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
2017-03-29冯德伟
冯德伟
摘 要:有些人很有才华,但是很难通过语言展示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空有腹才,无口才”。在我国仍然未全面摆脱应试教育的今天,大部分考试依旧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自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难免会忽略对孩子口才的培养,学生无形中就缺少了很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而且长期沉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下降,在人际交往中也不善于表达。分数早已经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人才也是教学的重大目标。教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口才能力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意在就这一问题展开综合分析。
关键词:遵循原则;培养方式
一、培养学生口才应该遵循原则、规律,切不可急功近利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必须教授学生的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和口才有关的就有两项“说和读”,学会组织语言还有识字读书自然简单,但是要把这种能力升级成一种才华,那就是一项长期的且艰难的系统工程。教师在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时,应该注意一些基本原则。
(一)递进性原则
学习应该分层次,才容易出效果。凡事先难后易、先简后繁,先低后高。如:最基本的就应该从较好学生学好普通话做起。由于每个学生的生长环境不一样,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有农民工子弟在说普通话上对他们进行辅导,翘舌、卷舌、前鼻音、后鼻音都是难点,教师要有耐心。学好普通话以后再让学生学习组织语言,注意逻辑性、简洁性。慢慢的让他们先从说好一句话,再到说好一段话。
(二)交互性原则
学生后才的培养自然离不开语文课,二者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在教会学生造句的时候也会逐步的教授学生学会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等表达技巧,这些技巧对学生以后出口成章是很有帮助的。要加强与听说读写练习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三)示范性原则
跟写作一样,练习好口才也是从模仿开始,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所以教师就是做好的榜样。座椅教师在平时也应加强自身语言修养,磨炼自己的语言功夫,在课堂教学上多多使用清晰流畅、形象生动的语言给学生讲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口才能力的一些创新方法
(一)因材施教,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步
每个学生的口才能力都不一样,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能力低一点的学生应该注重抓基础,如练习普通话、加强组织语言学习,教师在面对这类学生的时候也应该多点耐心和鼓励。对于那些水平相对高一些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机会多参加学校或者更高组织级别的朗诵比赛、辩论赛、讲故事等语言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适当指导即可,同时还可以推荐他们到学校广播站去长期锻炼。
(二)课堂上设置角色、情景为背景,加强指导练习
口才的锻炼也应该有一定的情景依托,怎么样讲话得体,什么场合应该讲什么话,教师如果单单用嘴巴讲学生可能印象不深,如果给学生设置一定的角色或者场景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印象。比如让学生模仿售货员、记者、主持人、警察等等不同的角色,这种形势既新颖有趣又能达到训练效果。又如给学生设置如接待客人、探望他人、求助别人等情景模式,让大家相互联系。
(三)組织小型竞赛活动,刺激学生加强练习
有比赛,自然就有一、二、三的排名,教师的目的虽然重在过程,而学生难免会在乎结果,在乎结果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在准备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更加努力练习,争取好名次。练习口才最好的的比赛活动应该就是诗词朗诵和辩论赛了,辩论赛的氛围尤其激烈,对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也是很大的考验。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安排轻松一点的比赛活动,如比较有趣得小品、相声、笑话、歇后语、幽默故事等表,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甚至是创作素材,然后再试汇报表演、比赛。
(四)举办主题丰富多彩的“分享会”
每月或者利用课堂闲余时间不定期举行分享会,分享会每次都可指定不同主题,长期举办下来越丰富越全面越好。如:分享一本好书,让那些读书有心得体会的同学主动跟大家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讨论时事热点,对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或者事件各抒己见;分享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学生本来就爱看电视,这个主题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组织分享会比起竞赛类活动氛围自然要轻松很多,二者是松紧结合。营造有趣氛围,鼓励同学天南地北或是发挥想象力的畅所欲言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现如今社会对口才能力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口才能力都是展现个人文化素养与魅力的重要方面。学生在校掌握好了这项能力,出到社会才会有竞争力。口才能力的提高是要以语文课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基础,又要立足于其他综合能力的提高。怎么样让这些联系不过于呆板,教师们是要花费很多心思的,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才会学得快乐,乐于学习。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应该力求形成与语文全方位、多触角、多形式的练习体系,最终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才能力的培养》,张驿,《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