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基于求职能力提升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以河北省 10所高职院校为例
2017-03-29郝磊哲聂红菊李艳彦
郝磊哲,聂红菊,李艳彦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6)
高职院校学生基于求职能力提升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以河北省 10所高职院校为例
郝磊哲,聂红菊,李艳彦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6)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地区有代表性的 10 所高职院校的 2016 届毕业生进行求职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方面的抽样调查,分析这一群体在求职中出现的症结及深层次原因,归纳求职能力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探讨如何通过提高人文素质来提升学生求职能力。
高职生;求职能力;人文素质教育
从河北省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3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示范高职院校和2所省普通高职院校的部分 2016 届毕业班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男生 100 名、女生 100 名,合计 2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本涵盖了河北省内高职院校的各个层次和不同专业。
一、河北省高职生求职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对河北省 10所高职院校学生求职就业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求职不理想的状况中与自身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一)品德素养相对欠缺
32.3% 的学生缺乏诚信,屡屡跳槽;4% 的学生责任心不强,出现过擅自脱岗的情况;1.8%的学生未服从企业工作安排等。调查还显示,半数以上学生能够安于企业,踏实工作,迅速在企业立足。但仍有不少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浮气躁,更有甚者和企业签订协议或劳动合同后仍擅自撕毁,不辞而别。
(二)表达能力相对欠佳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36.2% 的学生表达时词不达意的现象时有发生,72.1% 的学生公文甚至请假条都不知如何着手,许多学生由于能力所限不能尽情展现自我。简言之就是说不好,写不了。
(三)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据调查,单独组织过校内外一项以上活动的学生占 5.1%,参与组织过活动的学生占 39.4%。多数学生习惯了瓶瓶罐罐和扳手改锥围绕的校园生活,不能很好地适应与人打交道的求职就业环境,导致沟通不甚畅通。
(四)创新能力相对不强
工作创新暂且不提,即便是在校期间各级各类的创新大赛中,高职生也显出力不从心,以至于为了追求比赛成绩,教师成了学生创新的主导,指导教师俨然就是出点子、做设计、写稿子的一条龙服务,学生仅做到站上台念台词即可。
(五)综合知识能力相对不足
近年来,随着职高生、特长生加入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军和生源大战的白热化倾向,出现了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分数的偏低化趋势,学生的文化常识、礼仪素养、组织协调等方面素质开始走下坡路,这在课堂内外的教学和活动中都有体现。比如每个月能读 1 本书的同学仅占 6.3%,每年能读一本书的同学也仅有 23.2%。
(六)女生就业质量相对较差
有 26.5% 的女生在毕业求职时对薪资待遇要求不高,38.7% 的女生对专业对口与否不太关注,她们更关心的是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工作时间是否双休,工作性质是否倒班。因此即使女生看上去也有不错的就业率,但其实专业不对口的接近三分之一。有的女生甚至因为找不到双休不倒班的“理想型”办公室工作而宁可赋闲在家。
分析以上调查结果不难看出,高职生的求职具有较强的功利性,为求职而求职,自认为和求职就业无关的能力都不甚关注,比较忽视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中的砝码,使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天平失去平衡。同时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开课效果不甚理想,亟待解决。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求职问题和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产生的症结与深层次原因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起点较低
高职生生源由普通高中生转变为单招生、中职生、特长生、“3+2”中专生等,生源结构的多样化让生源质量参差不齐。200 分左右的专科线令高职生的入学成绩处于尴尬的境地,甚至有的科目只 有 区区几分 也 能考取[1]。200 分 左 右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些高中老师眼中的“差生”,至少反映出其学习能力的不足或自制力的缺乏。如此走低的高考分,如此薄弱的知识基础,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中,恐怕让他们掌握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都要颇费周折,又怎能奢望培养其过高的人文素养。
(二)文史哲等人文社科知识相对欠缺
因河北省高职院校以理工科专业居多,报考的理科生人数也居多。近年虽已放开理工专业的文理招生限制,但是让文科生去学逻辑性、符号性更强的理工科知识,更使文科生苦不堪言。因此河北省高职院校中文科生相对偏少,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了解相对短缺,可以说是学生结构造成的天然缺陷。加之未经高中阶段锤炼的很多中职生、中专生,其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基本的人文素质基础就更令人堪忧。
(三)人文素质教育未引起学校足够重视
虽然 10所学校都设有或多或少的人文素质教育类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偏少,课时安排更少。一般文科类专业会安排一到两个学期的课时,这对于庞杂而繁复的人文知识而言可谓杯水车薪,更何况大多数理工类的专业,学校根本就没有安排相关的课程。这种重专业、轻素质的现状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无立竿见影之效果,这使得高职院校更偏爱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实训实习课程的安排。而这对于需要全方面培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可悲的。
(四)高职生的潜在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少量课时很难达到大幅度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抓住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好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者不多,且专业课教师对利用晚自习和偶尔的课上时间参与的此类活动往往颇有微词,迫于压力,这方面活动的开展一直举步维艰,较为薄弱。
(五)学校的就业导向出现偏差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技能训练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方面的培养相对弱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得到充分开发和调动,他们更多地追求为就业而就业,忽视了求职就业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是一个长久而深远的考量,而非只有动手能力。
(六)企业在性别上的区别对待及女生自我要求偏低
由于女生要面临生育及兼顾家庭的原因,很多企业仍存在歧视女生的现象,他们更希望招聘男生以减少以后的时间成本和工资成本,而且男生还可从事重体力劳动,这样性别的差异就天然地造成了女生求职的不利处境。加之有的女生事业心较弱,过早地追求生活安逸,不愿到艰苦一点的岗位去,偏远一点的地方去,她们宁可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也要找环境优越点、离家近点、轻松点的内勤、助理等工种。
三、从人文素质教育入手提升高职生求职能力的途径
(一)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拓展等相关课程
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对人文素质类课程重视起来,要想起到良好的育人效果,这些课程不是开在某个专业、某个学期了事,而是要加大课时分布,涵盖所有专业。课程设置上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新生入学时是引入式课程比如《人文素养》[2],接之是兴趣培养式和深入式课程比如《文学鉴赏》,到毕业学年就是和职业素养、就业指导密切结合的实用型课程比如《应用文写作》《创新创业》等。上课形式可以是公共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课,并且积极邀请社会人士、名校教师、学长前辈来兼课或讲座,加大相关知识的曝光率和覆盖面,促使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创造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思维而一以贯之。
(二)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各自为政是多数高职院校的现状,这样做的效果很是差强人意。其实就业指导和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孤立无关的,教育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二者的关系,使两类课程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学校应培养二者兼备的人才将两种课程融合起来,比如有人文背景专业的辅导员老师、有就业指导经验的人文课教师,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将两种课程糅合。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安身立命之灵魂,就业指导教育是立足社会之工具,就业指导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品格而服务,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就业基础和职业背景的人来实现,二者不可孤立,要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三)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如果专业课课堂上仅是就专业论专业,割裂专业与人文的关系,那么再精湛的专业知识恐怕到社会的运用中也会事倍功半;但如果专业课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将专业与人文密切联系,教学中善于联系人文知识、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等方方面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这样更能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及未来的职业,既不显得干瘪枯燥,又可使学生认识到科学与人、科学与文化、科学与社会密不可分,从而乐学愿学专业课知识和人文课程知识。
(四)课堂教学之外,发挥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的作用
大学中,围绕主旋律会召开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多由辅导员老师主讲,渲染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这无疑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有力平台,避免或减少学生因非道德、非诚信的行为而受到社会诟病。团日活动是身为共青团的学生以自己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活动[3],由学生自己倡议和发起的形式是普通学生最喜欢的,而且此类活动开展频繁,几乎每周一次,抓住这种形式多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教育学生做事先做人,诚信做人,踏实肯干,也一定会对他们日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开展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
大学与高中相比特色之一就是拥有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玩得开心,可以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交往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组织活动和参与活动于大学校园生活而言是最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也最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场所。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开展、收尾、总结,学生总能在活动中找到展现自我的机会、与人沟通的桥梁、锻炼能力的出口,这些都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展现,也是提高人文素质的良好契机[4]。
(六)通过青年讲坛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阵地,采取“请进来”战略
定时举办毕业生访谈、人文报告、艺术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拓展视野,陶冶情操;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暑期服务小分队”等渠道[5],采取“走出去”战略:带动学生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步入广阔的社会天地开展实践活动,接触更多的人、事、物,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破解高职生就业难题是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就是基于求职能力提升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而这项工作却常受到教育者的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多方面力量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不能一味奢望其他方面的力量更多地关注和采取措施,而要多从自身出发找原因,找对策,找出路,培养学生恰当的求职情感、正确的求职方向和端正的求职态度。利用课堂上的专属时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第二阵地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利用良好的环境烘托人文气氛,使学生接触人文、了解人文、热爱人文,从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文品格。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高尚的人文素养,那么提高其求职能力和就业品质都将不在话下。
[1]卫嵘 .基于人文教育视角的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J].高 等 职 业教 育 (天津 职 业大 学 学报 ),2015,24(2):14-17.
[2]韩冰,张彩云 .就业竞争力视野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64-65.
[3]陶启付,基于人文素养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研究 [J].中国成人教育,2014,350(13):103-105.
[4]熊焰,以提高人文素质为基点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 [J].中国校外教育,2013,442(12):139-142.
[5]王青,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对其就业竞争力的影响 及 对 策 [J].吉 林 省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下 旬 ),2012,28(6):108-109.
[编校:张芙蓉]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Job-hunting Ability Promotion ——Take 1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AO Lei-zhe,NIE Hong-ju,LI Yan-yan
(Hebei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6)
This article takes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and sampling survey about job-hunting statu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status. This survey is aimed at graduates in 2016 from 10 represent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ebei provi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ccurring in graduates’ job-hunt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uses, conclud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job-hunting ability and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nd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apply for jobs by improving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job-hunting ability;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2.006
G711
A
1671-9654(2017)02-0022-04
2017-03-05
郝磊哲 (1981- ),女,河北栾城人,副教授,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
本文为 2015 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求职能力提升的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高职院校为例” (编号:SQ151056)、2016 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借鉴研究” (编号:SZ1606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