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尔马 自由女神像的故乡

2017-03-31冠海

百科知识 2017年5期
关键词:女神像科尔威尼斯

冠海

如果是第一次到法国,大多数人都想到巴黎看看名扬四海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协和广场等。这些地方固然值得一看,但法国还有很多名城小镇更值得一看,科尔马小镇就是其中之一。

1870年9月,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一役大败法军,接着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省。在被攻占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法国教师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失声痛哭;就在这“最后一课”上,还不明白“战败”意味的孩子们怅然若失。这是法国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描述的场景。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真实的场景就发生在法德边境小镇科尔马。

漫步在科尔马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里的许多居民都会说德语,不少建筑承袭了德国风格,这也使得科尔马有了一个外号——法德“混血儿”:她既展示了拉丁民族浪漫缠绵的情怀,又蕴含着日耳曼民族严谨勤奋的精神;而在浪漫、独特的背后,还隐藏着无数的传奇。

童话仙境

作为一个具有中世纪风格的小镇,科尔马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查理(742~814年)统治时期。此外,科尔马镇看起来宛如童话故事场景的现实写真:整个镇上,建筑色彩斑斓,鹅黄、粉蓝、草绿、艳红的双层“木筋屋”,仿佛调色版般紧挨着清澈的河流,如同大师笔下的油画,观之让人心旷神怡。导游的一句话足以让游人知道科尔马镇是何等漂亮,他說:“明天到科尔马,今晚千万别忘了给相机电池和手机充满电!”科尔马镇还以古色古香的运河闻名于世,运河上搭载游客的小船络绎不绝。

别看科尔马小镇面积不大,却是上莱茵省首府。它位于莱茵河支流伊尔河以西,孚日山以东,地处平原。当地人口连郊区在内只有8万多人。小镇除了风景如画外,还是法国乃至欧洲排得上号的葡萄酒产区,或者说是优质干白葡萄酒销售中心——这种酒叫“阿尔萨斯白葡萄酒”。

由于地处西部孚日山和东部河谷之间,受益于干燥少雨、阳光充足的气候和独特的土质,科尔马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完美的自然条件,由此成为法国最好的白葡萄酒产区之一。

阿尔萨斯地区的葡萄酒多以单一葡萄品种酿制,酒味较为纯粹。与其他产区不同的是,其葡萄酒不是以产地命名,而是以酿酒所用的葡萄品种命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雷司令、琼瑶浆、灰皮诺和白皮诺,均是源于其所用的葡萄品种。在科尔马小镇周边,有大片风光旖旎如田园诗般美丽的葡萄园,有一家家拥有独门酿酒秘方的葡萄酒庄供观光客们细细发掘品味。

美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酿酒工艺以及个性迥异的葡萄树,在科尔马小镇相映成趣。这里还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笔下《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灵感来源之地。

极具个性的科尔马在城市规划设计上也与众不同,它的主街区是由许多不规则形状的广场组成的步行区,广场之间的道路旁穿插着圣马丁教堂、“人头屋”等历史名胜,不用刻意去寻找,走着走着就有一个惊喜等着你。除了千姿百态的人文建筑,科尔马小镇还具有法国独有的浪漫情愫,但它的浪漫不仅仅在于香水、烛光、剧院,更源于河流与鲜花。

“小威尼斯”

一个城市有了河流便有了灵气,科尔马的灵性便来自于这条运河。伊尔河支流酪赫河从科尔马镇内静静淌过,清澈的河水涤荡了浮躁的尘埃,小桥流水,幽幽窄巷,任平底船轻轻驶过,一座座房屋的倒影构成美丽的画面,蜿蜒曲折犹如温柔的缎带。

河道中最精华的部分莫过于“小威尼斯”,它是科尔马最浪漫的区域,到处都是花团锦簇的优美景观,当地人使用类似威尼斯贡多拉的平底船作为交通工具,所以名为“小威尼斯”。

世界各地似乎有太多的“威尼斯”,如阿姆斯特丹叫“北方威尼斯”,汉堡是“北德威尼斯”,安纳西被叫作“阿尔卑斯的威尼斯”……不过,科尔马这个“小威尼斯”算得上是名副其实。它不仅拥有曼妙的河景,河的两岸还摆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鲜花,绝对是科尔马的特色景区。

在这里,每一座横跨酪赫河的小桥,每一个停靠游船的码头,每一户临近河岸的人家,都被装扮得花团锦簇。这也让具有几百年历史的科尔马小镇被装扮出一种活泼鲜亮的“新”。在运河的任何一个位置定格快门,都是一幅绝美的图画。或许这就是法国人的浪漫,总能把新与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衍生出自己的特色来。

运河岸边,游客们悠闲地享受着阳光和美食;河中还有人乘坐小船向河心慢慢摇曳。据说“小威尼斯”是旧时渔人与船夫生活的遗迹,渔夫们在科尔马郊外的湖里捕到鱼后,就运回城里贩卖。

科尔马人似乎对鲜花有一种说不清的偏爱,这种偏爱源于这里一度发达的园艺业。当年有许多鲜花商人利用酪赫河运送鲜花,花船驶过之际,一阵阵花香飘进居民家中,沁人心脾,于是当地居民纷纷购买鲜花,将其摆放在自家阳台上。同时,许多园艺花商在利用这条河运送鲜花时,也常常住在镇上,既然住在这里,就免不了会在露台上放些花花草草。

除了鲜花商人,其他商贩也经常驾着小船行驶在酪赫河上兜售自家商品,其中不乏屠户、鱼商和制革工人。有时候,为了买到新鲜的农产品,小镇居民也会选择坐船去往农贸市场,选购自己偏爱的物品。因为有了这条酪赫河,古色古香的科尔马变得十分热闹,因此人们也赋予了它一个浪漫的别称——“小威尼斯”。

混血小镇

尽管科尔马饱受战火的洗礼,数度易主,但其大部分古迹如今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大街小巷。对于游客来说,科尔马最有看点的古建筑不是一两座,而是整个科尔马镇上保留着的16世纪的建筑——“木筋屋”。这种房屋非常漂亮,是由木材搭建的多面形屋顶,墙身布满横、直、斜相间的木条条纹,五颜六色的鲜花点缀于百叶窗边,配上别致的山形角楼和雕像,宛如童话中的小屋。

这些闻名遐迩的“木筋屋”虽然建于16世纪,如今仍旧作为民居而存在。建造一幢“木筋屋”相当费力,首先要将粗大的树木锯成木条,然后根据建造的房屋的规格搭建成木架,每根木条的衔接不用一颗铁钉,全部采用楔子衔接而成。搭好架子后,将泥土与草茎的混合物填充成墙,最后涂上颜料。正因为房屋的主要材料是木头,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木筋屋”。

从“木筋屋”的外观上看,一根根看似杂乱的木头,支撑起一个多面形屋顶,墙面布满横、竖、斜相间的木条,远远望去,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木筋屋”倾斜歪扭,仿佛风一吹就要坍塌一般;但其实,“木筋屋”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样结实。“木筋屋”在结构上承袭了德国中南部的建筑特色,色彩则富于法国人天马行空式的浪漫,无论是从房屋外形,还是从色彩搭配看,每一幢“木筋屋”都各具特色,但又与周边的建筑风格完美地融为一体。

资料显示,“木筋屋”这种建筑是中世纪欧洲广泛运用的民居风格,在德国最为集中和突出。可是,一个法国小镇怎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德式建筑呢?那是因为科尔马地处法德交界,与德国只有咫尺之遥。

一般来说,地处边境的城镇都兼有两国风情,多是因为边境贸易文化的交流融合所致,科尔马的“混血”却是伴随着战争的伤痛而形成的。

历史上,科尔马曾是不同国家纷争的领地,17世纪以前,它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来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其统治30年后割让给法国。普法战争后,科尔马被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科尔马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二战结束,科尔马再次被法国夺回……

细细算来,在动荡的20世纪,科尔马变换了17次统治者,最终才归属于法国。也许正是因为历史上的属权交错而产生的多次文化融合,才造就了今天科尔马与众不同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科尔马小镇多美女。有人说,这是德法混血的后代。因为历史上的科尔马小镇一会儿属于法国,一会儿属于德国,所以也被称作混血小镇。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饱受战火的洗礼,数度易主;但科尔马的大部分古迹直至今天依然完好地矗立在大街小巷。据说在二战初期,德军攻入科尔马后,准备将这里摧毁;但眼前的古迹熠熠生辉,令德军士兵望而却步,不由得放下武器,小镇的建筑才得以幸免于难。

古朴建筑

除了众多的“木筋屋”外,科尔马还有一些独特的建筑令人称奇。漫不经心地行走在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鹅卵石小路上,随时都能和这些光怪陆离的建筑不期而遇。

在老城区,最有价值的建筑就是菩提树下博物馆,这座建于13世纪的古老房屋庄重优雅,古朴动人,博物館内的54座拱门型回廊更是富有幽深韵味,它是阿尔萨斯地区保存得最好的哥特式建筑之一。馆内展出中世纪末及文艺复兴时期以莱茵河一带为主题的重要雕塑及画作,其中一幅由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绘于1515年的画作《伊森海恩祭坛》是镇馆之宝。格吕内瓦尔德是与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同时代的画家。一些专家认为,其中的《圣塞巴斯蒂安》这幅画是格吕内瓦尔德的自画像。

老城的人头街19号是一栋建于1609年初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即名称极为特殊的“人头屋”,这是老城区最著名的两栋房子之一,另一座叫作普菲斯特屋。该建筑以其正面的105颗人面头像雕刻而闻名,头像表情各异,生动有趣。每一个头像的身份、发型、表情迥异,其中有滑稽可笑的小丑、头发微卷的牧师、满脸胡子的商人、气宇轩昂的大臣,它们都呈土灰色,和墙体颜色融为一体。这些头像栩栩如生,其原型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鲜活人物。据介绍,“人头屋”曾是科尔马当地领导人办公的场所,被称为泰勒官邸。如今,“人头屋”的一楼已成为餐厅,楼上则成了酒店。

科尔马的圣马丁大教堂建于1234~1365年,是阿尔萨斯地区最重要的哥特式建筑,位于科尔马老城中心。这座大教堂朴素典雅,庄严肃穆,建于1572年的铜质尖顶是蒙古式的。教堂内充满14~15世纪的彩绘玻璃,其中有15世纪艺术家马丁·松高尔的名作。堂内的《玫瑰花篱的圣母》画被喻为中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圣母画像之一。

紧挨着圣马丁大教堂的是普菲斯特屋。这座建于1537年的老房子就是科尔马另外一幢最著名的建筑,它也是一座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建筑,以八角形炮塔、哥特式窗户和凸肚窗声名远扬。其中的“天鹅屋”将晚期哥特风格和美丽的沙岩凸肚窗完美地结合成弓形。

自由女神像

如果说科尔马的“木筋屋”是“引进来”的,那么位于环形路口的自由女神像则象征着“走出去”。

人们只知道自由女神像是美利坚的标志;但鲜有人知道,科尔马才是自由女神的故乡。自由女神像的制作者是诞生于科尔马的雕塑家巴托尔迪。

据说,他所塑造的自由女神像原型是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当时,为庆祝美国独立 100周年,法国政府准备赠送美国一份大礼。巴托尔迪接到任务后,决定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就在为塑像的形象而绞尽脑汁之际,巴托尔迪在一次婚礼上与一位姑娘邂逅。这位名叫让娜的姑娘美丽温柔,端庄大方,让巴托尔迪眼前一亮,认定她很符合自由女神像的形象,便邀请她为自由女神像做模特,让娜欣然答应。在创作过程中,二人擦出了爱的火花,最终结为夫妻。

巴托尔迪于1884年5月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制作。整个铜像被分成350块,用了214个包装箱才运到美国。如今象征着自由、反抗暴政的自由女神像雄伟地屹立于美国纽约市的自由岛上,而它的原型——科尔马的自由女神像,则矗立在这座混血小镇上。

小镇上的巴托尔迪故居目前已被辟为巴托尔迪博物馆,向游人展示雕塑家的家庭情况以及自由女神像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资料。在科尔马的大小广场上,人们也常常可以见到巴托尔迪的雕塑作品。

白天的科尔马小镇人流熙攘,在夜晚的灯光下,科尔马又向游人展示了静谧迷人的另一面。这个小镇是全法第一个采用统一操控灯光的小镇。幕色四合之时,采用900台电脑控制的光源会照亮整个小镇,科尔马因此被授予“法兰西道路艺术学院特别奖”。灯光每周五和周六开放,全年不间断,为游人提供了另外一种了解小镇的视角和可能。

【责任编辑】赵 菲

猜你喜欢

女神像科尔威尼斯
寻常威尼斯(节选)
威尼斯
科尔摩根伺服在数控钻铆机床中的应用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地下铁道》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Facts About the Statue of Libertv自由女神像趣闻
科尔:“走出去”带动纺织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