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段人生值得敷衍
2017-03-30华明玥
华明玥
姑娘找伴侣都希望找有房的,而闺蜜杨涵偏偏嫁了租房住的冯炜,她看中他的地方,就在于他在哪一种环境下,都没有过一种敷衍潦草的人生。
杨涵认识冯炜的过程也很有意思:有一天,杨涵的同事要装修,有人介绍了一位在“租来的房子里玩装修”的朋友给她,说这个在北京租了9年房子的年轻人特别牛——他能以比别人低1/3的价格把两室一厅的房子租到,原因就是因为他对租来的房子做了一番深刻的改造,换过床垫,刷过墙漆,重新布线装灯,买过各种木质、藤制的老家具,布置过“你们女孩子都瞠目结舌的布艺与绿植”。总之,他能拿着自己上一次租房后重做装潢的图片,去找下一任房东谈价钱。
杨涵就跟同事一起到“神奇租客”的家里去打望。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不但对年轻人临时的家一见钟情,对他这个人也一见钟情。
这个人就是冯炜。冯炜当时就是一个京漂闯荡的码农。他老家在贵州,父母是在梯田上种水稻的农民,两个姐姐都已出嫁。在山区,有一点活钱父母也是上山采药得来,日子过得绝不富裕。他本人在北京读的大学,爱上了这座包罗万象、开阔大气的城市,但,一旦他留下来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京漂,工资有限,房价高企。家里父母曾坐了20多个小时的慢车到北京来见他,打开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纸包,里面是他们历年积攒的7万块钱,几年前在北京也只够买一个淋浴间。
冯炜不肯要父母的养老钱,从此就铁了心要找个“可以在出租屋里结婚的老婆”。还真给他找到了,杨涵看了他的出租屋,大为感动,因为“很难见到一个手头无比紧张的年轻人,背负着婚恋的压力,还有他这样的闲情逸致”。
他家里没有一盏灯超过30元。他自己买了暖黄色的灯笼纸,糊成灯罩,灯罩上画上日式仕女图案和梅花小鸟的图案。他自己布线,在餐桌上方安设垂吊下来的4个裸体灯泡,小心罩上灯罩后,暖黄色的灯光马上就把餐桌轻轻笼罩,情调犹如日式餐厅。更有趣的是,晚上,这四盏灯透过玻璃窗掩映在外面的古槐树上,竟好似4只发光的鸟笼挂在树枝上,好像舞台上的传奇布景。
他在家中布置了很多绿植,铁兰啊,五角枫啊,铜钱草啊。据他自己说,买回来的时候都是那种最便宜的小苗儿,种在一个特别没有品位的小塑料盆里,只卖五六元一盆,一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丑小鸭模样。他买回来以后换成透气的陶土盆,“一毛钱没花,都是找同事种死了植物的空盆。”然后外面再套一个麻绳或者竹藤编的小筐子,襯着那些淘来的老家具和小块的粗布地毯,好像中土世界的植物精灵。
喝完了酸奶,装酸奶的无色玻璃瓶他也不会扔,他会用来水培芋头、山芋。
他并不吝啬,每次搬家,都把他养成的植物留给新房客。他是这么说的:“租房子住的人,尤其是男孩子,都有一种潦草度日的坏习惯,而你日子过得越马虎,带来的后果就是漂泊的感受越浓重,抑郁孤寂的感觉挥之不去,从家里能汲取到的正能量越少。我留下这些植物,是为了传递一种信念:眼前的日子最值得珍视。你敷衍着过日子,肯定会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怨气。只有打起精神来料理自己的生活环境,才能养出一种富足心态,觉得周围的环境人事都自带友善光环。”
他觉得,我们国家的年青一代,比起北欧与日本,都缺乏租客文化的熏陶。
有些刚租来的房子非常难以入目——房东在大房间的角落里,堆放难看的家具;客厅的一小半俨然变成储物间,堆放着永远不会用的钢琴和樟木衣箱。冯炜租下这样的房子,1分钟也不抱怨,马上进行改造。他的办法是从老家贵州买来很多蓝印花布、蜡染布,把房东留下的家什都包起来。说来也奇怪,那些板蓝根和蓼蓝染成的粗布,马上为那些与气氛不符的陈旧物件镀上了沉静、文艺的光芒。
冯炜还从旧家具市场淘来别人不要的碗橱、梳妆柜,改造成自家的书橱和茶具展示柜。很多京漂的朋友劝过他,“租客怎么能买家具?搬家时,你是带着走,还是不带着走?”京漂的租客朋友,基本上是连一个出水不畅的淋浴花洒也懒得换的,不是没钱,而是总觉得那是别人的房子,不是自己长久的生活。能凑合,便凑合。对这一点,冯炜很不能认同。他认为日子敷衍着过,与全身心投入着过,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自己用小刨子刨掉老家具上俗气沉闷的旧漆,露出里面沧桑的木纹,哦,那些老榆木、老松木的木纹,看着可真是让人荡气回肠啊。他在老家具里放上自己的藏书,喝酒喝茶的杯子,放上自己到各地旅行收集的本子和画纸。他贴到网上的图片,连房东看了也眼热。于是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他搬家时如果家具不方便带着走,房东多半愿意买下,成为出租屋格调的一部分。
冯炜给杨涵看一套精美的喝红茶的杯子,说6个杯子加杯托只有100多元,原因是店家在进货时就把茶壶打掉了。他自己为这套杯子配一个更敦实的陶土壶,看上去反而少了那种精雕细琢的小家子气。他自己调配老家带来的中草药,三七、枸杞、野菊花、板蓝根,依据不同的药性配伍,与红茶或者黑茶相配,做出“冯氏茶包”,喝了一年都不生一次病。杨涵临走时,这个家境绝对欠佳,却依旧把每一天过得元气饱满的小伙子,送了她“冯氏茶包”。杨涵承认,是他的家,他的茶包,他一定要让自己过好每一天的毫不敷衍的态度,打动了她。
他非常实诚地跟她说起自己的奋斗史,说他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过好日子的天分,一点也不亚于那些家有豪宅的大人物,因为他做任何一件事,都走心,都有艺术的直觉。
他们是闪婚,现在,两人唯一的儿子正准备上小学。跟大部分关注教育的父母一样,他们也买了名校附近的学区房,那是一个胡同里的平房,连厨房带一个小小的淋浴间一共只有21平米。看房的人来了又走,都被房子蹿风的房顶,寒酸的水泥地,以及一个光秃秃的裸身灯泡吓跑了,觉得买下这单价不菲的房子,一家三口没法过。
冯炜两口子凑了首付,飞快地办了二手房贷款,把房子拿下。冯炜这么多年的租房装潢经验,来了一次大爆发。
他去一个收废品的朋友处,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一堆家居杂志。然后彻夜翻阅,把里面可供借鉴的部分折起来,并黏上便利贴,写上自己的借鉴灵感。接着,他在网上买了防水剂和成箱的小瓦,亲自为屋顶拾漏、做防水。
为了高度利用仅有的空间,他把房子设计成上下两层,下层是小客厅兼小书房,还有孩子的卧室,上层是夫妻俩的榻榻米大卧室,还有一个可以看书喝茶的临窗隔间。他在网上购买了既防潮又防虫的廉价杉木板,为上层空间做了裙包,整个空间弥漫着杉木气息,犹如森林小木屋。他定做了家里的沙发和孩子的床,沙发和床可以自由组合成一张大床,低下都是精心设计的储物空间。沙发还可以拆成餐椅,来客的时候可以非常自在地招待朋友。他的餐桌也设计成可折叠的,平时家人吃饭时,可以折叠成一张小学生课桌大小,来了亲友,可以拉开成8人餐桌。平时,这张餐桌还可以延伸为冯炜的工作台。
虽然知道老公整天在为新家操心,但搬家那天杨涵还是吃惊不小:家已经完全看不出粗陋毛坯的样子。尤其是阁楼上,冯炜做了日式的移门,上面糊了竹影婆娑的日本纸。杨涵的古琴、书籍、茶具都搬来了,在迎窗的小间里,一张冯炜淘来的老案几,正散发安之若素的光辉。冯炜精心栽培的耐阴植物吊在屋顶上和木制墙裙上。它们撒落气根,或者抽出花穗,好像消弭了奔波辗转的憔悴,已经与这家人的气场心心相印。
杨涵越发觉得自己选对了人。在仅有的条件下创造一份唯美又不失厚度与弹性的生活,不抱怨、不消极,还笑称“小房子是给了我们一家人紧密、温暖、团结的生活,是让我们过得更有人气”,这样的男人,真是这个世界的一抹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