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国人的宗教
2017-03-30
古诗词,中国人的宗教
在古代,想成为乘龙快婿、蒙破格礼遇,或全靠写一手好诗词。可见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和超强魅力。拥有3000年强大生命力的古诗词,不仅对民族国家有着双重教化价值,还代替了宗教任务,让人从中寻获灵感与活跃的情愫。
杜甫的诗大多流露出对贫苦被压迫者的悲悯、慈爱、同情,传播一种非战思想
“永远是一条打不死的神蛇”
中国传统诗词,向来被看作六艺之首,从《诗经》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博大精深、意境美妙、言简意赅、神韵幽远,无不讲求炼字炼句炼意炼象之功。在许多诗词中,换一个字会境界全无,改一个词,则面目全非。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及其独特之处。
因此,每一个以汉语为母语为基础的中国人,则必须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掌握这种传统文化。这也正是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的真正含意所在。
3000多年,中国传统诗词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所带给人们的一种特殊美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其平仄交织,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便于吟诵;其典雅质朴,内容精巧,和谐蕴籍,独具风韵;其结构之严谨,语言之凝练,韵律之和美,造象之奇特,举世瞩目。这些,无一不深刻、持久地感染和充实着我们,难怪连美国文学家庞德都对我国的传统诗词极为佩服,他认为音节只有七个的“中国诗的短小、精确和集中是无与伦比的”。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伟大民族。因此,历朝历代诗人词家笔下的那些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名篇佳句,不仅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而且也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和精神财富。
此外,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和时间考验的中华诗词的诗教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中国的传统诗词,正如新加坡诗人潘受所说:“永远是一条打不死的神蛇”。
成为血液里的基因,代替宗教任务
不管怎么说,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使其已成为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所以中国文人,人人都是诗人,或为假充诗人,而文人文集的十分之五都包含诗。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代以来,即常以诗为主要考试科目之一。甚至做父母的欲将其多才爱女许配与人,或女儿本人的意志,常想挑选一位能写一手好诗的乘龙快婿。而阶下囚常能重获自由,或蒙破格礼遇,也可能是因为他有能力写二三首诗呈给当权者。
中国诗词的魅力还体现在它代替了宗教的任务,因宗教的意义在于人类性灵的发抒,在于宇宙的微妙与美的感觉,在于对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
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活跃的情愫。中国人在宗教里头未曾寻获此灵感或活跃的情愫,宗教对于他们不过是装饰点缀物,用以遮盖人生之里面者,大体上与疾病死亡发生密切关系而已。可是中国人却在诗里寻获了这灵感与活跃的情愫。
诗词又曾教导中国人以一种人生观,这人生观经由俗谚和诗卷的影响力,已深深渗透一般社会而给予人们一种慈悲的意识,一种丰富的爱好自然和艺术家风度的忍受人生。经由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之感,常能治疗一些心灵上的创痕。有时诗引动了浪漫主义的情绪,而给予人们终日劳苦无味的世界以一种宽慰;有时诗迎合着悲愁、消极、抑制的情感,用反映忧郁的艺术手腕以澄清心境。
总之,诗词教导中国人一种泛神论与自然相融合:春则清醒而怡悦,夏则小睡而听蝉声喈喈,秋则睹落叶而兴悲,冬则踏雪寻诗。在这样的意境中,诗词完全称的上是中国人的宗教。
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教化价值
此外,之所以说中华诗词是中国人的宗教,还体现在诗词本身展现的对民族国家的双重教化价值。
中国诗词大致可分两类:其一为豪放诗,即为浪漫的、放纵的,无忧无虑,放任于情感的生活,对社会的束缚呐喊出反抗的呼声,宣扬博爱自然的精神的诗;其二为文学诗,即为遵守艺术条件,慈祥退让,忧郁而不怨,教导人以知足爱群,悲悯那些贫苦被压迫的阶级,传播一种非战思想的诗。
第一类豪放诗人,莫如以李白为代表,他的性格,杜甫有一首诗写着:“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是中国浪漫诗坛的盟主,他的酣歌纵酒,他的无心仕官,他的与月为伴,他的酷爱山水和他的不可一世的气概,无一处不表现其为典型的浪漫人物。
中国人具有特殊爱好自然的性情,赋予诗以继续不断的生命。这种情绪充溢于心灵而流露于文学。他教导中国人爱悦花鸟,此种情绪比其他民族的一般民众都来得普遍流行。崇拜田园生活的心理,也渲染着中国整个文化,至今官僚者讲到“归田”生活,颇有表示最风雅、最美悦、最熟悉世故生活志趣之意。
第二类诗人,莫如以杜甫为代表,用他的悄静宽拓的性情,他的谨饬,他的对于贫苦被压迫者的悲悯、慈爱、同情和他的随时随地厌战思想的流露,完成其完全不同于浪漫诗人的另一典型。
中国也还有诗人像杜甫、白居易之类,他们用艺术的美描绘出人们的忧郁,在我们的血液中植入一种人类同情的意识。
杜甫生于大混乱的时代,充满着政治的荒败景象,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他们的诗则可以以一种非战思想来安抚人们的心灵。
(《新民周刊》2017年07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4.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