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慢练”在儿童钢琴教育中的作用

2017-03-29宋雷

成才之路 2017年8期
关键词:儿童教育

宋雷

摘 要:“慢练”就是慢速练习,是相对正常练习速度而言的。对于初学弹琴的儿童,只有通过“慢练”才能练好每一首乐曲。实践证明:从小学习钢琴的儿童,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儿童。文章对慢练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慢练;儿童;教育;练琴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86-02

在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也在逐渐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很多儿童会选择学习钢琴。儿童弹奏钢琴,需要十个手指各自独立活动,使左右手都能得到均衡训练,使大脑和小脑获得同等的锻炼,增进双手相互协调的能力。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钢琴音乐作品,通过长期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不但可以丰富儿童情感,而且对儿童优良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及个性特征的形成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实践证明,从小学习钢琴的儿童,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高于其他孩子,这都应归功于儿童早期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

一、实施“慢练”的重要性

刚开始接触钢琴的儿童,音乐对于他们是一张白纸,他们不像成年人那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这就需要老师手把手地去教他們,并耐心细致地讲解练琴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指法和每一个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少不了“慢练”。如果忽略了这一过程,就会使他们形成错误的练琴方法,甚至走弯路。所以在儿童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中,“慢练”是必不可少的。

“慢练”就是慢速练习,是相对练习的正常速度而言的。对于刚学琴的儿童来说,他们只有通过“慢练”,才能练好每一首曲子。在课上经过老师的正确讲解,在课后通过“慢练”完成好老师所讲的每一个指法技巧,儿童琴技就能得到提高。儿童的接受能力和改错能力不如成年人,这就更需要用“慢练”,使儿童的运动神经有充足的时间,并根据视觉﹑听觉反馈来的信息,认识和调整练琴中的不足,使之更快更好地学习每一个技巧。

作为教师,要培养儿童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慢练”方法来练习指法。因为儿童没有分辨能力,很多自由“慢练”方法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只要把速度放慢了,就是“慢练”,或是将每一个音符慢慢抬起来,再慢慢放下去,这样会导致手指动作幅度很大﹑下键速度缓慢﹑弹奏呆板的结果。并且他们还会因为在“慢练”中放慢了速度,因而有空加入了许多多余的动作,形成错误的动作组合,会把连贯而正确的动作改得面目全非,久而久之,酿成钢琴弹奏的顽固性错误。还有一些儿童会把“慢练”当作机械性动作,使优美的音乐枯燥乏味。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儿童花费大量的时间“慢练”,却没有效果的原因,科学的“慢练”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科学的“慢练”是思想认真、积极“用脑”的“慢练”。“慢练”就是将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拉大,而每一个弹奏的手指应是积极主动的﹑灵敏有力的,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清晰﹑富有弹性和独立性的。经过这一过程的练习,弹奏的速度会逐渐加快,手指的动作会变得连贯。

二、钢琴“慢练”实施方法

对于儿童来说,每首曲子都要“慢练”,对于刚接触钢琴的儿童来说,每一首新曲子都要踏实“慢练”。否则,不连贯的快,只能得到一种混乱的音响和节奏。例如,《拜厄》练习曲,如一开始就用原速度弹奏,儿童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指法和音准﹑节奏都会不准确,事后再来改正这些错误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如开始就让儿童放慢速度练习,那么眼睛就来得及看,脑子就来得及思考,手就来得及准备,就可以弹奏出正确音符,并做到指法正确。

儿童一首曲子练熟以后,还需要“慢练”。一些儿童认为一首曲子练熟以后,就不需要“慢练”了,也不愿意做一些枯燥无味的“慢练”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在一首曲子练熟以后,如果不在“慢练”中反复加强和巩固练习,下意识的动作会逐渐变得模糊,不准确,就会出现弹奏错误,也会使音乐的表现力丧失。作为教师要把这一点讲给儿童听,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在练熟以后,进行再一次的“慢练”,才能更好地提升弹奏的技巧和速度。

对于儿童来说,要通篇进行“慢练”。儿童不像成年人那样接触钢琴时间长,只需要把一首曲子的重点﹑难点部分用“慢练”进行练习。但对于儿童,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部分都是重点﹑难点,这就需要全曲进行慢练,这样既可以强化正确的习惯,又可以从作品中得到新的启迪。同时,儿童练琴的时候,要兼顾到谱子和正确指法,为下步弹好曲子打下扎实的基础。有了这一过程,再加上通篇的慢练,可以使儿童在逐渐成熟的练习过程中,技术﹑方法得到相应的提高,能够达到熟练掌握曲子的程度。

要注意分手“慢练”与合手“慢练”的结合。对于一个初学琴的儿童来说,分手练琴也是很重要的。儿童的思维比较缓慢,进行分手练习可以减轻他们大脑的负担,让注意力集中于一只手。在单手“慢练”时,也是不能急躁的,要按照谱子上所给的任务明确﹑清晰地完成,一只手完成任务再练另一只手。两只手的技巧难度不同,对于任务较重的那只手应给予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直到每只手都能准确﹑快速﹑流畅地弹奏,之后再把两只手结合起来,进行慢练。虽然单手已经弹奏清晰﹑准确,但两手合起来难度会增加,如不放慢练习会感到很困难,所以两手合起来还要耐心地进行慢练,使双手协调,再加快速度。例如,巴赫的《小步舞曲》,初次遇到这种复调乐曲,儿童会感到很困难,就算两手都弹熟了,也很难配合到一起,因为这种曲子的左右手都是旋律,这就需要儿童更好地进行分手慢练与合手慢练。

“慢练”解决儿童钢琴弹奏中的“放松”问题。所谓“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再追加压力,在弹长时间的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键上。而很多儿童在弹奏钢琴中不放松,会使手指﹑手腕﹑手臂僵硬,导致手掌发酸,一首曲子弹不完整;要不就是过度放松,松懈不成形。而放松是针对手不要紧张和不要压缩而言的,这就需要用“慢练”来解决这个放松问题。如果从小学琴学不会放松手腕﹑手臂﹑手掌,对于以后弹一些大型乐曲是很困难的。“慢练”是让手腕﹑手臂﹑手掌有一个休息时间,不要一直保持紧张状态。要让手指独立上下,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在触键的一瞬间,手腕﹑手臂﹑手掌放松。儿童在慢练的过程中能做到这些,一步一个脚印地练好每一个音,就会为以后的弹奏打好坚实的基础。

要通过“慢练”训练儿童手指的独立性和平均性。不同儿童弹出音的效果是不同的,有些儿童弹得清清楚楚,有些兒童则是浑浑浊浊,这就是所谓的“颗粒性”。手指没有独立性和平均性的儿童,音的时值有时会掌握不好。比如要在拍子中弹出四个音,要求儿童弹出这四个音的时值应是一样的,但如果独立性和平均性不好,弹出的音就会有快有慢,手指不受大脑控制,每个音都会黏在一起,以至于当儿童弹到快速或大曲子的时候让人感觉很不清晰,表达不出音乐的感染力。要培养儿童手指独立性和平均性,就要慢练。“慢练”要把每个音的时值放大了练,就像放大镜一样,原来是一拍的,可以放大到三拍﹑四拍,到手指完全独立为止。

让儿童掌握好“慢练”与原速度之间的关系。儿童因为年龄较小,很难正确把握“慢练”与原速度之间的度,他们会认为一首曲子只要慢练就可以练得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慢练”只是练琴的手段,是方法而不是目的,如一味追求慢练,强调慢练,长时间不用作品的原速度去弹,就体会不到作品的真正情感,是练不好琴的。所以,在“慢练”中,可以做到除速度以外的一切要求后,逐渐加速曲子的练习,达到曲子的正常速度。在按照正常速度弹奏的同时,还会发现自己存在的其他问题,比如曲子弹到某个地方就会停,或者某几小节时值不对,这就需要儿童适当放慢速度进行慢练,把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练习几遍,然后逐渐加快。儿童学习钢琴,只有经过这样快慢结合的反复练习,才能促使儿童更快﹑更好﹑更完美地弹奏乐曲。

三、结束语

总之,儿童学琴需要课上经过老师的正确讲解,课后则要用“慢练”来练好老师所讲的每一个技巧。儿童的接受能力不如成年人,这就需要通过“慢练”来使儿童的运动神经有充足的时间,并根据视觉、听觉反馈来的信息,认识练琴中的不足,使之更快更好地学习每一个技巧,从而建立运动神经的正确的习惯反应和条件反射。希望所有学习钢琴的儿童能通过“慢练”,逐步掌握钢琴弹奏技巧,最终达到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颖.关于幼儿钢琴启蒙教育的若干思考[J].当代音乐,2016(22).

[2]滕明薇.再谈慢练在钢琴学习中的作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3]李文正.浅谈钢琴练习中的慢练[J].咸宁学院学报,2009(05).

[4]丁君君.浅谈钢琴练习中的慢练意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猜你喜欢

儿童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