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教科文
2017-03-29
际教科文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畅想2030的活动,画了一幅画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大家一起实现全球目标:2015-2030期间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优质教育、消除贫困等17个项目为全球发展的目标。
▲年初,王源在联合国青年论坛上说他坚信:“青年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 还说,畅想2030的活动使“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青年人的时尚”。今天是国际青年日,主题为“青年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平与公正有关。
▲马云乡村校长计划教育2030:乡村校长站在变革的前沿,他们推动学校发展走向安全、绿色和包容,为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发展而掌舵。
▲中国的鼓浪屿在波兰克拉科夫举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每年8月9日是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土著社区生活在世界各个大洲,尽管传统和文化不同,他们都面临着相似的危机,例如权利侵犯、资源缺乏、健康问题、教育问题和歧视等。今年也是《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十周年,让我们一起保护土著人民的权益和文化!
▲全球博物馆周的最后一天,我们来歌颂遗产。保护和珍视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它能连接过去和未来,塑造集体的文化记忆。从历史古迹,祖传遗物到非物质文化传统,文化遗产的哪个方面对你最重要?
▲全球博物馆周第二天的主题是“运动”。你听说过海女吗?海女的韩语字面意思是“海的女人”,她们活跃在韩国济州岛,是一群不佩戴氧气面罩,徒手潜水捕捞的女性渔民。有些海女甚至已经80多岁,仍然能潜入海下10米!
▲“在乌干达,人们曾认为建筑、土木工程和机械工作是男人的事情。我想打破男女分工不同的旧思想。我还想向人们表明,男人能做的事情,妇女也能做。”我们需要更多Godliver这样的女性先驱,去鼓励世界各地的女童和妇女相信她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任何梦想。
▲Shaesta刚满29岁,是首位生于阿富汗的女性飞行员。她意识到自己的未来不能遵从早早结婚嫁人、开始家庭生活的传统模式,于是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航空领域。“我发现自己的飞行爱好之时,便是我开始挑战自我之时。我开始读书。我的数学成绩开始提高。我开始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改变思维模式,社会发展并非只是经济增长。
▲“书籍”是全球博物馆周第五天的主题。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应用于传统和现代各种风格的书籍制作,需要一群技术精湛的工匠齐心协力合作完成。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中国一些出版社仍然使用这种技术。
▲前段时间南方“下火啦”。各地极端天气频现, 我们怎么可以坐以待毙。成龙常说:“环保就在身边!”拍戏的时候发现大家把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乱放,便要求在矿泉水瓶上写下名字。
▲Fransiska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名工程师和企业家。她不满足于赢得多项编码挑战赛,踏足在东南亚历来由男性主导的科技领域,目前经营着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公司侧重于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增强社区权能。我们需要更多像Fransiska这样的女性激励下一代女童学习科技,绝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Mae Jemison是一名开拓者。她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非洲裔美国女性,曾在1992年作为任务专家,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八天。她现在的新任务是经营“我们共有的地球”夏令营,激励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扩大视野,立志在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开创事业。
▲Juliana是一位肯尼亚女性科技企业家,她热衷于利用科技力量推动整个非洲加速进步。目前,她在面临特殊互联网挑战的非洲大陆上,致力于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上网。她正在打破过去人们的认知极限,并认识到可靠的连通性对社区和经济发展的非凡意义。
▲全球博物馆周第六天,我们来说说旅行。你知道吗?土耳其生活着一群吟游诗人,这种文化也被列入了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土耳其国内各地的婚礼,咖啡店和节日活动上表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带你探索巴拉圭查科地区531个土著社区之一——萨科摩克·卡瑟克人,意为“许多小鹦鹉”。从19世纪末起,他们逐渐被逐出祖先的土地。经过将近30年的法律抗争,他们终于在2010年收到了美洲人权法庭的有利判决,回归土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向在2017年6月19日至6月25日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博物馆周致欢迎辞,欢迎广大中国文博界的同仁的积极参与,通过这个活动平台向世界展示“互联网+中华文明”的魅力!
▲蓄意破坏、公众疏忽、高强度旅游、经济发展、等因素对文化遗产和多样性造成了威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维基媒体基金会将于7月在巴黎总部举办“探索人类脆弱的文化遗产之旅”展览,一起来发现文化遗产的美丽。
▲对乌干达Basongor,Banyabindi和Batooro社区来说,口述故事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这种口述叫作“Koogere”,内容是赞美古代女性领袖Koogere,歌颂女性英雄主义。
▲西方的发展模式把占有文化置于本质文化之前。面对这种模式的失败,人类迫切需要发展另一种以人文为基础的社会发展模式。人文是一个探索人际开放性的概念,还可能是幻想破灭世界的唯一出路。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依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现象,这一事实困扰着Marcela Uliana da Silva。作为努力解决南美洲所面临的某些最棘手的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动物基因组专家,她致力于与尽可能广泛的受众分享其工作,以鼓励少女投身科学领域。“对于科学界妇女而言,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工作,并与人交流”。
▲7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维基媒体基金会共同举办的摄影展览“探索人类脆弱的文化遗产之旅”在巴黎总部展出。此次展览的照片来源于免费开放的维基媒体资源库,希望传递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脆弱性和美丽。
▲人类的基础是自然,人类的结果是社会。要使自然得以延续,最首要的一步便是保护。但实际上,人们总是在破坏着环境来获得和消耗维持生存的能源:树木砍伐和土地荒漠化、石油开采、泄漏和海洋污染、尾气排放、全球变暖、氟利昂与臭氧层空洞。
▲作为毛里求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Geet-Gawai是比哈尔人的传统婚礼前庆祝仪式。仪式期间,女方家人和邻居祈祷,唱歌并奏乐,它是一种集体,身份认同和共同记忆的文化表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2017新乡村校长论坛上对大会的倡议表示欢迎,即通过构建创新和稳固的合作,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进展——“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
(以上信息均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