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2017-03-29邹宜静
邹宜静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邹宜静
编者按:时光知味,岁月沉香。《长江蔬菜》历尽三十年风雨,一路荆棘丛生,却是一路高歌猛进,始终初心不改,顺势而为,书写了坎坷而又硕果封存的三十年。三十年的佳酿,浓郁而甘醇;三十年的《长江蔬菜》,纸墨醇香,亦让人回味悠长,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长江蔬菜》锻造了众多辉煌,也收获了太多感动,众多编委、联办领导、产业专家、广告客户、热心作者、万千读者,与《长江蔬菜》相识,携手同行,为之倾情扶助、添薪加火,展开了一段段相知、相惜、相依的因缘,于此我们一直感念于心。与君相携,《长江蔬菜》方有此时;如今荣耀,皆为众君守望之功;望日后的岁月里,与君同行,与梦同在!
似乎是不期而至,又似乎是应约而来,从大四开始,我便与《长江蔬菜》结下不解之缘。
~·~前程往事~·~
自小我就对土地满怀热忱。小时候,每次回到养育过父亲的小山村,总是先扶着奶奶慢悠悠地荡过田野、菜地和果园,那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均深印脑海。中学时,老师让我们谈自己的理想,我的一句“21世纪的新型农民”语惊四座。因为那时,大家对农民的理解便是父辈们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可能冥冥中自有天意,那一句看似玩笑的话却被老天当了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我本科就读于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园艺系。所幸这里是“研究生的摇篮”,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学习氛围。4年后,我如愿跨入浙江大学,成为该校重点学科蔬菜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便就职于杭州市种子总站,专业从事蔬菜品种引育筛选和示范展示。如今,我在这个行业里已摸爬滚打了9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逐渐登堂入室再至现在的游刃有余,《长江蔬菜》是我事业成长足迹里不可缺少的台阶。因它的鼓舞,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工作;因它的信任,2015年起我担任了其“品种导航”栏目的特约主持。
~·~梦的起点~·~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初次和《长江蔬菜》邂逅的情景。2004年在莱阳农学院的图书馆里,我因课程论文需要查阅一些关于我国各地区蔬菜产业现状的资料。在翻阅多本书籍未果后,一排《长江蔬菜》映入眼帘。每期的产业论坛栏目里均有一篇此类文章,几乎囊括了所有我想要的材料。自此我便亲切地称她为“好导师”,默默地关注她,汲取她的营养,慢慢提升自己。2014年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稿了一篇《高山瓠瓜品种比较试验》。稿件发出去之后,心里顿觉紧张、忐忑、兴奋、担忧、期盼,五味杂陈。经与编辑老师的多次沟通完善,2个月后,我收到了刊物和稿酬。打开《长江蔬菜》后便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的“大作”,看了一遍又一遍,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表面看还是一贯凸显特色的设计、针对性强的内容,却因里面有了自己的文章而使心中快乐的涟漪分外荡漾,一股荣誉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之后,我不仅多次将自己的试验结果整理投稿,也介绍同事和同行投稿。在《高山瓠瓜品种比较试验》这篇论文刊出不久,我接到了《长江蔬菜》编辑部张丽琴老师的电话,她问我能不能写一篇关于杭州市瓠瓜栽培现状和优势品种推荐方面的论文。由于选题十分贴合我的工作实际,我很爽快地答应并于2周内完成了。从那以后,我与《长江蔬菜》的交流越来越多。真诚的交流加上相互的信任,2015年,我荣幸地担任了“品种导航”栏目的特约主持。也借此机缘对《长江蔬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良师益友~·~
《长江蔬菜》自2008年5月改版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主要刊登来自全国各地的关于蔬菜优新品种、栽培和植保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实用型文章;下半月刊则主要刊登专题综述、品种选育和比较试验、涉及植保和土肥及采后等相关关键点的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型论文。两版内容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呼应,既适合基层农技推广者、生产者和经营者阅读,又受蔬菜科研、教学、管理人员青睐。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作为蔬菜科技类期刊,《长江蔬菜》一直遵循着“促进科研、指导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办刊宗旨和“以普及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编辑方针。因此被誉为同类刊物中最具“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科学实用、信息量大”特色的专业核心期刊。
作为《长江蔬菜》的一名特约主持,我也备感荣耀。在我看来,《长江蔬菜》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和技术传递的平台,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心灵家园~·~
《长江蔬菜》内容丰富,各个栏目屡有分量重的文章呈现,深深影响着我。“产业经济”栏目从宏观上指明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逻辑清晰,思路明确,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施方法,如《对湖北省发展蔬菜千亿产业的建议》、《浙江蔬菜产业实现新发展对策研究》等;“品比试验”、“栽培技术”、“植保技术”、“土壤与肥料”等栏目通过发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田间试验成果来指导生产;而“品种导航”栏目是科研和推广单位、经营企业、种植户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和纽带;此外,《长江蔬菜》还定期报道一些真实的事例鼓励新一代农民通过发展蔬菜产业来发家致富,如《身残志坚的“蔬菜大王”成功轨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位普通农民的创业故事。担任“品种导航”栏目特约主持以来,我经常接到全国各地或蔬菜科研人员、技术人员、种子经营企业、种植大户或一家一户农民电话咨询品种特性和购买途径,他们对好品种的渴求和对我的信任,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工作岗位上,同时也不忘履行身为《长江蔬菜》主人翁的责任与使命。
《长江蔬菜》如同我的朋友,密不可分,无话不谈,为共同的理想而血脉贲张;又如同我的同事,朝夕相处,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担任“品种导航”栏目特约主持以来,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和鞭策下,我感觉《长江蔬菜》就像心灵家园一样,很温暖,很充实。
~·~相约未来~·~
《长江蔬菜》不比畅销书或偶像剧,动辄引起巨大反响,但她一直在默默地奉献自己。每次与《长江蔬菜》编辑部联系,我总会想起李彦宏说过的一句话:人要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才容易成功。所以,特别感谢《长江蔬菜》给予我最初地鼓励和坚持下来的勇气,让我在充满阻碍的环境中仍能斗志昂扬,顽强地做我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岁月如水,终将逝去,期间慢慢沉淀下来的,才最珍贵。走着走着,我发现:这一路,一切都在变化,而定时和我相约,风雨无阻的或许只有她——《长江蔬菜》。她就像一条路,绵长而隽永,漫漫兮修远兮,我欲上下求索。她对学术的坚持和执着,值得每一个读者为之守候,与之相约。《长江蔬菜》,我会继续倾听你的诉说,让我们相约未来。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相守相望,尽在《长江蔬菜》。值此创刊30周年之际,我用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生涩的文字,写下与她的点点滴滴。情长纸短,千言万语已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情,唯有祝愿她30岁生日快乐!健康成长,一直,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