左为孝文帝及群臣礼佛图,右为文昭太后及妃嫔礼佛图。在古阳洞南壁(正光三年,522)、西山老龙窝(正光五年,524)、西山莲花洞北壁(孝昌元年,525)和西山火烧洞(年代不详)中迄今都还可见到与胡灵太后及其家族有关的题记。⑥北魏正光二年(521),宣武帝元恪的女儿永泰公主,在中岳嵩山“出欲入道为尼”, 弘传佛法。南朝梁武帝时,其女儿明练公主等女性信徒出家为尼。西魏时,有乙弗后在麦积山出家为尼。《中国佛教史》记述了隋文帝受女性比丘尼智仙女尼教化的事例。隋文帝即位后,改变了周武帝毁灭佛法的政策,把佛教作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佛教在此时期也综合了南北体系,形成了新的特色。这与隋文帝出生在般若尼寺受到智仙女尼的抚养和教导有着密切的关系。隋文帝下令改变佛教政策,命令每家出钱营造经像,允许人们出家。隋文帝一生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对当时的佛教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唐代,佛教石窟更是蓬勃发展,奉先寺石窟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是武则天捐出了二万贯脂粉钱修建的造像。现存有《武则天为父母写经发愿文》,这些地位崇高的女性行孝弘扬佛法的举措,⑦自然会形成众多女性上行下效的风气。这也是女性推动佛教石窟寺发展的历史见证。唐代《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荟萃》一文讲述了女性无尽藏比丘尼对六祖慧能成佛的影响。慧能是禅宗之六祖,在禅宗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慧能经常听比丘尼无尽藏读诵《涅盘经》经文,因悟性极高,由无尽藏比丘尼引导成为佛门大德之人。唐代,著名的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大都有女性造像, 其场面宏大,与女性造像相关人物图众多,如张淮深夫妇出行图、榆林窟慕容归盈夫妇出行图等。现保存最完好的西魏第285窟,现存人物画像124身,题记50条,记载了女性供养人造像,其中题名 “比丘尼道容供养之像”“信女阿丑供养”“清信女”“史崇姬”等敦煌女性画像,在唐及其后五代宋久兴不衰。唐朝文成公主嫁到了西藏,把佛教文化也带到了西藏,为西藏佛教的源流播下了重要的种子。藏传佛教密宗认为,进藏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是度母神的化身,分别尊她们为白度母和绿度母,亦是观音之化身,这种思想在密宗传弘范围内的诸石窟女性造像中很有影响。这也是唐朝前后大乘佛教思想兴盛传播的体现。榆林窟也有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壁画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绿度母的形象。这些都反映了女性信徒对佛教的热情追求及对石窟发展作用的相关内容。

综上所述,女性对于佛教的影响深远,她们坚定的佛教信仰使得佛教精神得以传播。同时,对社会的男性,包括皇帝、高僧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对女性本身的意义也十分巨大,它使古代女性从封建思想束缚中得以解放,让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石窟艺术的迅猛发展

二、麦积山女性相关洞窟在石窟发展中的历史价值

北朝是麦积山石窟兴建的一个兴盛时期。北魏时期,尽管太武帝进行了灭佛运动,但文成帝很快恢复佛教地位。《魏书·释老志》记载,沙门统昙曜于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魏书·释老志》提道:“今之僧寺,无处不有。”受佛教迅猛发展影响,麦积山石窟出现空前繁荣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麦积山石窟的兴盛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麦积山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开凿和修缮,现存大小窟龛221个,现存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近1000平方米。⑧现存洞窟有 23个窟龛中保存有女性造像资料。其中,80窟有3身女性供养人造像,76窟共6身女供养人及比丘尼造像,21窟共4身女供养人造像,156窟有1身女性造像,100窟共4身女供养人造像,16窟有女供养人像10身和比丘尼10身,142窟共5身女供养人造像,92窟有5身比丘尼及女供养人造像,93窟有比丘尼女性造像 3 身,131窟有2身女供养人造像,163 窟影塑比丘尼1身、女供养人造像3身,159窟有女供养人造像8身、比丘尼1身(此窟影塑女性供养人造像可见题记:榜题框内墨书“比丘……”“亡母龙欢□供养……”“亡媳三双……”“……供养”“亡媳阿奴供养佛”等),161窟绘女供养人造像2身,126窟现存女供养人造像3身、比丘尼1身,165窟现存女供养人造像2身,26窟女性现存供养人造像2身,27窟现存女性供养人造像2身,110窟女性供养人造像约10身(存有题记,残存造像墨书榜题:“□□□……”“玄宝妻……”“□□妻……”“伏生妻郑旬女供养佛时”“ □□□春花供养佛时”“夏侯妻皇□□……”“乔妻远……养佛□”“ 供养佛时谈妻王胜”“比丘尼……”),120窟共有女供养人造像4 身、比丘尼 2身(存题记,残存2条墨书榜题:“比丘尼法静供……时”“ 比丘尼道□供养佛□”)。 麦积山石窟中,早期北朝洞窟保存相对较多,由于气候多雨潮湿,大多洞窟文字壁画内容脱落无存。现就壁画内容保存较完整的西魏第127窟女性内容对石窟发展的作用进行解析。

从现存石窟及大量的精美彩塑艺术可知,麦积山石窟保存女性造像内容较多。西魏时期,秦州地区已是佛教中心,有大量僧人活动于此,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活动十分兴盛。西魏乙弗后在失宠后,以女尼的身份来到秦州,《北史·后妃列传》记载:西魏大统元年(535),“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宠,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戊在麦积山为尼,召僧设供,令侍婢数十人出家,手为落发,事毕,乃入室,引被自覆而崩,年三十一,鑿麦积崖为龛而葬。……后号寂陵。”乙弗氏出家于麦积山,与其子武都王元戊任秦州剌史有一定关系。作为当地父母官的秦州刺史武都王元戊,在朝廷的安排下,把母后安置在有“秦地林泉之冠”的麦积山石窟。从佛教发展历史过程可以看出,许多古代女性,在生活中自身遭受磨难时,大多依托佛教寺院或石窟作为自身生存的避难所。她们因礼佛,在磨难时身份转变成为比丘尼,从而获得等同于男性而不必依附男性或家庭、并能独立面对社会的生存空间,如寺院或石窟寺等修行场所,从而改变自身附庸可悲的生存命运。早期,女性从佛教思想的庇护中受益匪浅。到后期,在女性现实生活思想的影响下,佛教中国化、世俗化,女性信徒增多,并积极从佛教思想、经典、情感各方面影响男性,从而推动佛教石窟兴盛发展。保存于麦积山的宋代《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瑞应寺再葬佛舍利记》云:“昔西魏大统元年,再修崖阁,重兴寺宇。”西魏文帝废皇后乙弗氏,令其“出家为尼”,“复徙后居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⑨麦积山43窟,据专家考证,为“凿麦积崖为龛而葬”的“寂陵”窟。因西魏文皇后乙弗氏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在麦积山出家为尼,并在大统六年由于政治的需要而被赐死于秦州,后奉敕“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凿麦积崖为龛而葬”。据这一重要的历史记载和一些专家学者考证,麦积山127窟当是乙弗后功德窟,⑩而洞窟主要的主持营建者是乙弗后之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元戊,洞窟内的所有内容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就是对乙弗后之死的深切怀念。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其中孝道思想内容贯穿始终。孝道思想中涉及女性的情感、地位、生存生活与现实相关内容,是推进此窟兴建的主要动力因素。由此可见,女性对佛教石窟营建发展的作用。由于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在麦积山的活动,使麦积山北朝石窟艺术突出表现其中的孝道思想内容,并贯穿整个127窟。

麦积山石窟127窟正壁是涅般经变。这应与功德主乙弗后被赐死有关。洞窟壁画是乙弗后死后由武都王元戊发愿主持营建的,武都王把对母后乙弗后的怀念曲折地通过佛教涅般思想表达出来。壁画中最为精彩的情节是八王争分舍利,是在寓意怀念之情。右壁的西方净土变,是武都王元戊希望母后死后能往生西方净土,永得安乐。壁画中表现天国净土思想的如宫殿、侍从、乐舞、净水池、莲花、树木等各种美好的事物,应有尽有。

127窟维摩诘经变,在“观众生品”壁画中绘有一形象极为飘逸洒脱的天女,位于主要人物维摩诘与文殊的中间,似有特意表达怀念之情,或许这一天女象征乙弗后,是武都王戊再次提高母后地位。

127窟地狱、十恶十善图,是以劝恶行善思想,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乙弗后在生前善良而多行善事。这与大足16 窟孝道“劝恶行善”内容相似。

127窟顶壁绘帝释天。帝释天是三十三天的最高统治者,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壁画中形式是以中国传统的东王公乘龙车来表现,以突出权力的象征意义。但壁画中并不是如莫高窟249窟等一样,同时也画出帝释天妃形象,而是在帝释天的前面画一飞行的女性天人形象。这种画法很有可能就是绘画者要表达的是当今帝王与王后,即文帝与乙弗后。这与乙弗后早已被废帝后称号有关。

127窟萨垂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的绘制,寓意乙弗后的死是一种“舍身饲虎”的精神,也寓意乙弗后将成佛果。

127窟睒子本生,突出表现的是洞窟的实出资者武都王元戊的个人功德,即强调一个“孝”字。在这里武都王元戊以儿子的身份,表达了对母后的孝敬与怀念。

联系到乙弗后之死的社会背景,回过头来再考察127窟壁画内容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综观127窟洞窟壁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在洞窟壁画中有几处突出表现女性的画面,如窟顶帝释天前之天人、维摩诘经变中之天女、七佛中之女尼。这些都是一种以曲折表达的方式,反映对乙弗后本人的怀念,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孝道思想。

麦积山127窟是乙弗后功德窟,主要表现涉及女性内容的孝道思想,此窟的主持营建者是乙弗后之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元戊,洞窟内的所有内容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对乙弗后之死深切怀念,强调 “孝道”。孝道内容贯穿洞窟始终。孝道思想中的女性因素影响,推进了石窟的发展。

三、大足石刻唐宋女性造像所反映的石窟发展的重大变化

从目前众多研究中可知,无论是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第15~17号龛,还是小佛湾第3号窟,都是表现佛教融合儒教孝道思想的内容,可以看出佛教同中国传统儒教思想融合及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过程。《孝顺仪》引宗赜颂文说:“佛以孝为宗,岩前古道路。微尘菩萨子,尽人此门中。 ”密宗“释儒皆宗之,其唯孝道矣。”11宝顶山石窟是大足名僧赵智凤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主持建造、先后经历70余年完成的一座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其中大佛湾是向外界说教宣传的外道场,小佛湾是密教信徒修行、观想、受戒的内道场。四周围分布有13处结界像,有龙头山、佛祖岩等。在大足石刻造像群中,规模较大是北山佛湾共5处,约450龛,宝顶山15处,摩崖60铺,窟2个。其它地区有的3龛,有的10多龛等。大足唐宋石刻中涉及女性造像内容的窟约有29窟,龛约有37个以上。分别是58、240、52、24、51、243、245、281、32、279、168、149、137、252、136、110、1、40、249、279、253、168、176、15、17、18、20、31、122窟。12其中,宝顶大佛湾15号窟(龛)《报父母恩重经变》中的女性造像最为突出,将父母养育儿女的辛苦不易集中为“十恩图”,其左右刻有怀胎守护、临产、受苦、咽苦吐甘、推干就湿、哺乳不尽、洗涤不尽、为造恶业、生子忘忧、究竟怜悯等“十恩”。集中表现了母亲从怀胎到儿女成长为之付出的“十恩德”,也表现了女性寄托佛祖的庇护以求平安的过程。怀胎守护恩中,孕妇端庄,颂曰“母黄如有病,动转亦身难”,表现生育艰辛。“第二临产受苦恩”,图刻产妇立像,有侍女搀扶,还有接生妇女,右边,男巫师手持“令牌”驱邪。颂曰:“……慈亲苦……人眼泪……慈父闻将产,空惶不自持……生都未报……”从这些言辞和造像中,就能感到对生育的恐慌与不安,同时也有她们对神灵、佛祖的祈求保护依赖心态。“咽苦吐甘恩”生动表现了慈母吃苦育儿的生动情景。“推干就湿恩”颂曰“诸佛亦何偏”。从中可见寻求佛祖的庇护慰藉的心情。此窟虽是依佛教《报父母恩重经变》雕刻表现,但是实际表现的是现实女性的多种苦难,借佛教引导子女用孝道修练佛性的儒教孝道思想内容。以孝道思想引发开石窟造像的还有儿子为母亲造像刻经的,例如大足宋代多宝塔刑信道镌造善财参礼龛、題记等。编号为3号、5号、6号、11号、13号、14号、16号、17号、19号、22号、24号、26号、32号、34号、37号、38号、40号、42号、49号、56号、59号、66号、67号。题记为:“砌塔道人刑信道为母亲王氏二娘自备钱镌五十三位善知识愿母亲超生佛地。”男子无论追思亡妻或为女子求福贵,为母亲造功德,这都体现出女性在当时男性心目中的情感地位和家庭生活中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可见孝道思想是女性诱发石窟开凿发展的一个极大动力因素。宝顶大佛湾17号窟龛“吹笛女”,20号窟龛石刻“养鸡女”,北山122号龛《袔利帝母》左壁龛内乳母造像。其中,女性头饰包髻源于巴蜀女性遗风装扮——丝帕缠头。这些都是本土世俗化、现实社会中的女性造像内容,从中可见佛教文化在中国世俗化演变的进程。

在女性的佛教信仰中,民间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来组织经典的,佛教给人们以慰藉,以希望,以精神的指引,人们则赋予佛教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在《报父母恩重经变》中所倡导的某些思想,也折射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下的女性生活状况。大足女性造像题记不少是为亡故的亲人所写的,是孝道思想推动石窟发展的实例。还有北山佛湾137号窟,南山5号窟、4号窟,佛耳岩2号窟。另外类似的还有110号窟,168号窟、51号窟、149号窟、253号窟、峰山寺7号窟、佛耳岩4号窟。如北山佛湾249号,北山佛湾52号“女弟子黎氏奉为亡夫刘□设等。这些都是包含女性的全家共同开窟信佛的实例。

历史上,大足地区观音信仰极为广泛。隋、唐以来,由于大乘佛教思想流行、《观音经》深入流传,大足北山佛湾有观音像窟龛85龛,其中观音造像龛45龛,确实 “是中古代女性造像的大观园”。13《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观音能以各种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帮助世人解救困难,观音有三十二变化身等。大乘佛教主张女性可以成佛,《法华经》上就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她们所证的果位和智慧与男人一样。在中国佛教中,影响最大的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他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有三十二相。大乘佛教中,他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因为他可以根据众生的不同需要而化现各种形象,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在大乘佛教中现女身,说明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的提升。众多女性造像、题记等内容说明,女性信徒是石窟发展的催化剂,是加速佛教中国化、世俗化、功利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大足石刻的女性造像,无论是表现孝道内容,或菩萨、世俗人物,都有众多涉及女性现实生活的内容。从中我们看到佛教在吸收儒教思想内容后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外来佛教文化在大足石刻几乎本土化。大足石窟的佛教艺术文化向着世俗化、儒教化转变发展,其中众多体现孝道思想的女性造像内容对石窟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四、结语

通过对麦积山石窟和大足石刻女性造像、题记内容整理归纳,可以发现,佛教石窟中的女性造像比比皆是,佛教拥有众多女性信徒,女性信徒广泛传播佛教思想并影响男性,推动佛教在中国的扎根发展,使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世俗化。佛教在吸收儒教思想内容后,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麦积山石窟和大足石刻共同的特点是中国儒教“孝道”思想影响下为其母(女性)开功德窟,其中“孝道”思想是石窟开凿的重要动力因素。女性对佛教思想内涵体系的形成、石窟开窟建造及绘画艺术的完善精美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是佛教石窟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

[注 释]

①初世宾、初昉:《麦积崖的开创年代与相关问题》,载《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②刘长久:《由大足石窟研究综论》,《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第三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8页。

③《大爱道比丘尼經》,大正藏律部二四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第9945页中至9955页上。

④[英]约翰·马歇儿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⑤慧皎:《高僧传》,南京金陵刻经处1987年出版发行,第497~554页。

⑥该题记拓片载《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朝卷第4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页。

⑦郑炳林、徐晓丽:《读俄藏敦煌文献12册几件非佛经文献札记》,《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81页。

⑧孙晓峰:《麦积山石窟北朝供养人调查》,载《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第175页。

⑨李延寿:《北史》卷13《列传第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06~507页。

⑩郑炳林、沙武田:《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皇后功德窟试论》,载《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上册),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614页。

11侯冲:《宗赜孝行录及其与大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第四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 313页。

12林梅:《由大足唐宋造像内容谈妇女与宗教的关联》,《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第五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13刘光霞:《大足北山佛湾观音坐式刍议》,《大足石刻研究文集》(第五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