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载荷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方法
2017-03-30李唐
摘要: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使用较早、应用广泛的原位测试,主要用来测定承压板下一定范围内岩土体的承载力及变形特性,并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极限填土高度等。文章对平板载荷试验的相关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平板载荷试验;原位测试;承载力;变形特性;技术要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4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3-0122-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7.03.054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使用较早、应用广泛的原位测试,主要用来测定承压板下一定范围内岩土体的承载力及变形特性。常规的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地表浅层地基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层,多用于各类填土和含碎石土类。试验通过模拟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作用于地基的形式,在一定尺寸的刚性承压板上,分级施加竖向静荷载,并观测承压板的沉降量。试验能直观地反映出各级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土随压力变化而沉降变形的情况,并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土的变形模量、估算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极限填土高度等。下面就平板载荷试验的相关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结果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1 技术要求
1.1 试点要求
载荷试验点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单位工程试验点数不少于3点,当场地内岩土体变化复杂时,可增加试验点。试验通常在试坑中进行,试压面应位于基础底面标高处,试坑直径或宽度不小于承压板直径(d)或宽度(b)的3倍。试压面应尽量避免扰动,并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可在坑底预留20~30cm厚的原状土层,试验前再挖去。
1.2 试验设备
1.2.1 承压板。承压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在试验中变形要小。板一般为特制加筋厚钢板,宜采用圆形,以符合轴对称的弹性理论。板的尺寸应根据岩土体性状合理选择,一般不小于0.25m2;对于不均匀土层和软土不小于0.5m2;对于含碎石土,承压板宽度或直径应为最大碎石直径的10~20倍。
1.2.2 加荷系统。加荷系统包括加荷装置和反力装置。加荷装置一般为千斤顶;反力通过相应的载荷平台提供,常用的有堆载、地锚等反力装置。要求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小于试验最大荷载的1.2倍,一般应根据试验要求和现场条件,合理选择。
1.2.3 观测仪表。观测仪表主要是对荷载大小和沉降量进行观测。荷载通过力值传感器测量,其精度不应低于最大荷载的±1%;承压板的沉降可采用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其精度不应低于±0.01mm。
1.3 设备安装
1.3.1 承压板放置。首先要把拟试压表面处理平整,尽量避免扰动。并尽快在试压面铺设厚度不超过20mm的粗砂或中砂垫层找平,再放上承压板,以保证承压板与试压面平整均匀接触。
1.3.2 加荷系统安装。准备好反力装置后,在承压板中心处依次安装千斤顶、荷载传感器、传力柱等,应保证各接触面平整,受力方向垂直于板中心。
1.3.3 观测仪表安装。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要安装牢固,其固定位置应不受变形影响,并按承压板的几何形状对称放置。在方便观测的地方可用百分表测读,在不便观测和风险较大的情况下,可安装位移传感器远距离测读。
2 试验方法
2.1 加荷方式
通过加荷系统,将千斤顶施加的荷载传递至承压板,对地基施加竖向静压力,加荷等级宜取10~12级,并不少于8级。根据加荷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慢速法、快速法和等沉降速率法三种:
2.1.1 慢速法。其每级加荷量按预估极限荷载的1/8~1/12或为临塑荷载的1/4~1/5施加。每级加荷后,先按3个10min、2个15min的间隔测读沉降量,以后每30min测读一次,直到在连续2h时内每1h的沉降量不超过0.1mm或连续1h内每30min沉降量不超过0.05mm,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2.1.2 快速法。即分级加荷沉降非稳定法,其加荷方式与慢速法一致,但沉降观测时间不同。每级加荷后按间隔15min观测沉降量,维持荷载2h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2.1.3 等沉降速率法。是在每一级荷载作用下,以一定的沉降速率作为加荷条件,直到试验结束。
常规载荷试验采用慢速法;有地区经验时,可采用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以加快试验周期,但其结果只反映不排水条件的变形特性,不反映排水条件的固结变形特性。
2.2 试验终止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认为已达破坏阶段,可终止试验:
2.2.1 板周围出现隆起或破坏性裂缝。
2.2.2 沉降量急剧增大,本级沉降量超过前级沉降量5倍。
2.2.3 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24h内沉降速率几乎不变或加速发展。
2.2.4 相对沉降量(s/d)超过0.06。有时还表现为荷载加不上去,或加上去后很快降下来。对于前三种情况,其上一级荷载作为极限荷载。当板周围地基土出现明显侧向挤出隆起或裂缝时,是受荷地层发生了整体剪切破坏,这属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等速沉降或加速沉降时,是板下产生塑性破坏或刺入破坏,这是变形破坏极限状态;过大的沉降(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0.06倍)量,是属于超过限制变形的正常使用极限
状态。
载荷试验一般应做到破坏,当试验目的为验证地基承载力时,可只加荷到设计值的两倍;当加荷已达加荷系统的最大能力时,则只能终止试验,但应分析是否已达到试验目的。
2.3 试验注意事项
2.3.1 尽量保证受力方向与承壓板中心垂直,以免试验中承压板或加荷系统发生歪斜。
2.3.2 试验中加荷要均匀平稳,避免脉冲荷载对沉降产生影响。
2.3.3 仪表安装时要调整好行程,试验中若发现行程不够时,应在本级沉降稳定后,及时调整并记录。
2.3.4 必须保证加荷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试验中要随时注意加荷系统是否出现顶起、倾斜、变形等情况,必要时可终止试验以保证安全。
3 试验结果
3.1 p~s曲线分析
对载荷试验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整理出荷载与沉降量的汇总表,并绘制荷载(p)与沉降量(s)的关系曲线。典型的p~s曲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点,即临塑压力(也称比例界限压力)py、极限压力pu。这两个特征点把p~s曲线分成三段,反映了地基从受压变形到破坏的三个阶段:
3.1.1 直线变形阶段:当压力低于临塑压力py时,地基土所受压力较小,土体颗粒主要产生竖向位移,土体处于压密过程,以压缩变形为主,p~s成直线关系。py所对应的压力即为比例界限压力,可作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3.1.2 剪切阶段:当压力大于py但小于pu时,地基土处于弹塑性变形阶段。地基土在承压板边缘首先达到极限平衡状态,随着压力逐渐增大,土体颗粒产生侧向位移,压缩变形减小而剪切变形增大,塑性区范围逐渐增多。p~s线由直线变成曲线,pu所对应的荷载即为地基的极限荷载。
3.1.3 破坏阶段:当压力超过极限压力pu时,地基土塑性区连成一片,承压板急速下沉,板边缘土向上隆起,地基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剪切破坏形式一般分为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冲剪破坏三种。对于较坚硬或密实的土,由于压缩性较低,通常呈整体剪切破坏;对于软弱土黏土或松砂土,其具有中高压缩性,常呈现局部剪切破坏或冲剪破坏。
3.2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p~s曲线及荷载与沉降量汇总表,按下列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3.2.1 比例界限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拐点的p~s曲线,直接以比例界限压力py作为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3.2.2 极限荷载法:由p~s曲线所得的极限荷载pu除以安全系数K,K一般取2~3,但其值须小于对应的例界限压力py。
3.2.3 当不能按前两种方法确定时,可根据沉降量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比值(s/d)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承压板面积为0.25~0.5m2时,对中高压缩性土,取s/d=0.02所对应的荷载;对砂土和低压缩性土取s/d=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超过最大加载量的1/2。
同一土层试验点不少于3点,当极差不大于平均值30%时,取平均值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当p~s曲线无明显拐点时,可加测承压板周围土面的升降、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层沉降或土层的侧向位置,这有助于判别承压板下地基土受荷后的变化,发展阶段及破坏模式,从而判定拐点。
3.3 地基土变形模量计算
按均质各向同性半无限弹性介质的弹性理论,由p~s曲线的初始直线段,得到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MPa),可按下式计算:
E0=I0pd(1-μ2)/s
式中:
I0——承压板形状系数,圆形板取0.78,方形板取0.89
p——p~s直线变形阶段的压力(kPa)
d——承压板直径或宽度(m)
μ——各类土的泊松比(如黏土取0.42、碎石土取0.27等)
s——与p对应的沉降量(mm)
4 试验影响因素
载荷试验比较直观、可靠,但对于一些影响因素也应充分关注:(1)平板载荷试验的影响深度有限,只能反映地表浅层地基土的特性;(2)承压板尺寸比实际基础小,在刚性板边缘产生的塑性区,更易造成地基的破坏,使预估承载力偏低。而且试验是在地表进行,没有埋置深度所存在的超载情况,也会降低承载力;(3)由于载荷试验的加荷速率较实际工程快得多,对透水性较差的软黏土,其变形情况与实际有较大差异;(4)当土层变化复杂时,小尺寸刚性承压板下土体中的应力状态及其复杂,由此确定的参数也有较大差异,对试验的尺寸效应要有足够的估计。
5 结语
规范要求单位工程试点数量不少于3点,但对于成分和结构较复雜的多层土或非均质土层,试验点数过少,会增加试验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试验点数,加强边、柱及软弱处的检测。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可结合现场岩土钻探、室内试验资料,并借鉴附近已有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综合确定拟建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以更好地保证地基满足变形和稳定要求。
参考文献
[1] 卢廷浩.土力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土工试验技术手册
[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
计规范(GB 50007-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唐(1980-),男,重庆人,供职于重庆一三六地质队,研究方向:岩土测试。
(责任编辑:小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