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2017-03-29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李 哲

(吉林建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长春 130021)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李 哲

(吉林建筑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长春 13002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得到启发和升华,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是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做好制度保障工作,是做好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和坚石。

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1]。这段话简明扼要地从不同内容、不同层面提出了人们应该如何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全民应内化于心的价值准则,也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坚守的中国精神[2]。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沿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理解和践行能否深入必然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安定和繁荣昌盛。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宏伟工程,需要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自觉践行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升华,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成果。同样,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导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如何才能做到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由点到面,在做好个人层面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们得到启发和升华,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组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巩固、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内在环节和重要的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项课外活动[3]。高校教育者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形式上既可以分散活动也可以集体组织,内容上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既有社会国情调查、实践考察,也应该有政策宣传、文化教育、义务劳动等。大学生在校园的理论课堂中已经学习、了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方法。但是如果未能及时将理论知识及时在实践中运用,切实地找到载体去体会和验证,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终将浮于表面,无法做到知行合一。作为灵活生动的体验教育,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理论教育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可以直接印证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正确与否,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态度;提升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用、意义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积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动、寓教于情、寓教于心,最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氛围。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场所,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对理论课堂所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产生现实的思考和具体的感悟;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又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得到进一步的凝练和具体化,为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是一个交替学习、盘旋上升的过程,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每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

三、如何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在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和养成作用。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挥好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教育理念,重点突出社会实践的培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更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面对着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新一代大学生,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社会实践活动相对于传统理论教学来说,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对传统理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建立高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学管理者在构建大学生课程时,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增加社会实践类课程,组织、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行实践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提升指导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做好人才梯队建设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业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活动的组织通常由辅导员老师担任,辅导员并未接受过正规的社会实践教育培训,且由于事务性工作量多而杂严重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老师开展专门的社会实践培训活动,不断丰富他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高校应相应制定政策,提升社会实践教师的工资水平,并在职称评定、考核中给予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效的教师队伍,有效地组织带领学生开展高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到活动中去,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引导大学生体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教师应通过以身立教、言传身教,做好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挥官,努力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做好制度保障工作

目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多停留在“两课”学习的层面,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还未凸显。经调查了解,仅有少数高校在奖学金中增加了社会实践类奖学金的设置;少数高校偶尔组织过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开展了“重走抗联路”“走进井冈山”等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如何组织、引导、管理、激励绝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办法,社区、红色教育基地和高校的联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学校应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积极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保障。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0.

[2] 安利利.论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J].教育发展纵横,2016(7):133.

[3] 苏红庆.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广角,2008(8):67-68.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The role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of core value of socialism to college students

LI Zhe

(ArtandDesignCollege,JilinJianzhuUniversity,Changchun130021,China)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m,and it can make enlightenment with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theory of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m.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m.To fully understand the unique role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of core value of socialism,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and to guarantee this mechanism is the foundation and base stone to better completion of colla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core value of socialism.

college student;social practice;the core value of socialism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2.026

2016-08-28

2016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研究——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 2016年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吉林省大学生文化价值信仰问题引领策略研究”

李哲(1983—),男(汉),安徽滁州,在读博士,讲师 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9-8976(2017)02-0104-02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