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彬:静静的南疆
2017-03-29孙俊彬纳塔
孙俊彬?纳塔
孙俊彬1986年出生于广东潮州,一直专注于具有深度的视觉报道项目。在他的作品中,与新疆有关的选题不少。除了为他获得“色影无忌2016年新锐摄影师”EOS年度青年影像奖的《静静的南疆》外,他还曾跟着《与死亡之海相伴》《饥荒岁月的逃疆者》等创作小组几进新疆拍摄报道。
从2015年开始,他断断续续前往新疆的南疆地区拍摄《静静的南疆》,尝试呈现在南疆地区定下“去极端化”(2012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明确提出将“去极端化”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采取树立正信,挤压宗教极端思潮活动空间,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的宗教工作方式——编者注)目标后的社会生活状况。这组作品分为“去极端化”叙事、日常生活状态、南疆地理人文三部分,相互交织,呈现了孙俊彬多年来对新疆的观察与认知。
作品自述:
2009年,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新疆反恐形势的转折点。这组作品起源于我对南疆“去极端化”目标的关注。
南疆是维吾尔族人居住最集中的地区。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最活跃的地方,伊斯兰传统延续千年。这里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丰富的维吾尔族文化景观,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他者”的观看体验。
新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非常适合拍照片,但目前关于新疆的影像,我觉得主题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要么是纯粹风景照片,要么是民俗照片。
而我希望呈现这个地区的复杂,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按照既定的概念去记录事件和现象,而是用图像去深入探讨历史以及人物内心的复杂。人活在历史之中,但历史事件只有与个人命运相交织,方才显现出历史之于个人的真实面貌。
作品标题《静静的南疆》来源于前苏联著名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而取名“静静的”,是因为这些影像看上去平和。
我希望这些照片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沟通及和解。
为什么选择南疆作为拍摄对象?
孙俊彬:2014年我在《南方都市报》工作,参与了援疆报道项目,在喀什待了差不多一个月。那次采访,完成“规定动作”之余,我自己对南疆地区产生很大的拍摄兴趣,无论从地域文化、宗教信仰还是现行政策,南疆地区都跟我熟悉的地方很不同。
在抵达南疆拍摄之前,你做了哪些准备和构思?
孙俊彬:2014年报道回来之后好几次梦到喀什,我真的喜欢那个地方。并且我确定要继续关注南疆的动态,我加了很多当地的官方公众号来掌握动态,同时找了一些新疆的文献资料来阅读。最重要的是,我的一个好朋友是穆斯林,我从他那里了解了很多伊斯兰教的知识。这对我了解当地人的精神世界很有帮助。
拍摄持续了多长时间?你去了几次南疆?与其他拍摄选题相比,这个拍摄项目有什么特殊性?
孙俊彬:2015年又借着一个采访机会去了近一个月,2016年又自己去了一个月左右,前后三次。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大概在于它关注的是民族问题,而且涉及到全球化话题——“反恐”。
整个拍摄进展的顺利吗?
孙俊彬:不算很顺利,因为限制实在太多了。我这三年每年去一個月,但是仍然没有完成,现在项目还在进行中。但随着拍摄的进行,我知道还缺什么内容,之后会慢慢补充。
拍摄中最困难/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孙俊彬:最困难的是得到拍摄许可,还有语言问题。
你想通过照片表达什么?
孙俊彬:我希望照片可以呈现一个真实而复杂的南疆,而不是封闭和刻板的宣传话语中的南疆。这里既不是一片平静和谐,也不是到处危机重重,而这两点都是内地人对南疆地区非常普遍的偏见。另外,我希望作品能够促进民族之间的沟通。
除了拍照片,你是否通过其他媒介呈现这个选题?
孙俊彬:在拍照片同时,我还做了一个18000字左右的调查报道,并准备了100 G左右的视频素材。
现在让你回忆南疆,最让你感慨的是什么?
孙俊彬:维吾尔族人民的善良和手抓饭吧。
对于想去一个陌生地方拍摄民族题材内容的摄影师,有没有什么建议?
孙俊彬:民族题材不是民俗题材,这一点我觉得在拍摄前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就我个人而言,我也不太喜欢“做作”的东西。具体到拍摄,我认为虽然不同民族之间会有沟通上的障碍,但是让对方感受到真诚和尊重会化解很多误解。我在南疆的路上,好几次是维族人给予我帮助,他们非常淳朴。
你认为什么是好照片?
孙俊彬:我现在不太喜欢意义特别明确的照片,哪怕第一眼就很动人。这类作品在报道摄影里很多,但我觉得这些直接诉诸情感的影像是廉价的,照片不是简单地提供一次感动,它还应该引起凝视和反思。前者是美学上的,后者是意义上的,好照片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还要能吸引观者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