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县东路庐剧的起源与发展
2017-03-30徐旻
徐旻
摘要:庐剧与黄梅戏、徽剧并称为安徽三大地方剧种,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庐剧旧称“倒七戏”,江苏南京一带称庐剧为“和州戏”或“江北戏”。据考证,庐剧起源于大别山地区,清末以来,广泛流行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最初从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庐剧讲究“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唱腔要有“小嗓子”,俗称“尾音”,就是用假声演唱的拖腔,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使欢快的唱腔更欢快,而凄婉的更见凄婉。这一唱腔特点来源于皖中南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谣—“门歌”,这也是庐剧的基本雏形。安徽庐剧在流传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三个流派:西路,以六安为中心的硬派,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野特色;中路,以合肥为中心的土派,音乐朴实无华,乡土气息浓厚;东路,以芜湖为中心的柔派,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具有水乡特色。
关键词:庐剧;庐剧起源;庐剧发展
和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庐剧作为文化中的一脉,其发展的经络里纵横交错着一个个民间坐标。和县庐剧属东路柔派。其发展过程中,受本地秧歌小调和临近的江浙沪戏曲风格影响,曲调唱腔,仰息之间多了不少轻盈柔媚。唱腔有主调和花腔两类。主调长于叙事、抒情,花腔大多为民歌小调,一般曲式固定,可反复演唱。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等。“二凉”用以表达心情愉悦之感,“寒腔”用以表达悲惨凄凉之情,“快寒腔”用以表达愤怒仇恨的心绪,“三七”用以表达欢欣鼓舞的情感。行当专用的唱腔有老生调、小生调、丑调、花旦调等。锣鼓过门,板式丰富,落板常有帮腔,满台齐唱,称为“吆台”。
解放后,文艺开始复兴,和县民间出现了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些业余剧团。点一盏汽灯,两三个乐工,小锣,鼓,二胡,好点的配上扬琴,砖头支起的一排排座位,观众上座,好戏便开台了。受水平局限一般没有固定台词,以一段故事为基础,套词自编,就是所谓的“水词”。这些民间班社一直被人们称为“草台班子”,虽然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但依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九五五年,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县文化科整合民间班社力量,组建“和县庐剧团”。经过三年的努力,五八年后,庐剧团拥有了专业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灯光,整团演职员达七十多人,能够独立地排演大型古装戏和现代戏。自此,庐剧在和县这块肥沃而秀丽的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一九六四年后,大演革命现代剧浪潮席卷全国,古装戏全面禁演。和县庐剧团一改传统庐剧以悲切为主的曲调,大胆吸收京剧元素,全面革新唱腔,创作了《春满伙房》、《山村新风》、《牛栏春暖》、《差在哪里》等一批反映当时火热生活的现代庐剧,参加省文艺调演,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至此,和县庐剧无论从唱腔和表现手法上,都有了长足的突破,也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古装戏随即解禁。八十年代和县庐剧团排演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戏《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济公传》等几十出大型古装戏,走遍了大江南北,受到了广大庐剧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和县庐剧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
庐剧曾经和黄梅戏一起,各据安徽戏剧的半壁江山,当时,庐剧的代表人物是丁玉兰,黄梅戏的代表人物是严凤英,两种戏剧在民间都是流传甚广,深得老百姓喜爱。而东路庐剧,却由一位领军人物撑了起来,那就是被民间誉为庐剧皇后的武道芳。武道芳从小醉心于表演,1957年,因其禀赋优异,进入县庐剧团工青衣花旦。在剧团的系统学习和前辈艺人的指导下,武道芳得到长足的进步,通过个人的不断努力,扮演了很多经典的形象而成为剧团的台柱子。她将传统的庐剧唱腔和民歌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氏”唱腔。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道芳以其独特的唱腔,迷倒了无数的庐剧迷,在民间创造了庐剧的神话,老百姓口中说到庐剧,一定是武道芳;剧团们要想在一个地方打响名号,一定要请到武道芳来加盟演出。小剧团演员们便学习武道芳的唱腔,每每开戏前,班主要是冲着演员伸开五指,就是表示,要唱“武氏”唱腔了。由武道芳改编和主演的剧目如《麻风女》《秦香莲》《皮氏女三告》等等,已经成为了庐剧的经典剧目。其录制的庐剧磁带、影碟更是远销海内外。1988年武道芳被推举为安徽民间表演艺术家协会主席。退休后积极创办武道芳艺术团,为了热爱的东路庐剧艺术,依然活跃在乡村舞台上,真可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近年来,随着和县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戏剧,加大投入力度。2010年和县庐剧团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為专业演艺公司,解除了原有体制束缚的庐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庐剧精品传统剧目和优秀现代剧目,演出水平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11年,和县东路庐剧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道芳、方继兰、王雪丽、武燕等一批老、中、青年演员先后入选东路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将庐剧团和武道芳艺术团作为和县东路庐剧的传习和展演基地,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了东路庐剧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先后投入六十多万元,为庐剧团、武道芳艺术团分别配备了专业演出车,通过“广场文艺”、“送戏下乡”、“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不断将庐剧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带给群众,每场演出都被热情观众围个里三层外三层。这证明,庐剧的艺术魅力,依然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