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器材管理研究
2017-03-29张善飞
张善飞
(公安海警学院基础部军体教研室,浙江宁波315800)
宁波市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器材管理研究
张善飞
(公安海警学院基础部军体教研室,浙江宁波315800)
宁波市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是公安海警学院承办宁波市的大型田径赛事,通过分析研究本届赛事在器材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查找本届赛事器材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足,提出合理解决办法,为同类院校承办此类竞赛提供器材管理工作经验.
运动会;竞赛器材;保障
宁波市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是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共同主办的,是宁波市大学生群体最高规格的田径赛事,一直深受宁波市文教系统高度关注和学生团体的热烈欢迎,本赛事也是对宁波市高校学生田径训练水平的检阅.
竞赛器材是竞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竞赛的物质基础,是保障运动会成功举办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竞赛器材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不能出现任何差错,鉴于我国目前大型体育赛事竞赛器材采购与管理方面的研究非常稀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际的现状,我院情况正是全国竞赛器材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我院至建校以来没有举办过如此大型田径赛事,竞赛器材保障工作管理方面一片空白,本人以服务本届赛事为契机,通过比赛认真查找竞赛器材工作中的不足,总结赛事中一些好的做法,形成举办大型赛事器材保障方面意见和建议,为院校举办同类赛事提供指导意见.
1 成立竞赛器材保障的组织机构
我院为承办本届田径运动会我院成立了宁波市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筹委会领导小组,由学院担当筹委会主任,成员由8人组成,分别是学院各系领导承担.下设田径运动会5个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是竞赛会务组、竞赛接待组、竞赛组织组、竞赛保障组、竞赛表演组,分头开展相关筹备工作.
2 制定竞赛器材采购计划与前期工作
2.1 紧密开展实地调研
在器材购置初期,竞赛组委会成员多次到宁波大学、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借鉴和学习竞赛器材的相关工作经验.多次借助电子平台查阅和查找国内相关赛事的做法和工作经验,走访宁波市田径协会业务单位,生产和销售厂家,做好前期的器材采购准备工作,调研涵盖器材的种类、数量、规格、型号以及赛事需购置的标准和保养常识等,最终确定宁波市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赛事器材清单.
2.2 竞赛器材保障的计划性
在本届赛事器材准备前期,器材保障组针对学院现有的器材进行了仔细认真的清点,把学院各类库房实有器材数量和种类按照竞赛需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而后,对每类器材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调试,严格剔除不符合竞赛要求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最后,计算出需要购置的器材数量,(实际采购器材数=竞赛实际需要器材数-实际可以使用器材数).
2.3 竞赛器材规格的严肃性
根据实际需求器材种类,严格对照国际田联手册(IAA FHandbok)的各种器材规格提供技采购技术参数参考意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着手指定器材采购参数计划表.器材采购期间学院教保处、宣传处等多部门与厂家进行了十几次的反复沟通和协商,确保器材采购质量,保证赛事质量.
2.4 保障竞赛器材的原则
本着购置的器材数量应稍大于竞赛实际需求数量的原则,对制定器材的采购数量上进行了认真的计算和论证,最终确定在赛事较为重要的岗位和使用频度较多的器材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备份.一是在重要岗位器材“加一”的原则,发令枪是保证径赛正常运转的必备器材,而且容易损坏,为此,发令枪至少需要有2只备用.二是消耗性器材可适当多配的原则,在满足赛事需要基础上略有盈余,如径赛的小号码标识,作为终点径赛计时需要器材,其作用主要是区分每个运动员的名次,赛事过程中要求每名运动员佩戴在腿部右侧区域,在竞赛通过终点时作为电子计时装置扫描记录的一个跟踪标志,竞赛过程中消耗较多,需要充足的消耗品准备,器材小号码标志1-14竞赛需求70份,实际操作我们准备了85份,赛后仅有4份盈余,科学合理的完成了器材保障任务.
3 竞赛器材前期的管理
3.1 器材前期的保管
竞赛器材日常管理与使用由教研室专人负责竞赛器材的管理工作.管理中建立岗位专人责任制,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器材使用工作制度,中心围绕“必要供给训练,优先保证比赛”开展工作,工作执行中竞赛器材除了保障必要的体育训练以外,不得随便挪用比赛器材.同时,设置竞赛器材保管的专门库房,库房室内温度和湿度与外界相通,保障合适的适宜,建立了安全措施,严格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保证任何竞赛器材都不置于露天处,不被日晒、风吹、雨打.竞赛器材管理一般都实行分类管理,保障的方法必须是保证器材完好,竞赛器材通常放置在指定位置,摆放稳固,器材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保证不出现因接触生锈或破损现象.
3.2 建立竞赛器材管理档案
对竞赛器材应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竞赛器材的入、出库手续,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竞赛器材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由于本届竞赛器材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器材工作组把竞赛器材按照参赛运动员参赛层次分为4大类,60个小项进行器材分配,即田赛、竞赛分组管理,男、女器材分类管理.同时建立了竞赛器材档案簿,通过档案薄对器材进行分类编号,按照器材的首写第一个字母进行排列.将与器材相关的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标注,包括器材的类型、数量、型号、生产厂家、批号、购买日期、使用项目以及使用说明书等都按编号整理登记并保存.
3.3 竞赛器材日常管理与使用
根据竞赛总规章的要求,邀请各竞赛项目的裁判长参加器材检验和测试,学院竞赛器材组特聘请宁波大学和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名教授进行现场指导和调试,并进行了记录.
为了保证本届赛事的顺利进行,比赛前期竞赛器材原则上不随便使用,确实有需要,可申请使用,使用前后做好记录,并对器材的磨损和损坏情况及时登记,随后安排修复或修理.
4 竞赛期间的器材管理与分配
4.1 竞赛期间的器材管理
竞赛期间器材组作为场地器材裁判一直参与竞赛全部过程.赛前,根据竞赛场地裁判需求器材进行集中统一分配,并且按照赛事裁判工作情况进行了器材分组、装箱.把所有竞赛器材分成12个器材箱进行分装,而后由4名裁判员进行核对和分配,核对时鉴别竞赛器材的现状,剔除破损或不符合要求的器材竞赛,必要时进行及时调换或维护.最后,按照器材箱内器材情况进行登记,详细登记器材的数量及型号,便于回收核对.
4.2 竞赛器材的发放与回收
成立竞赛器材发放与回收设4个小组,每小组2名人员组成,设小组长1名,组内也应进一步明确分工,器材清点和核对清单同步进行.器材发放与回收要及时登记,清点、造册,确保责任到位,不影响下阶段的比赛开展.
4.3 竞赛的场地布置
为了顺利完成本届运动会的器材保障工作,器材保障组成功借鉴我国第11届亚运会的器材管理经验,采用“人盯项”的操作方法,即要专门的保障人员完成重点项目的器材保障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田径运动会志愿者团队,该团队分成若干执行小组,由小组长带队分别完成任务:一是赛事的场地布置与回收,包括帐篷、裁判桌椅、电脑等大型器材的布置安排.二是竞赛所需比赛器材的快速调度与设置,比如女子100米栏、400米栏、男子110米栏、400米栏的设置与调整,保证快速、准确,有效保障赛事正常进行.三是对突发情况的紧急处置,在本届大运会突降大雨,需要临时增加多顶帐篷和大量雨衣,调配器材必须及时和准确,有效确保赛时正常有序地开展.
4.4 设置临时器材调配员
竞赛保障需要设置一名采购器材保障人员,及时购置或者协调相关的零星、小器材或小物件.如本届运动会中使用的图钉、钉子等.
5 竞赛器材维护与保养
5.1 竞赛器材的保养
竞赛期间器材难免有磨损和意外损坏的情况,对竞赛器材的维护是竞赛器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竞赛器材要及时保养,要科学地安排竞赛器材的保养时间和保养内容,责任落实到人.竞赛器材的保养需要懂竞赛器材保养的专业人员来担任,按照竞赛器材保养章程要求开展,保证竞赛器材的良好的保养.还要制订月、季、半年的维护计划,对竞赛器材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竞赛器材完好,达到可以随时使用的状态.
5.2 竞赛器材的维护
设置竞赛器材维护站,针对竞赛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和缺失等问题进行处理,当此类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派相关人员对相应的器械进行调换,不能调换时需要进行快速的修补.赛事过程中指派专人负责磨损器材的维修与再发放,有效确保赛时正常进行,事后,进行详细的登记或更换等综合处理.
6 器材保障工作的建议
6.1 根据秩序册安排设置详细的比赛器材使用指导卡片
如跨栏项目上,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明确标注每个竞赛项目对应的拦高和跨栏配重,便于指导志愿者开展工作,保证赛事顺畅进行.及时租借和购置的相关器材.如电子计时装置,由于电子计时装置采购设备价值较贵,使用效率不高特点,一般普通院校不配备该类型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保障比赛进行.建立器材维护的周期性计划.建立一套器材维护和保养的制度,学院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此项活动.这样可以确保和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以此推动建立健全我院器材的使用和养护机制.
6.2 器材购置周期性安排
器材的购置应有计划、有安排的逐年、逐项的购置,建立器材保障维护周期更新计划,确保训练和竞赛正常开展.在赛事期间,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竞赛器材,以防出现竞赛器材损毁或丢失.比赛过程中若出现器材损坏现象,要及时更换或者再行购买.
〔1〕邵淑月,郭铁华,郭韶华.全国农民运动会竞赛器材采购与管理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7):70-73.
〔2〕马元康,孙南,谢造立.大型国际田径比赛的器材管理工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82-87.
G807
A
1673-260X(2017)11-0053-02
2017-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