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的秘密:芬兰的婴儿纸箱文化
2017-03-30
待产:中国好还是芬兰好?
2011年大学毕业后,我没有遵从家人的安排回家乡发展,而是通过应聘成了北京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业务员。通过3年的努力,我已经晋升为区域主管,主要负责北欧市场。
因为工作的关系,这些年我去过的国家很多,但我最喜欢的是只有600万人口的芬兰。我跟老公盖洛就是通过工作关系认识,然后相恋结婚的。比起赫尔辛基,盖洛更喜欢北京的热闹与烟火气,所以我们结婚后一直在北京居住。
2015年4月,我发现自己怀孕了。盖洛知道后非常高兴,他希望我能回赫尔辛基待产。
虽然我对芬兰并不陌生,但是刚刚到达赫尔辛基的日子,因为观念和习俗的不同,还是产生了很多的摩擦。盖洛所住的小区,基本都是土著居民,突然住进来我这么一个“外国人”,马上便引起了社区的注意。在我到赫尔辛基的第五天,便有社区的工作人员到我家里拜访,得知我怀孕后,他们马上帮我填写并预约了产检的日期和项目。
按照国内的习惯,医生会在确认怀孕后叮嘱准妈妈们3 个月后去医院建立档案。以前也听已经生育过的同事说过频繁的超声波检查,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可现在看着社区开具的每半个月1次,甚至 1 周内要接受两次检查的单据后,我觉得头都大了,想到自己还不到2个月,马上表示不会去做这些复杂的检查。
但盖洛的妈妈杜丽吉对于我不去产检这件事完全不同意。她反复给我解释产检的必要。转过身,我跟盖洛抱怨婆婆不应该干涉我的生活。可没想到,盖洛竟然完全支持杜丽吉。我的排斥让盖洛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亲自“押送”我去医院。幸好,在芬兰孕检都是在专门的“产科诊所”,每个社区都有,非常方便。诊所会在整个孕期监测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并且为父母安排产前课程。
2015年7月,新年的到来也意味着我的孕期已经满4个月,新年假期过完不久,盖洛下班带着一个大大的纸箱回来了,说是给我的惊喜大礼。
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急忙打开来看,是一个纸箱,外面印着卡通图案,有点类似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大号收纳箱。不同的是这个箱子的两边多出了两个透气孔,箱内装满了婴儿用品,从贴身衣物到纸尿裤,除了因为提倡母乳喂养没有奶瓶之外,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婴儿用品超市。
原来,这就是为了奖励我按时产检,政府寄来的“大礼”。我把自己的“遭遇”跟国内的朋友分享之后,他们纷纷表示,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虽然送出的礼物不起眼,但却是非常温暖人心的举动。
差异:不一样的美好开始
在盖洛以及杜丽吉的精心照顾下,我快乐地度过了整个孕期,因为暂时用不上,也把那个大大的纸箱抛在了脑后。2016年1月19日,女儿楠迪出生了,在医院待了3天,医生就让我出院了。正当我埋怨盖洛没有给女儿准备婴儿床时,盖洛却搬出了那个几乎让我遗忘的纸箱。婆婆杜丽吉更是高兴地把女儿放进了清空的纸箱里。天啊,难道让我宝贝女儿睡纸箱,我完全不能接受杜丽吉的这个要求,以给孩子安全感为由坚持让女儿跟我一起睡。
我告訴盖洛和杜丽吉,在中国,新出生的婴儿一般都是跟母亲睡,即使不睡在一起,也会给孩子买个高档的婴儿床,放在母亲的床旁边,哪有让孩子睡纸箱的道理。
杜丽吉劝我说:“诚,宝宝太小,跟你一起睡有危险,如果晚上你睡熟了不小心压到宝宝怎么办?”一旁的盖洛也劝我说:“等她再大一点,好吗?”说完,便不顾我的反对,抱起女儿放在了纸箱里。
独在异国,面对固执的盖洛母子俩,我竟然产生了寡不敌众的苍凉感,我觉得委屈,几乎马上哭起来。看我神色不对,盖洛马上翻出一本“预防产后抑郁”的小册子,郑重地跟我说:“你需要好好调整情绪。”
因为刚刚生产后实在疲劳,在盖洛的劝慰中我不知不觉睡着了。可是到了晚上我醒来之后,看见睡在纸箱里的女儿,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女儿被遗弃的错觉,我不顾一切地挣扎着坐起来,把女儿抱进了怀里,然后满足地睡着了。那一觉,我睡得很沉,直到在杜丽吉的惊叫中才醒了过来。
为了稳定我的情绪,更多的是为了让我安心,盖洛拉着我走到院子里的储物间,从里边找出一个被精心包装的箱子,打开后,竟然是一个看起来年代久远的纸箱,里边存放的都是婴儿衣服,虽然颜色已经泛黄,但非常干净。指着地上的纸箱,盖洛说:“这是我小时候睡过的,如果没有它,你很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么优秀的丈夫。”盖洛说得很认真,并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我女儿睡在纸箱里不会有任何问题,并郑重地给我讲起了“芬兰婴儿箱”的历史。
原来,这个不起眼的纸箱在芬兰已经有 70多年的历史了,具体要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那个时候,芬兰经济很不发达,加上人口基数低,婴儿出生率也低,死亡率却高达6.5%,为了降低这个数字,政府决定给低收入的家庭派送亲子盒或者育儿补贴。但赠送的前提是,领取这个纸箱的准妈妈,必须在怀孕4个月内接受过指定的检查。这就意味着,这个纸箱能够促使待产妈妈按时接受孕期的各种检测,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从而降低生产风险与婴儿死亡率。
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面对贫困家庭的纸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了一种文化和传统,1949年开始,芬兰政府宣布对全国所有准妈妈免费发放婴儿纸箱。到现在,正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帮助芬兰成为全球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直到此时,我才了解芬兰人对这个纸箱的感情,他们不是吝啬,其实纸箱里的东西包罗万象,只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我忽略了,我决定好好挖掘下这个纸箱的强大功能。
流传:给全世界带去正能量
当我真正接受了这个充满“爱意”的纸箱,我才发现,这个箱子其实是非常实用的,里边配备的育儿指南,以及全套的新生儿用品,几乎没有让我这个新手妈妈感到手忙脚乱。毕竟在芬兰,因为文化的差异,盖洛的妈妈并不会手把手地指导我怎么哺育婴儿,因为她觉得这是每个女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只有自己亲自去面对和摸索,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
而且,我发现,因为婴儿纸箱的推广和普及,你甚至很难在商店里买到一款婴儿床,因为对芬兰人来说,有婴儿纸箱就足够了。
等到女儿稍微大一点的时候,我也慢慢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中。我能独自带她到社区的产检诊所做例行检查了。在那里,我遇到了已经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塔丽。
塔丽还告诉我,这么多年来,“婴儿箱”内的东西有了巨大的变化,时代变迁被浓缩其间。即便在二战时期,物资短缺,但政府也没有把这项为保护生命而作出的努力中断。
如今,我收到的“婴儿箱”里的内容丰富得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里面有床垫、床套、羽绒被、睡袋等床上用品,有带兜帽的浴巾、指甲刀、梳子、温度计、护臀霜、尿布等必需品,还有贴身衣、紧身裤、连体裤、针织外套、防雪童装等各色衣物。如果宝宝出生在温暖的季节,政府会贴心地把大一号的冬装放进来,还会在育儿建议中提醒妈妈,什么天气该给宝宝穿什么衣服。“婴儿箱”里还有图画书、玩具,甚至哺乳胸垫和安全套。
塔丽笑着指着她儿子与我女儿身上一模一样的婴儿服说:“因为每年衣服的颜色不一样,所以通过衣服我们就能知道孩子们是不是一年出生的!”
回到家,我认真地在网上查询了芬兰“婴儿箱”的历史,才知道自己多么寡闻。2013年,芬兰政府还将这个有着75年历史的箱子送给了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庆祝他们的第一个宝宝降生。2014年,一个芬兰爸爸为了跟全世界的爸爸们分享当父亲的喜悦,和两个志同道合的父亲成立公司,将芬兰的“婴儿箱”销往各国。受他们启发,英国和美国分别在2015年出现了“婴儿箱”公司。在加拿大的纸箱里,比芬兰政府发放的纸箱还多了一本写给新爸爸的手册,教他们如何跟新生儿培养感情。印度的婴儿纸箱里,多了一套生产医疗用品和一个防止疟疾感染的蚊帐。
虽然,现在芬兰政府并不强制必须领取婴儿纸箱,如果准妈妈不需要这些东西,可以直接选择领取140欧元。但是,大多数人仍然会选择领取这个纸箱,因为在她们看来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140欧元。这些准父母当年出生的时候也许就是睡在这些箱子里的,所以他们想要自己的宝宝也有一个如此珍贵又有意义的回忆吧!
如今,我和老公带着宝宝回到了北京,但是我们没有忘记带回这个箱子,等她长大后一定会收获幸福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