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野下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的变革与重构
2017-03-30刘奇
刘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400065)
场域理论视野下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的变革与重构
刘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游与服务管理系,重庆40006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新媒体迅猛崛起,并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形成了校园微传播圈子系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域产生深刻影响。表现为主体资本多元,从文化资本向双元资本转变;要素位置移动,从阶梯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对象惯习变革,从功能需求向价值需求转变;关系结构调整,从直线互动向交互传播转变;生态环境变迁,从区域环境向网络环境转变。对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进行重构,应调整资本结构、重塑主体位置、尊重教育惯习、加强关系互动、适应生态环境等,进而创新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场域理论;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变革与重构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用户数量快速增长。据CNNIC发布的第38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 656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1]。在此背景下,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用户的应用备受瞩目,并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新媒体,作为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迅猛崛起,并与传统媒体并存与融合,形成了输出终端多样、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信息交流越加开放等新媒体环境特点[2],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
1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的场域属性
以微媒体构建的校园微信息传播系统已成为大学生的“信息集散地”“人际交往圈”“校园舆论场”,构建出一个基于微媒体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我们称之为校园“微”传播圈。目前基于校园微传播圈的思政研究还处于宏观政策或微观对策研究状态,而基于场域理论,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中观研究还存在不足。因此,以场域理论为视角,从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资本、位置、惯习、关系、环境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研究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特征,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重构提出建议和解决的对策很有必要。
1.1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场域是一个客观的关系网络
场域是社会心理学概念,布迪厄指出,“从分析的角度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3]。校园微传播圈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域是指基于微媒体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对象等各关联要素通过相互作用等矛盾运动形成的客观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独立于行动者的意志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惯习有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场域内通过场域的逻辑牵引,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的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规则、教育条件等要素纳入工作视野,并通过场域运行的规律调控与支配思想政治工作关联要素在场域内的位置及使命。
1.2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场域是文化资本的较量场所
场域是斗争和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有意义。场域中的斗争和争夺依赖行动者所掌握的“力”,场域中的“力”,布迪厄用“资本”进行描述,他指出,“在场域中活跃的力量是那些用来定义各种‘资本’的东西”[4]。资本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它的所有者能够在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和影响,从而被视为真实的力量。布迪厄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教育乃生产、传播、传承文化资本之所”[5],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先进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功能,因此,在微媒体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中,文化资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场域内大多数的斗争和争夺都围绕着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关文化要素的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以及文化服务等活动。
1.3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场域是以资本和权力为主线
场域的斗争和争夺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争取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夺更多的资本,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而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在微媒体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子系统中,教育者因其所拥有的优势文化资源和要素,取得了主导地位并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特殊性质,统治阶级的权力资本是场域运行的力量之一,一方面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场域中具有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是多种“力量”的交汇地,各种不同的文化要素资本在场域中斗争。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现实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与主导的先进文化资本产生矛盾和对抗。
2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的场域变革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形成的校园微传播圈迅速发展,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互动、娱乐体验的重要渠道。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场域相比,具有传播主体个性化和平民化、传播方式立体化和交互化,传播内容去中心化和碎片化[6],传播速度的即时共享性[7]等特征,并形成了“微内容”“微动作”“微媒介”“微受众”的新型机制[8],深刻变革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2.1 主体资本多元——文化资本向双元资本转变
权力场域的主要特征在于内在的行动者和机构共同拥有足以使自己占据支配位置的特殊资本[9],而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资本并不是经济学范畴的资本,而是一种积累的劳动。资本的作用主要在于确定场域的类型,不同形式的资本,构成不同形式的场域[10]。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资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供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的一切资本,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技术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主体资本主要以文化资本为主,文化的生产、传播、内化等活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类型。在校园微传播圈时代,在文化资本发挥核心作用的同时,技术等资本的作用也开始凸显,逐渐向资本双元化结构转型,形成了如下特征:一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变革,为碎片化内容的生产提供了可能,形成了内容长尾;二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三是技术的进步,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使碎片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产生了精准学习、私人订制等模式。
2.2要素位置移动——阶梯结构向扁平结构转变
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内各要素依托资本实力不同,占据不同的位置,进而形成不同的场域结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结构类型是金字塔型的阶梯结构,教师占据信息、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校园微传播时代,传统的金字塔型阶梯结构模式开始向扁平化结构模式转变,形成了如下特征:一是教育主体的权威逐渐消解,教育主体受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信息传播的主动权逐渐削弱;二是教育对象地位的上升,随着教育对象应用移动互联网等能力的提升,在技术资本的驱动下,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变得极为多样与方便,提升了教育对象的实力;三是教育对象与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变传统的沟通方式为新时期的随时随地、实时在线沟通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的便捷性,拉近了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距离,并且为教育对象进行反馈提供渠道和平台方式创造了条件。
2.3 对象惯习变革——功能需求向价值需求转变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行动是一种“实践感”的产物,他是一种同时具有“建构的结构”和“结构的建构”双重性质和功能的“持续的和可转换的秉性系统”[11]。惯习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基础上,由于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的教育心态或学习心态、偏好的不同,导致的教育习惯的变化,而这种习惯的变化,正是促进场域结构变革的动力源泉和内生力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对象惯习主要是知识或信息的获取,进而满足自身功能性的需求。在校园微传播时代,随着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信息或知识等短缺时代的功能性需求逐渐得到满足,教育对象的惯习开始向价值需求转变,形成了如下特征:一是体验型惯习需求开始出现,教育对象在教育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知识的传授和理解,更需要获得与众不同的学习体验;二是碎片化的学习惯习成为主要形式,教育对象希望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时性,可以随时、随地与教育主体进行交流和引导,进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2.4 关系结构调整——直线互动向交互传播转变
从场域和惯习的观点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牵涉社会的诸多方面,无论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还是从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建设方面都具有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12]。场域内各要素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竞合,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结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结构,占主体地位的主要是教育主体,教育主体通过思想的传播和引导,联接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线性的关系结构。校园微传播时代,传统的直线互动的线性关系结构开始向交互传播结构转变。教育对象在受教育主体影响的基础上,教育主体之间、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与周边环境等发生交互关系,形成了交互传播的关系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间的互动性增强,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互动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二是教育对象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性增强,获取信息和知识等更便捷,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削弱了教育主体的教育效果;三是教育对象间的互动性增强,交叉影响加大;四是教育对象自身的内在传播能力增强,随着教育对象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对知识的反省和感悟等能力增强。
2.5 生态环境变迁——区域环境向网络环境转变
根据布迪厄场域理论,场域环境是指教育对象所处的客观存在的外在环境,如自然、社会等环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主要是指教育对象所处的课堂环境或校园周边区域环境等,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区域性。校园微传播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范围逐渐扩大,变传统的区域环境为新时期的网络环境,环境范围更广、更复杂,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更大。一是网络环境的信息或知识接受更便捷,各种多元化的思想对受教育者的冲击更大,受教育者容易迷失自我;二是网络环境下,圈子文化或群落文化更明显,传统的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效果不再明显,需要传播适应圈子或群落的文化或知识;三是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效应更加明显,沉默的声音更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更难以测量。
3 校园微传播圈思政教育的场域重构
随着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作为高校重要沟通渠道和平台的校园微传播圈迅猛发展,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和变革,逐渐形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生态场域和环境。在此背景下,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场域理论,为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文化浸润形式化、资源配置离散化、边界设置模糊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考察平台及逻辑路径,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运行机制及动力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3];有利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调整资本结构、重塑主体位置、尊重教育惯习、加强关系互动、进而适应新的生态环境等。
3.1 依托大数据技术,实施精准引导
校园微传播时代,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调整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本结构,在保障文化资本核心地位的基础上,注重以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资本的应用,实现资本的多元和重组。一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形成可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品,提升文化资本的竞争力;二是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和应用,准确探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偏好和需求,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营销和私人订制。
3.2 构建扁平化机制,变革场域结构
校园微传播时代,受资本结构多元化调整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内主体和对象间的位置不断移动,变传统的金字塔型的场域结构为扁平化的场域结构。一是注重教育对象的需求,尊重教育对象的惯习,提升教育对象的地位,为教育对象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反馈意见等提供渠道和平台;二是引进多元化的教育主体,构建校内校外、网上网下、教师学生等相结合的教育引导主体队伍,实施强强联合,占据教育制高点;三是积极构建主体与对象间的交流、对话等互动机制,变革教育方式和方法,拉近主体与对象的距离。
3.3 尊重微传播惯习,提升对象粘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逐渐养成了碎片化学习的习惯和偏好,提升了学习的灵活度、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园微传播时代重构校园微传播圈思想政治教育场域,要尊重学生的碎片化学习惯习。一是拆分知识点,聚焦社会热点和关注点,构建碎片化的内容体系;二是录制微视频,依托校园微传播圈,搭建主体与对象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和平台,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三是尊重学生碎片化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
3.4 加强关系互动性,提升交互影响
校园微传播时代,要加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间的交流互动,变革关系联接机制,实现单一联接机制向多元交互联接机制转变,进而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一是加强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抱团发展,提升竞争力;二是加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间的交流互动,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三是加强教育主体与场域环境的互动,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强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间的交流互动,实现交互影响和传播;五是加强教育对象与场域环境的交流互动,实现环境育人。
3.5 实施碎片化传播,构建差异场域
校园微传播时代,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环境,要实施碎片化的传播,构建差异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变革的有效互动和对接,进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针对需求层次不同,构建差异化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和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链与学生需求发展链的有效整合,形成价值链的有效对接;二是针对社会环境的变革,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定位和特色,实现差异化的引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 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2016-08-21. 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2016-10-01.
[2]詹建英.新媒介环境下学校精神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探究[J].知识经济,2014(24):173-174.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134.
[4]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46-150.
[5]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78-91.
[6]张晓丹.中国的微媒体浪潮和当前思想工作引导关系研究[J].中国报业,2012(16):58-59.
[7]郑瑜辉,陈林婕.试论微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12):59-60.
[8]薛芙蓉.“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J].今传媒,2012(1):89-91.
[9]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何祥林,张振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基于场域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4(8):87-89.
[1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2]王晓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分析——基于布尔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3):131-134.
[13]赵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场域建构的原则与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3(5):63-66.
责任编辑周斯韵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ampus Micro Communication Circl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Theory
LIU Qi
(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Service Management,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ongqing,400065,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the new media of“two micro one end”represented as the micro-blog,wechat and the client has gained rapid growth and penetrated into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forming a circle of campus micro propagation system and having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y field.It performs as the main body of capital pluralism transformed from cultural capital to dual capital;elements of mobile location changed from ladder structure to flat structure;object habitus changed from function demand to value demand;the relationship of structural adjusted from linear interaction to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d from the region to the network.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cro spreading circ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eld in campus,we should adjust the capital structure,reshape the main body position,respect the education habitus,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of relationships and adap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 as to create a new model for micro spreading circ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ampus as well as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eld theory,campus micro communication circl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G641
A
1674-5787(2017)01-0058-05
10.13887/j.cnki.jccee.2017(1).15
2016-12-21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校园 ‘微’传播圈新常态下大学生沟通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项目编号:15SKG2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刘奇(1979—),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