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

2017-03-29侯长林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灵性智慧大学

侯长林

(铜仁学院 梵净教育研究院,铜仁 554300)

■ 特稿

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

侯长林

(铜仁学院 梵净教育研究院,铜仁 554300)

灵性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的超越,主要内容包括灵性品德、灵性人文和灵性生命教育,以及灵性创造力、灵性想象力和灵性适应力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上水平、出特色,需要大力倡导灵性教育,让学生不仅有技能、有知识、有智慧,还要有灵性,才能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上有可能超越“智慧人”“知识人”和“技能人”,在高等教育的境界上有可能超越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从而找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境界方面的生态位。在进行灵性教育的过程中,既不能将灵性教育神性化、宗教化,也不能只对灵性教育作理性探讨和只考虑灵性教育的整体性,更不能把灵性教育与其他教育割裂开来。实施灵性教育需要确立灵性教育理念、制定灵性教育实施方案、开设灵性教育课程、建设灵性的校园文化和灵性教育的评价机制。

大学;灵性;灵性人;灵性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变革时期,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发展?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引导其走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大方向,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但是,应用转型不能丢了大学的根本,我们在把眼光转向“技能人”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人”乃至“智慧人”和“灵性人”的培养。“知识人”是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想把应用型大学办出水平和特色,不能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只定位在“技能人”和“知识人”上,而要在此基础上兼顾“智慧人”“灵性人”的培养。老牌地方高校包括定位为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不能只重视“知识人”的培养,也要兼顾“智慧人”“灵性人”的培养。关于“技能人”“知识人”和“智慧人”的问题研究颇多,这里不再讨论。本文主要讨论大学“灵性人”的培养问题,即大学灵性教育问题。

一、灵性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一)我国早期研究者对灵性教育的评价

我国对“灵性”的研究较早。古汉语中的“灵性与精神、精气”含义相同,包括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和对事物的感受与理解能力,以及对宗教的悟性等。老子曾经对人的灵性进行过讨论:“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他明确告诉人们,“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即“专气致柔犹如婴儿之灵性,才能涤除玄览达至完满无瑕疵的境界”。在现代汉语中,对灵性的解释有两种:一指聪明;二指动物在驯化后具有的智能。

对“灵性教育”的研究出现较晚。第一个在我国提出灵性教育的是高岚。她在《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发表的《关于“灵性”教育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我国教育的弊病在于习惯往孩子的头脑里塞东西,似乎塞得越多越好,而对其精神的需求往往关注不够,尤其是不能“尽心地帮助儿童满足其天性的灵性的需要”[1]。秦德君在《教育的灵性》一文中认为,如果教育培养的人只有知识没有知性、只有智商没有情商、只有心跳没有心灵、只有思维没有思想、只有畸形的知识结构而没有智慧与灵性,那么学校充其量只不过是工厂,课堂只不过是工匠化的作坊罢了。为此,他呼唤教育的灵性,认为教育者的灵性与教育本身的灵性是一致的,这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教育不应对人过度‘型号化’‘工具化’,把人熔铸为巨大工业文明结构中的‘单向度人’”[2]。朱新卓对灵性教育作了进一步研究。他的《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提升人的灵性》一文是关于灵性教育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他认为人生而具有灵性的“种子”,并且内在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但是灵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可能性的实现需要适宜的条件。由于现实的社会条件良莠不齐,每个人所面对和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这就导致了灵性发展程度的差异。要想使更多人灵性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得到充分实现,就需要从人一生下来就进行教育,顺应灵性发育、生长的逻辑,才能使人性得以全面生成。朱新卓进一步认为,人的灵性潜能由可能变为现实需要教育,人要成其为人也只有经由教育全面占有灵性才能达到目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发展人的灵性,让灵性全面丰满地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展开,让社会上的人都因为全面占有灵性而真正达到人的水平”[3]。在朱新卓看来,教育促进人的灵性发展还必须走向彻底,走向至善。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促进人的全面而彻底的发展,只不过现实中的教育并没有把人的彻底的发展包括灵性的彻底发展做到位。越优秀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促使人的灵性发展走向越彻底的教育。朱新卓关于灵性发展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深思。傅凌海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中认为,“灵性是根植于个体人格之中的,与生命自身、人类社会、超自然力量相联系的体验性态度及统合性的和谐感”[4]。2014年,他与丁瑾靓还对大学生的灵性现状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的灵性指数总体上水平较高,其中,文科生、女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灵性水平高于其他群体,而生活乐趣感更强的是独生子女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超越性体验较多的是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汪丽华和何仁富则认为,人的生命的灵性层面就是个体的精神生命。大学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使人精神成人。精神成人的根本内容和路径,不是从人的体外习得,而是让自己心灵深处仍然处于沉睡状态的灵性觉醒,“进而以自己的灵性精神指引自己的身体行为和心理个性”[5]。

(二)灵性教育是对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的超越

侯长林在《大学之灵性》一文中提出了对大学灵性和灵性教育的看法,认为大学是充满灵性的有机体,是灵性智慧的丰满场域,灵性则是大学创造的源泉动力和大学存在的有机基础,因此“灵性教育是大学最高境界”[6]。我们对大学教育可以有多种理解,但是不管怎么理解,无非包括技能教育、知识教育、智慧教育和灵性教育4个方面。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以纽曼为代表强调的是智慧教育,古希腊柏拉图的学园更是把智慧教育看得很重要,甚至把智慧的传授看成是学园的核心职能和使命。德国洪堡强调的是知识教育。在洪堡看来,现代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不断地研究、追寻学问是大学必须坚持的原则”[7],并且认为大学是以知识为最终目的,大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知识,即教学与研究统一。雅斯贝尔斯也说大学是“知识的宇宙”[8]。与其说这一阶段是大学科学研究职能产生的阶段,倒不如说是知识教育的阶段。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为代表的教育家为技能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找到了理由和依据。虽然不能把范·海斯“为州服务”的理念直接说成是技能教育的观念和思想,但是要为地方服务必然需要技能和技术,可以说技能教育真正走向大学殿堂是威斯康星理念使其具有合法性的。中华民族是充满灵性的民族,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并正在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关注灵性教育,可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百花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从而促进世界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要想超越世界,首先必须要有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并且这种理论也要具有超越性。既然灵性教育是“传授使学生能够创新技能、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能力,能够产生这种能力的教育”[6],是在生态位上居于技能、知识和智慧教育之上的教育,这种教育自然就是具有超越性的教育。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上水平出特色,需要大力倡导灵性教育,使学生不仅有技能、有知识、有智慧,还要有灵性。灵性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技术大学教育过度强调技术技能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一个人只有灵性得到充分拓展,才可能真正变得圆润起来。灵性的拓展依赖于教育,我们关注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但是对灵性教育重视不够。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就应该重视灵性教育,把灵性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像英国重视智慧教育、德国重视知识教育、美国重视技能教育一样重视灵性教育,这样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上才有可能超越“智慧人”“知识人”和“技能人”,在高等教育的境界上才有可能超越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从而找准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境界方面的生态位。

二、灵性教育的内容

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涉及的内容均是博大精深的,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产生智慧的能力的教育,即产生或拓展灵性的教育,其内容自然不会少,而且教育的难度也会更大,以至今天人们对灵性教育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要把握灵性教育的内容还得先明白灵性人的内涵。何谓灵性人?既然灵性是高于技能、知识和智慧之上的存在或状态,灵性人就应该是层次较高的理想类型的人。这种理想类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第一,品格纯正、信念坚定。这是灵性人在品德方面的基本要求,属于品德的范畴,但不是品德的全部,只是品德中的灵性部分,即灵性品德。品格不纯正、信念不坚定之人,算不上灵性之人。第二,心智健全、情感丰富。心智和情感是灵性的重要表现。灵性之人在这些方面应该有比较高的要求。第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有生命才有灵性,所以灵性之人理当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并积极投身火热的生活,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使灵性得以呈现。第四,勇于创新、生生不息。没有创新就没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就谈不上灵性。灵性是能够创造技能、知识和智慧的灵性,因此,创造力也是灵性人的基本要求。第五,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思维的活跃是创新的关键。第六,善于合作、圆润通达。一个灵性之人应该从大处着眼而不斤斤计较,坚持原则而不死板,如果不懂合作与变通,不明白刚柔相济的道理,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也就无所谓灵性。

要达到品格纯正、信念坚定,心智健全、情感丰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等灵性人的要求,需要开展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因为品德教育导人向善,并且能够抵达灵性的深处,关涉一个人良好品格、人格的形成;人文教育使人心智健全,情感丰富,是人的灵性生长的土壤;生命教育使人懂得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美好,只有使学生懂得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谈得上灵性的拓展和延伸,即灵性教育才有可能。不过,与灵性人理想类型要求相对应的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又不完全是这些教育的本身,而是品德教育、人文教育和生命教育中具有灵性的部分,即灵性品德教育、灵性人文教育和灵性生命教育。

既然灵性人是勇于创新、生生不息的人,是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人,是善于合作、圆润通达的人,与此相对应,就应该进行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教育和适应力教育。因为灵性人“共同的特征应该是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具有很强的适应力”[6]。在适应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三者中,适应力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灵活等适应性都没有,显然不是灵性之人。想象力位于适应力和创造力之间,属于中性能力,既是适应力的升华,也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力是居于高端的能力,是灵性最亮丽的风景线。并不是所有的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教育和适应力教育都属于灵性教育的范畴,灵性教育与这些教育的区别在于灵性教育是这些教育中比较高端的教育,即创造力教育中能够体现培养勇于创新、生生不息的人的教育才属于灵性创造力教育,想象力教育中能够体现培养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人的教育才属于灵性想象力教育,适应力教育中能够体现促进人善于合作并使其做人圆润、做事通达的教育才属于灵性适应力教育。具体来说,包含以下6个方面:

一是灵性品德教育。灵性人首先是品格纯正、信念坚定的人。灵性作为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内核是“我们的信念信仰系统”[5]。因为信念信仰是人的品德中最深处的状态和存在,也是品德的最后堡垒和最后防线。品格纯正,缘于内心的和谐和向善。内心和谐与向善,不排除善端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所以导人向善是灵性教育最本真的期望和最基本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才有学者认为发展人的灵性与教育的本体指向是一致的,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是拓展人的灵性,并使人的灵性得以生成,最终走向至善,即“灵性的至善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9]137。大学生品德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要进行灵性品德教育,需要对大学生品德教育进行梳理,找出其中能够促进人的品格纯正、信念坚定的品德教育内容,比如品格教育内容、信念教育内容、和谐教育内容、善的教育内容等,才能实施灵性品德教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所讨论的灵性教育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灵性教育,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灵性教育包括灵性品德教育时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智慧和灵性。

二是灵性人文教育。灵性人应该是心智健全、情感丰富的人。人文和科学创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有美国学者认为,苏联的科学技术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水平很高,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哺育了一代科学家。考察欧洲经济的复兴也会看到人文的带动作用,所以说,“人文是引领科学的东西”[10]。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专业教育得到了强化,人文教育却普遍重视不够,因而才有人感叹大学精神的失落和呼吁大学人文精神的重构。如何加强人文教育?首先,应该培育大学精神,重视大学观念系统的建构。其次,重视人文课程的开设。每所大学都开设有人文课程,但真正重视人文课程的并不多,这主要是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再次,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灵性的拓展意义重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必然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文教育都能够促进人的灵性的拓展和提升,需要选择能够促进人的心智健全、情感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

三是灵性生命教育。灵性的人应该是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灵性孕育于生命,没有了生命,何来灵性?可见灵性与生命紧密相连。有学者认为,人的生命中有身、心、灵3个层面的客观存在,相应地,人的生命成长也必然要经历“生理断奶”“心理断奶”和“精神断奶”3个明显的成长阶段。大学阶段正处于生命成长的“精神断奶”期,“精神断奶”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的灵性觉醒,从而促进学生精神“成人”。要重视灵性教育需重视生命教育。关于生命教育与灵性教育的关系已有较多的研究。例如,汪丽华和何仁富曾经以《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灵性教育》为题对灵性教育进行过探讨,朱新卓的博士论文《本真生存与教育》也从生命的角度对灵性进行了探讨,认为灵性“是人的生命中先天蕴含的倾向”[9]1。当然,这些研究仅仅是一个开端,从灵性教育的角度探讨生命教育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里面还有许多盲点和模糊地带,需要逐步厘清。我国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认识或多或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前几年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但要改变整个社会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偏见还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甚至是比较长的过程。灵性生命教育不是生命教育的全部,在实施灵性生命教育时要对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选择。

四是灵性创造力教育。灵性的人应该是勇于创新、生生不息的人。大学灵性是“大学内在具有的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产生智慧的存在、状态或力量”[6]。佐哈与马歇尔对人的智力进行研究,将其分为逻辑智力、情感智力和灵性智力3种。逻辑智力指的是逻辑的、理性的和受一定规则约束的思维;情感智力指的是具有联想特征的、受习惯约束和一定模式认可的情感思维;灵性智力指能够进行富有洞察力的、具有创造性的、可以制定规则和敢于打破规则的转变性思维。总之,“灵性智力是那种可以用来重新构筑和改变我们以前思维的思维”[11]。佐哈与马歇尔在这里所谈的灵性智力和我们讨论的大学之灵性比较接近,是一种具有创造力的存在。所以,大学之灵性不是大学所拥有的技能、知识和智慧本身。获取技能、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从生活中来,从教育中来,更多地从灵性教育中来。因为灵性教育是传授使学生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能力的教育。既然灵性教育是能够使学生创新技能和知识、产生智慧的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必然内在地将创造力作为其主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也正好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契合。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很难说有灵性,同样的,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民族很难说是有灵性的民族。因此,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腾飞,还牵涉中华民族技能、知识的创新和智慧的产生。创造力有多种,这里关注的是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创造力,即灵性创造力。灵性创造力教育就是指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创造力的教育。

五是灵性想象力教育。灵性的人应该是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人。因此,灵性想象力教育就是指能够使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教育。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尤其是在人类跨越思维障碍、从事科学研究以及文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非凡的想象力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促成科学发现和创造发明的重要条件。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创造力从想象力中产生。在康德的眼里,想象力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艺术。感性的创造力包括构成的感性创造力、联想的感性创造力和亲和性的感性创造力3种类型,不管何种类型,都是创造的源头。灵性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借助有利于培养能够创造技能、产生知识和智慧的能力的相关教育。想象力教育是这些相关教育中的最相关者。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和哈佛大学从事过多年教育管理工作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怀特海特别重视想象力教育,他对教育中思想的呆滞、知识的僵化和向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特别反感,认为“囿于这种思想的教育不仅毫无价值,还极其有害”[12]2。怀特海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知识充满活力,教育的主题是五彩缤纷的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智慧活跃。为此,他进一步认为“大学的恰当的作用是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掌握知识”[12]118。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想象力便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像。要使大学充满想象力,教师要充满想象力地探索知识和充满想象力地传授知识,才能培养充满想象力的学生。“没有想象力的高职教育必然是暮气沉沉、呆板的,缺乏想象力的学生难有技术革新的思维,更不要说有技术创新的成果。”[13]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回归教育的本真,重视学生心灵和精神成长,因为心灵和精神成长是想象力产生的源头活水。高职教育要重视技术技能教育,但是“真正的高职教育必须超越技术技能教育,上升到培养人的智慧、活跃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13],否则就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本真。此外,还要打造充满想象力的教师团队和营造充满想象力的校园环境。

六是灵性适应力教育。灵性的人应该是善于合作和圆润通达的人。灵性适应力教育就是指能够促进人善于合作并使其做人圆润、做事通达的教育。一个充满灵性的人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要有比较强的社会或环境适应力。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不会拐弯,不懂变通,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很难说这样的人是灵性的。大学不仅仅要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更要肩负起引领的职责和使命。大学引领社会主要靠教师,优秀的充满灵性的学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火种,当其跨出校园植入社会土壤之中慢慢长大,某一天就会成为社会精英,引领时代风潮。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在灵性教育中不仅仅是适应力教育的问题,还要培养能够引领社会的能力。遗憾的是,在我国大学教育中,谈得比较多的却仅仅是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教育问题。从灵性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的适应力不仅仅是生涯规划的问题,而是人本身的发展问题,是灵性人的培养问题。对学生适应力的培养,教给学生新技术、新技能和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教给学生变通、灵活、圆润、合作等思想观念更重要。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学习、善于与人合作的人的社会适应性更强,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也会成长得更快。一个人的灵性就是从这些观念中生长与发展起来的,传授这些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灵性适应力教育。

三、灵性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开展灵性教育的原则

灵性教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由于灵性教育牵涉面广,具体实施难度较大,不同的学校需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但开展灵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1.不能将灵性教育神性化和宗教化

在“灵性”一词的使用过程中,西方对其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基督教早在公元5世纪就用“灵性”(Spiritualitas)来指称上帝及神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我们倡导的灵性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灵性,所进行的灵性教育是社会主义的灵性教育。不能因为目前对灵性及灵性教育认识不清和不到位、灵性及灵性教育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就强化其神秘性,我们所理解的灵性及灵性教育与宗教没有关系。正是由于对灵性及灵性教育研究不够,才有人认为灵性是神秘的。灵性确实是关乎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在认识上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给人的印象还比较朦胧甚至混沌,但并不等于是神秘的、不可认识的。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成长与发展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人的灵性教育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回避是不行的,而必须面对。研究灵性及灵性教育同研究其他教育问题一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基本的原则和立场,因此,我们研究和倡导的灵性及灵性教育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灵性及灵性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教育的任何领域和教育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动摇,灵性教育同样如此。

2.不能只对灵性教育作理论探讨

我国对灵性及灵性教育理论虽然研究不够,但还是有一定的积累,遗憾的是对灵性教育实践的探索太少。铜仁学院自2015年就开始了灵性教育的实践,比如校园环境建设有灵性因素的思考,人才培养目标把“灵性人”提了出来,学生文化修养活动规划中有灵性拓展的考虑等,但还远远不够。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灵性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能仅仅就理论而谈理论。在构建灵性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要大力提倡灵性教育实践。应该说,灵性人的培养更多的是实践,只有把灵性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灵性教育理论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灵性教育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进一步提升与发展。

3.不能只考虑灵性教育的整体性

灵性教育的启动,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需要明确灵性教育的目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如果没有学校灵性教育的整体推进,灵性教育就会落空。由于灵性是个体之灵性,更多地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灵性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灵性个体教育,因材施教原则就灵性教育而言显得尤为必要。大学教育的小班制、讨论课、茶研会,以及个别交流与沟通等是灵性教育的最佳选择。当然,灵性教育的整体性和个体性不能截然分离,两者应该紧密结合。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也适合灵性教育。

4.不能把灵性教育与其他教育割裂开来

灵性教育虽然被单独提了出来,要求构建单独的灵性教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但是并不等于灵性教育的实施要完全独立开展。为了有利于灵性教育的发展与提升,把灵性教育作为一个项目单独制订方案进行专项推进是有必要的,有利于促进灵性教育目的的实现,提升学生的灵性指数,拓展学生灵性的边界。但由于灵性教育涉及面比较宽,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仅仅凭单项项目的推进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需要与其他教育融合进行,尤其需要把灵性教育融入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联动进行。其实,把灵性教育单列出来也只是为了认识和讨论的方便,要想在实施的过程中完全分离出来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只属于某一种教育类型的纯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尤其是智慧教育与灵性教育两者的边界更模糊,要把两者分开更困难,因为学校的各种教育本来就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把各种教育融合在一起也有好处,犹如把各种各样的食材放入火锅中,味道往往比较特别。只不过每一项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考虑其主要目的,就像煮火锅需要有主菜,并尽可能地做得精细和精准。

(二)实施灵性教育的途径

1.确立灵性教育的理念

灵性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当前,高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其价值、意义及内容等的了解不多,更谈不上对其精髓和要义的认识与把握。所以,要开展灵性教育,首先要对灵性教育有所认识,并接受灵性教育的理念。只有接受了灵性教育的理念,才可能将灵性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目标之中并作为任务进行分解与安排。

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落地生根不是简单容易之事,需要设计与谋划,尤其需要专家的推动和领导的认同。比如编印灵性教育的宣传资料、开展灵性教育的讲座、培养灵性教育的骨干等均是一所高校确立灵性教育理念的措施和办法。但如果能够通过校长报告、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等正式程序确立,将更加深入人心,更有利于灵性教育的实施。在灵性教育理念确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长的作用。铜仁学院自2015年9月在学校新生开学典礼上正式提出“灵性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14]87之后,除公开发表关于灵性教育的研究文章外,在不同场合多次阐释对灵性教育的认识与看法,并将灵性教育相关内容写进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工作报告。灵性教育实践逻辑的展开,需要对灵性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这是开展灵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灵性教育实践逻辑的展开将举步维艰,甚至一起步就会夭折。

2.制定灵性教育实施方案

确立灵性教育理念只是开展灵性教育的第一步。要使灵性教育得以顺利实施,需要对灵性教育进行规划并制订实施方案。灵性教育不是单一的工作项目,它牵涉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牵涉校外的行业、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是多个相关单位或个人共同作用才能完成的复杂事业。灵性教育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只要有人才培养的需求,灵性教育就将长期存在,并会随着人们对灵性教育价值和意义认识的提升而强化。所以,要开展灵性教育,就需要将其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规划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仅把灵性指标列入人才培养目标远远不够,还要制定灵性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使灵性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6]。制定灵性教育实施方案,要将灵性教育列入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和学校人才培养的“法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及有关工作的开展都应以其为基本依据。灵性教育进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度上将理念具体化成了教育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铜仁学院《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表述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智慧灵性和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该方案还规定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基本要求,围绕人格品质、专业知识、技术技能、智慧灵性设定培养的具体要求,并以矩阵的方式列出模块化课程对实现具体培养要求的支撑”,将灵性教育落到实处。

3.开设灵性教育课程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课堂教育始终是主渠道。大学生灵性的拓展与成长也不例外。课程是“滋养和提升人的灵性成长的精神食粮源泉”[15]。铜仁学院《2016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通识教育平台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搭建的平台,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智慧灵性,设置公民教育、科学精神、艺术审美、哲学智慧、国际交流、教师教育等6个模块。”学生的智慧灵性通过设置通识教育模块得以培养。

通过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灵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构建灵性教育课程体系。我国正在实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由于没有专门考虑灵性教育的目的,显然难以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灵性素质的拓展与成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增加以灵性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需要考虑重构课程的功能定位、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全面和平衡,以及克服片断化、碎片化的课程建设方式等问题,需要重点探究灵性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和灵性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灵性教育既涉及理论教育又涉及实践锻炼,只有灵性教育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都建构起来了,灵性教育的课程体系才完整,也只有完整的灵性教育课程体系才更加有利于大学生智慧灵性的培育与生长。

第二,开发灵性教育教材。没有灵性教育的教材,开展灵性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话。灵性教育教材的开发需要根据对灵性教育内涵的理解与把握进行选择,即围绕“品格纯正、信念坚定”“心智健全、情感丰富”“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勇于创新、生生不息”“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善于合作、圆润通达”等灵性人的基本要求,选择相关材料进行整理与编排,形成灵性品德教育、灵性人文教育、灵性生命教育、灵性创造力教育、灵性想象力教育和灵性适应力教育等教材,据此开展灵性教育。

第三,培训灵性教育的师资。要培养灵性的学生首先需要有灵性的教师。没有灵性的教师,灵性的课程开发及其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和灵性教学任务等均无法完成,只有使教师充满灵性,“学校教育才能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进而才会对学生的灵性成长发挥实质性影响”[15]。但是,对教师进行培训,重点还是要努力唤醒教师灵性的自觉,使其具有灵性自我觉醒的意识,“灵性自我觉醒意识越强烈,其灵性潜能的发挥和拓展就越彻底;反之,其本身所具有的灵性矿藏就难以开发和利用,更谈不上灵性的拓展与提升”[6]。

第四,探索灵性教育的方法。每一种教育的具体实施都应该既有属于共性的教育方法,也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灵性教育的实施应该采取哪些方法?目前还难以明确,仍需要在灵性教育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其具体的教育方法“可以是多元的,既可以是课堂讲授教学,也可以是团体辅导,还可以是现实活动体验,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5]。

4.建设灵性的校园文化

灵性是需要文化涵养的。大学生的灵性自然也离不开校园文化的滋润和影响。灵性的内核是人的信念信仰系统,大学精神等校园精神文化直接影响人的心灵结构,与灵性紧密相连。大学精神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已经成为共识,在此不再赘述,这里重点谈谈大学管理者文化和大学人文环境。

这里所说的大学管理者是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一般管理者。大学管理者文化是指这些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领导风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管理行为方式等。大学管理者文化与教师和学生的灵性紧密相连。充满灵性的大学管理者文化,像阳光一样温暖,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中山大学校友申请回母校拍婚纱照,校长办公室在审批申请时没有用公文中的规范词语“同意”,而是写了简单而温馨的3个字——“祝幸福!”这3个字让校友感到亲切,还发微博称赞母校。这就是灵性的管理者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相反,缺乏灵性的管理者文化则会给人留下机械和生硬的印象。比如有的校园草坪边或道路旁插着“严禁践踏草坪,违者罚款10元”“校外车辆严禁停放,违者罚款”“此路段严禁摆摊设点,违者重罚”等类似内容的牌子。暂不说作为学校有没有罚款的权力,就算有,这些话也太硬。还有的高校校园内建有道路指示系统,路名或体现学校历史,或彰显特色学科专业,但道路指示牌高度与人的身高相当,轮廓呈刺尖状,一是有安全隐患,二是让人感觉紧张,不寒而栗。再如学校会议通知:“明天下午三点召开中层干部会……不按时参加会议者,后果自负。”口气咄咄逼人,就是按时参加会议者心里也不舒服。这些牌子和通知所折射的管理者文化就没有灵性,这样的管理者文化也不利于学生灵性的生长,可见灵性的管理者文化的培育还任重道远。正因为如此,对管理者文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熟视无睹,要积极引导,努力匡正。

大学人文环境是大学之灵性的重要表现之一。良好的人文环境“尽显精致、典雅、充满灵性”[6]。一些著名大学都比较注重校园人文景观的建造。耶鲁大学校园里的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的雕像、哈佛大学校园里的“谎言塑像”等,给人启示,让人回味。最能彰显灵性的还有校园建筑。牛津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和古遗迹,尤其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楼群,很容易使人想到大学之灵性。校园湖也是大学灵性的重要载体,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厦门大学的芙蓉湖、铜仁学院的明德湖等,也都充满灵气,尤其是湖中游弋的鸳鸯、野鸭、白鹭,以及偶尔浮在水面的锦鲤、白鲢等,往往吸引师生驻足观望,成为学校独特的风景。大学之美,美在校园生态的和谐,美在如春风化雨般孕育其中的灵气与灵性。

5.建立灵性教育的评价机制

灵性教育能否取得成效,评价机制是导向和风向标,评价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评价指标要涵盖管理者、教师和学生3个群体,只有这3个群体的心里都有灵性教育的位置,把灵性教育看得比较重,灵性教育才能顺利实施。灵性教育的评价制度本身要尽可能具有灵性。评价制度不能僵硬、死板,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同时,评价方法、手段不能单一,要多元化。只有建立了有利于灵性教育开展的制度和机制,灵性教育才能可持续地进行,一批批学生才可能“怀揣灵性而去”[14]87。

[1] 高岚.关于“灵性”教育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3(6):5-7.

[2] 秦德君.教育的灵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5(7):1-5.

[3] 朱新卓.教育的本体性功能:提升人的灵性[J].教育研究,2008(8):23-27.

[4] 傅凌海.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19.

[5] 汪丽华,何仁富.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与灵性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7-152.

[6] 侯长林,张新婷.大学之灵性[J].教育研究,2016(7):100-104.

[7] 骆四铭.洪堡理念与德国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07-112.

[8] 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21.

[9]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10]张楚廷.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

[11]钟启泉,安桂清.课程灵性与人格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6(1):25-30.

[1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3]侯长林.高职教育也该充满想象力[N].光明日报,2015-10-04(07).

[14]侯长林.走向大学深处[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

[15]杨颖东,郝志军.灵性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方式[J].教育研究,2016(12):22-29.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Strategies about Spiritu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HOU Changlin
(Fanjing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Tongren College,Tongren 554300,China)

Spiritual education is an education which is beyond the skill education,knowledge education and wisdom education.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spiritual morality,spiritu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life education,as well as spiritual creativity,spiritual imagination and spiritual adaptability educati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igh level higher education talents trai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the spiritual education has to be promoted greatly,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obtain skill,knowledge and spirit,which can go beyond the wisdom talents,knowledge talents and skilled persons in the goals and specific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and also surpass the skill education,knowledge education and wisdom education,to find ecological niche in the world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education realm.In the process of spiritual education,it cannot be divinizationlized and religionlized,and the spiritual education cannot be discussed only in theory,or only consider the integrity neither,also the spiritual educa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other education.To implement the spiritual education,the concept,implementation program,the courses,th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bout the spiritual education have to be established.

university;spirituality;spiritual person;spiritual education

G640

A

1673-8012(2017)06-0003-10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7.06.001

2017-05-21

贵州省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项目(201785)

侯长林(1963—),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和高等教育学研究。

侯长林.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7,5(6):3-12.

format:HOU Changlin.Theoretical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strategies about spiritu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7,5(6):3-12.

(责任编辑 杨慷慨)

猜你喜欢

灵性智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灵性”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