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渊冲:活到老 译到老 狂到老

2017-03-30江胜信

晚晴 2017年3期
关键词:陈纳德飞虎飞虎队

江胜信

CCTV朗读者首播之后,许渊冲老先生朗诵的那一段,很多观众看得热泪盈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他那如少年般对事业、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是如何令人动容的呢?

书销中外六十本 诗译英法惟一人

许渊冲对自己的翻译颇为自信,名片上曾经印有“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这样的诗句。如今,他的译著累计已达160种,不知他会不会更新自我推介?有人批评他“王婆卖瓜”,他笑着说:“那也要看卖的瓜甜不甜!”

许渊冲家窗前挂着一幅红底黑字的对联,写着“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是家中雅联中最大的一幅,反映了主人率真而砥砺不休的个性。许渊冲讲话也是中气十足,咬字清楚,眼睛注视着你,像指挥家一样比划出一个个华彩有力的手势——这哪里像96岁高龄的耄耋长者?在西南联大时,他就有“许大炮”的绰号,如今倏忽七十多载,他的“大炮”依旧喷射着热情的火焰和智慧的光芒。

加入飞虎,翻译立功

谈到自己是怎么给飞虎队做翻译的,以及如何获得飞虎勋章,老先生依然十分激动,指着老照片,口若悬河,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抗日救亡“十万学生十万军”的热血岁月。他回忆道:

我在西南联大四年级的时候,飞虎队来了。那时不叫飞虎队,叫美国志愿航空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1941年7月4日,陈纳德带AVG来,帮助中国打日本。陈纳德在美国是上尉退役,他到中国来,提升到上校,有81架飞机,在昆明组成了一个大队,他是大队长。但是没有翻译,就公开招考,只招了30多个,不够。81架飞机,每架一个翻译都不够。

……

我们班是1941年10月参加的,当时都是四年级。全国各大学,如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一共出了70多人,联大占了一半。不能都给飞虎队,陆军也要。后来我被分到机要秘书室的情报科,设在昆明巫家坝机场。当时,机要秘书是林文奎少校。

陈纳德有两个情报来源:中国情报,由云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滇军将领龙云提供;美国情报,有的来自美国,陈纳德也派人到越南、缅甸搞情报,由专人翻译。

机要秘书室有四个翻译。我的工作有两项:一是把中国方面的情报翻译成英文,交给陈纳德。二是把陈纳德给中国的汇报翻译成中文,然后直接送给蒋介石和宋美龄。

1942年7月4日,美国援华志愿队(飞虎队)解散,重组为美国空军中国特遣队(China Air Force Task,简称CAFT)。许渊冲结束了在飞虎队做翻译的戎马生活,顺利毕业。后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法语,练就了中、英、法互译的绝活。因为工作勤勉,翻译得又快又准确,他榮获了一枚银质飞虎勋章。

年逾九旬挑战莎翁全集

讲起自己热爱的翻译事业时依旧充满热情,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100岁前翻译完莎士比亚所有作品。

莎士比亚可不是那么容易译完的。莎翁一生创作了40部作品。 凭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一块让人望而生畏的硬骨头,如何做到像原著一样含蓄又传情达意,这对译者功力也是极大考验。今天,许渊冲——这位九旬老人,怎敢放此豪言?

许渊冲自有他的路数——化整为零,只看脚下。“我不去管它到底有多少部,我就一部接一部译,一直译下去。”而每一部,他又化解为每一页、每一句。一天至少译出1000字,否则不睡觉。

如此聚沙成塔,就有了让人吃惊的成果。去年4月12日,在45届伦敦书展开幕式上,许渊冲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六种》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海豚出版社共同推出。该丛书包括四大悲剧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柳芭》。

先生说: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记忆。

这就是许渊冲,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老人,一位真诚的朗读者,亦是一代翻译大家。

猜你喜欢

陈纳德飞虎飞虎队
国华印电DEH系统伺服阀故障处理与分析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谁愿意去完成这个必死的任务?
美国最后一位“飞虎队”成员去世
飞虎
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题(四)
陈香梅:阳光西落时,影子飘落何处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一千个春天
飞虎40年
名不虚传“飞虎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