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仿中内化课文语言
2017-03-29■
■
在模仿中内化课文语言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张建平
仿说课文语言,提升语文的价值和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仿的过程其实就是内化学生语言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众多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学习语言的典范,通过遵从语言学习的规律,借助一篇篇课文以达到内化课文语言、规范学生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能达到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目的,更能提高课堂效率。
不难看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模仿课文语言,就是呈现言语行为、言语能力和言语生活的教育。就此,笔者粗略谈点收获。
一、引导感知,促发表达语言
理解是朗读的基础,理解不到位就无法读好。而理解就应该是学生正式学习书面语言的一个重要过程,是语文能力有序训练的方法,也是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较好办法。因此,进行朗读训练时,就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朗读训练活动中内心体验。下面就现任教的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太阳,你好》为例,在讲解第四自然段:“叫瓜田里长出蜜,让果林里长出甜。”
教学中,以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具体的图像为表达内容,通过表达使学生从中受到形象的感染,受到情意的熏陶,进而结合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二、以句仿说,内化课文语言
把尝试和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课文中重点句子的表达就是揭示课文的语言,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进行自主实践活动,以个体智慧得以激发的重要为前提,在读中练习仿说,到达内化课文的语言。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太阳,你好》相对易懂。笔者在教学中抓住太阳对小朋友的爱这条主线进行教学,通过“如果没有太阳,就_________”这一句式训练,让学生感悟到太阳的重要。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在这一过程得到训练,有的学生说:“没有太阳,草木会枯萎,大地将没有生机”。有的说:“如果没有太阳,鸟儿不会歌唱,它们会对这个世界感到失望”。学生们的表达令我欣喜,难怪文中说:“太阳知道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呢。”
在课文的开头自然段中,我让学生抓住文段中句式特点——拟人、排比。如:“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营造教学情境,以师生共读进行朗读训练。
在朗读后,让学生打开自己的话匣子,并在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中拓展学生的语言空间,让学生会模仿,模仿有趣味,模仿中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达到喜欢表达,喜欢语言文字。再让学生大胆地读出来。
充分地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并通过朗读悟出作者写作的独到之处。
三、以读导练,锻炼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始终要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读书,主动质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主体人格就在自主学习探究中得以培养。因此,针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显然就成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始终做到了以读为主线,激活个人感受,为进行个性化语言实践提供素材。例如,鄂教版第三册《湖》中,从“它亮得像面镜子,绿得像块翡翠”这句话为切入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朗读练习,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践谈谈自己的了见解,体会湖水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来描述自己见过的湖水还会像什么,有学生回答到:“我觉得湖水就像以前在姥姥家去看到的东湖一样,连水里的小鱼、水里的水草都看得很清楚”。
许多课文里,其实还有许多语言和能力的培养都需要练习说话,创新运用起来,让学生真正在朗读后,充分锻炼语言表达,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1.以读促说,感知写作顺序
对于课文是说明性课文,就要在引导学生多读中理清文章以什么顺序写的。在《太阳》的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后,你知道了哪些太阳的知识?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将这些词语进行逻辑归类。最后教师总结。
2.主动读书,创新语言表达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思维中的“想象”的空间很宽泛。如果不是我们在教学上有意无意地限制太多的话,孩子们驰骋的思维、离奇的畅想,甚至不可思议的念头,定会让我们目瞪口呆的,因为学生在感受文本后,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譬如,在鄂教版第三册《湖》的教学有这样片段。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湖水?
生1:清澈透明的湖水碧蓝碧蓝的,太阳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金光灿灿,小鸟、白云的倒影映在湖里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生2:湖是柳树姑娘的梳妆台,柳树姑娘的头发把湖水都染绿了。
生3:湖水的小酒窝可漂亮,见到风,湖水就会笑。
学生在主动读书后,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加上运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激起学生表达的激情,让学生大胆表达。最终达到内化课文语言,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目的。
3.抓中心句,体会语言表达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训练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句、划分段落、理清叙述脉络、概括主要内容。譬如在读中自然达到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________________最爱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也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也爱_______。”如果文章有明显的中心句或者过渡段,教师据此作为整体感知的切入点,既简单,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并对学生读写训练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四、模仿课文语言,提升语言表达
模仿课文语言是提升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在语文阅读课上模仿写的练习要根据文本的语境,实现课文语言的模仿运用,这样可以减少写作的难度。
又如,《太阳,你好》一文中的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段构方式一样。为了引起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训练目的,在教学中充分安排学生通过朗读实践,体验出文中段落的特点:找出几个段落的共同点——排比句,而且都是以“他知道——,就送来阳光,也送来温暖,———”,以太阳知晓小朋友的想法为引导,再加上太阳为小朋友们做什么为结尾。再让学生模仿段落的语言,结合生活实践让学生模仿来表达。
再如,课文《匆匆》中: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在——的时候,从——过去”。进行说话练习,到达内化语言,创新运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学生在探索课文语言特点上,将“言语的行为,言语的能力,言语生活”长期渗透到语文课堂上,再深入去模仿课文段落语言,让学生在模仿中充分表达,要求学生想开去,这是实现课文语言的模仿运用目的,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同时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当他们的感知不同,表达就各异,需要在语文课上进行均衡的训练,把课文的语言同化或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也将让学生得到实惠:以规范、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更到达提高课堂的高效率。
责任编辑 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