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家白岩松,告诉你幸福是什么?

2017-03-30刘志杰

好日子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白白岩松学生

刘志杰

我现在爱喝的都是淡的东西,白开水、绿茶。过去愿意喝肉汤,现在愿意喝好的青菜炖了很久之后的汤。小时候觉得这个没味,现在才知道真叫鲜,淡中得味。这是岁月给的。

——白岩松谈幸福

自几年前白岩松的《幸福了吗》一书出版后,就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何为幸福”的讨论。“你幸福吗”也成为近年最热的流行语之一。

学会“关门”,让事业和生活泾渭分明

参加完2000年悉尼奥运会直播后,白岩松因工作的压力而患上了抑郁症。扛过来后,他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减少一点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强,这样自己会更开心一点。由此,他学会了说“不”,更学会了关门。

对如何排解工作中的巨大压力,他也慢慢摸索出了几个有效的方法,除了提高睡眠质量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痛骂一通也是他常用的“好办法”:因为没有人注意,他可以畅所欲“骂”,将工作中的一些愤懑通通倾泄到口水中,一番骂罢,回家时顿觉浑身轻松,神清气爽。

而“破财免灾法”他更是屡试不爽。很多名人惧怕进超市,而白岩松不仅不惧怕,连伪装的措施也完全不用。只要眼镜一摘就敢溜达出去。眼镜一摘,他的目光顿时没有了往日的犀利,俨然变成一位没有棱角的邻家大哥。凭这种“把自己也骗了”的装扮,他自由地穿行在拥挤的人流中。在大小超市、商场讨价还价,让他感觉到真实的带有烟火气息的温馨和满足。

因为出行“特别安全”,他也一日比一日酷爱去逛商场。没人敢相信,这个在央视屏幕上严肃睿智的大老爷们,竟在超市里眼观六路,兴致盎然,居然比女人还能逛。北京很多商场开业的第一天,只要有时间,白岩松肯定会成为第一批顾客。

而购物中的意外收获有时还会给他带来惊喜。有一次,白岩松在大商场看到一套古瓷的茶具特好看,瓷胎的纹路细腻圆润,手感极佳,只是2000多元的价格让他思量再三也没舍得购买。想不到几天后,他逛到马连道的一个小店,看到这里有一模一样的茶具,要价不过300元。向老板一打听,原来那个大商场就是从这儿进的货。

白岩松喜出望外,想不到无意中竟闯入“敌人的老巢”,于是马上掏钱买下了一套,因此开心了一整天。毕竟再大的名气也要居家过日子,不是乐于购物又怎能捡到这个大便宜?偷着乐吧。

除此之外,白岩松爱好广泛,尽量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旅游、看电影、喝咖啡无所不好。他的台球能打得出神入化。如果你要和他聊装修或汽车,他能讲得头头是道,很多同事都将他奉为参谋。北京哪儿又有了好馆子,他也门儿清。无论古典还是流行音乐,他也烂熟于胸……

正是因为学会“关门”,被白岩松泾渭分割的事业和生活却相辅相成,幸福的生活让他在工作中更加投入,他主持的节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泼而不媚俗,几乎每一个都成为了精品。他说话直率,得罪的人也多,可是他能够顶住流言蜚语,生活得依然潇洒自如。

兴办私塾,教博士如何喝茶

很多人不幸福的原因之一是生活没有了方向感,并由此陷入深深的苦闷。对此,白岩松的对策是:人生苦短,既然向死而生,总要找点乐子。

因为父母都是教师,所以当老师一直是白岩松的梦想。基于自己的专业,他产生了办一个新闻私塾的打算,也想因此给新闻教育添加点不一样的东西。因为他有钦慕西南联大的情结,于是给自己的私塾定名为“东西联大”。

2012年11月1日,东西联大诞生,第一届的学生全是白岩松托了要好的大学老师,从硕士研究生中选择出的,其中还有一位博士生。选生的标准听起来玄乎:靠缘分。

供私塾上课的中国传媒大学那间老办公室,曾是白岩松的恩师曹璐的办公室,非常老旧,校方曾提出换个好点的地方,但白岩松拒绝了,因为他对这个小屋子有感情。

2012年冬天的第一节课,10个学生就在这里围桌而坐,冷得直打哆嗦。好在课堂的氛围很奇妙:桌子中间摆着饼干、QQ糖等各色零食,供学生们随手取用。课桌上烧着水,不时咕嘟咕嘟响。白岩松会拿来好几种茶叶,让大家随意喝。很多次他正講课,突然看到有学生拿水壶要泡茶,忙停住叮嘱:“放5分钟再冲,否则会把绿茶烫废了。”

气氛虽好,可是这里的课程却远没有茶水般散淡轻松,新来的学生要看着白岩松严肃地板着那张扑克脸,各条规矩一经订立就要严格执行,比如绝对不能迟到,哪怕与学校里的上课时间冲突,学生们也会想方设法来这儿。近3年来,只有2个学生因为特殊原因各缺过1次课。

白岩松要求学生每月读3本指定书,每本写350字的书评。如果学生不看书,他能一眼看出来。每次上课时,他会先花一两个小时点评这些书评。他特别不喜欢大而空,因此学生们必须挖空心思把最打动人的词汇融入到350个字里,感觉如掏出内心放在纸上。轮到老白讲新闻业务课时,他也是每次一个主题,尽遣心血上场。

老师如此,学生自然不敢懈怠,在学生们自定主题和形式的展示环节,每期不重样,每次的形式也不能重复,拍纪录片、演情景剧、做新闻现场连线……每次为了想出不一样的方式,无不绞尽脑汁。

相处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才发现这张扑克脸其实很容易大笑。他们渐渐喊他“老白”。和老白每月一次聚餐,才是真正愉快轻松的时刻,他们10多个人正好坐一大桌,每次都是白岩松买单。摘掉眼镜的他总是眯着眼睛点菜,唯恐学生们吃不饱,因此点菜经常收不住,盘子摞盘子,学生们不得不在旁边反复提醒少点些。

在这个每月1课、学制2年的私塾里,白岩松和爱徒们研究着新闻与历史、人性与人生,寻找着乐趣和信仰。渐渐地学生们都明白了,每次上课时泡的好几种茶都不是白喝的,老白的刻意熏陶重塑了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他们也渐渐领悟了“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的校训。

作为传媒界大佬,白岩松并没有在学生们找工作时给予帮助,只是给每人准备了一封推荐信。而推荐实习、找熟人打招呼这类的事,是不可能有的。

毕业后的学生们会重回老白家大聚会,许多人专门从外地赶回北京。欢乐的氛围很快变了,对恩师的思念和工作后的憋屈,也尽情在老白面前释放,这个哭完那个哭。老白家的好酒都被喝光,杯子也碎了好几个……白岩松陪着学生一起笑,一起流泪,几年办学的经历也让他感觉非常幸福、踏实。

从2012年至今,白岩松已经招了4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4个学校的40多个学生。他还计划把东西联大办到自己70岁,那时他大约有270个学生,这样的业绩比一个画家画一辈子都强很多。他还力劝退休的敬一丹:你也赶紧弄一个你的联大吧,里面会有很多开心的东西。

动食均衡,打造1+1定律

健康是幸福快乐的根本。作为健康激励计划的代言人,白岩松曾这样鼓励大学生们:“上帝送给每个人2条腿,也送给每个人2根筷子。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必须用好双腿和筷子,做到饮食和运动均衡。这就是1+1定律。”

白岩松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央视内部有个1周一出的杂志,他曾开设了1年的专栏,笔名就叫“吃货”,专门向同事推荐北京各地好吃的美食。

虽然对吃特别有研究,可是白岩松却不会“尽用”美食:中国是食之大国,也是病之大国,病从口入,其中过食和过于营养化是一大弊病。因此,他制定了白氏定理:吃饭前半个小时要有饥饿感,这样才说明上一顿饭吃得合适。平时,他很少吃大鱼大肉,比较喜欢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还喜欢吃粗纤维杂粮,玉米、窝窝头是家常便饭,平均每隔3天就要吃一次杂粮。一有空,他就开车去郊区亲自采摘黄瓜、西红柿、茄子等新鲜蔬菜,还会在田间亲自种蔬菜,并自得其乐:既锻炼身体,又饱口福,何乐而不为?

对于运动,白岩松则更加讲究。运动能使人年轻、健康、情绪饱满、充满活力,因此每天即使再忙再累,他也要抽出时间来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肌体处于巅峰状态。

在诸多的运动中,白岩松最爱踢足球。至今,他每周必须踢2次球,他和刘建宏都是梦舟明星队和央视主持人队的主力,白岩松曾荣获中央电视台内部联赛进球最多的“最佳射手”。因为爱球如命,很多时候两人都是回北京下了飞机,便直奔球场。真正爱球的人争胜的欲望也异常强烈,于是踢球时便难免急眼。白岩松和刘建宏等几个队友都急过眼,有时会争得臉红脖子粗,甚至因此差点动上手。不过,争过吵过后依然是朋友,用白岩松的话就是“能踢球的才是可以交一辈子的好哥们”。

因为坚持,直到今年白岩松仍能在球场上快速奔跑、激烈对抗,并且很少受伤。

除了踢球,健走也是他很重视的一个项目。他每天都在走,并且很享受健走的过程。他常坐地铁,为的就是在保证时间的前提下多走点路。至今,他到北京已经30多年,起初并不太了解这座城市,一路走下来,才感觉真的贴近了它。因为他经常“乱走”,比如地铁坐5站再走5站,于是越来越多的北京胡同、角落他都走过了,哪儿有好吃的,哪儿有山东馒头,哪儿有叫卖声,哪里午后的阳光依然打在胡同的墙上,他都知道。

此外,白岩松还喜欢爬山、骑自行车、跑步、打羽毛球……因为有运动垫底,偶尔得了伤风感冒,他一般也不轻易吃药,而是到运动场练出一身汗,然后冲个温水澡,躺在床上休息一晚,第二天感冒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年49岁的白岩松,已经在人生的道路上离青春渐行渐远,可是,幸福度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他以自己的实践说明:幸福没有终点线,虽然没有绝对的抵达,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无限靠近。

猜你喜欢

老白白岩松学生
烟头换鸡蛋
白岩松眼中的青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我的邻居是大侠
白岩松的“身教”
白岩松的第一排
白岩松:逛街减压很“给力”
聪明的学生等
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