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2017-03-29赵国忠涂友发毛廷珍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赵国忠+涂友发+毛廷珍

摘 要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水稻的高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由此可见,水稻高产关键的栽培技术措施非常重要。基于此,从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水稻育秧技术、大田栽培技术、创新发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22

水稻种植有五大关键点:品种很重要、栽培要慎重、秧苗要健壮、水分要合理、施肥要科学。近年来,水稻栽培种植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频繁的自然灾害、土壤肥力下降、结构变差、稻田面积下降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因此应加大力度研究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应对各种不利的因素,提高水稻产量。

1 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化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水稻插秧作业量极大,而传统的人工插秧常常会因时间紧、任务重而出现种植密度过稀的现象。利用插秧机移栽时,有些操作工人为提高速度而增加了栽插丛距,这样一来也无法保证栽插的密度。相关调查显示,机插秧使得密度过小的农户约为72.5%,人工插秧使密度过小的农户大约为76.6%。

1.2 土壤肥力下降、结构变差

土壤是种植水稻的基础,只有确保了土壤的肥沃,才能保证水稻的健壮生长。但当前我国的稻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多年连续种植等原因使土壤肥力降低、结构变差、有机质含量降低、产生板结等,严重阻碍了水稻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灌溉方式方面,很多农户采用大水灌溉的方式,在生育后期却过早地断水。实际上,大水灌溉会提高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率,土壤肥料丧失,根系生长、分蘖发生受到抑制,过早地断水会使得水稻的产量、结实率大大降低。

1.3 选苗、育苗不够科学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水稻选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我国当前很多农户对选苗比较盲目。有的农户想要通过加大播种量来提高产量,却导致秧苗个体的质量较差,抑制了水稻的后期生长,使分蘖降低、每穗的颖花数减少等,反而导致水稻产量下降[1]。

2 水稻育秧技术

2.1 确定播种期

水稻育秧技术中,首先需要确定水稻的播种期。如果播种时间过早,可能给水稻的后期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播种过晚,会导致水稻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选择最合时宜的时期播种。

2.2 播种日期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地连续几天的温度都能够稳定在12℃上下,那么此时就可以开展秧苗育秧活动。

2.3 种子处理

水稻在种植前,相关部门需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晒种、选种、消毒灯照射处理,另外,种子催芽需要掌握好水分、消毒处理。水稻出芽对水分要求较为严格,如果水分过多,很有可能导致水稻的幼芽质量较差,影响后期的水稻种植。种子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一定的消毒工作,提高水稻的免疫力,使水稻能够更好地成长。

2.4 育秧苗床

苗床的选择原则为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水稻的育秧,而土壤肥沃则有利于水稻种子能够较快地成长。

2.5 田间管理

2.5.1 防止爛种

一般情况下烂种主要是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第一,催芽时温度过高,使种子失去发芽力;第二,浸种时换水不勤,种子中毒;第三,种子质量问题,种子成熟不良,贮藏过程中受潮发霉。防治方法主要有:第一,把好浸种、催芽温度关;第二,把好种子质量关;第三,做好种子贮藏工作。

2.5.2 防止死苗

导致死苗的原因有病菌侵害引起的黄枯死苗和温差过大引起的青枯死苗。防治方法:第一,培育健壮苗,适时移栽,湿润灌溉;第二,做好药剂防治工作;第三,应保温育秧,防止高温或温差过大死苗。

2.6 对苗床的管理

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苗床的管理,提高苗床的适应性,为实现水稻种植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苗床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工作人员需要控制好温度问题。苗床需要覆盖一定的地膜,膜内的温度一般要低于35℃,该温度能够确保水稻种子更好地生长。第二,对水稻的施肥。苗床在栽培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好温度问题,还应重视对水稻的施肥工作,让水稻能够更加快速地成长。施肥的材料一般选用清水粪和尿素等。第三,对苗床进行化控的施工工作,苗床里的水稻种子在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进行移栽。这些水稻秧苗已到大田进行种植,进而实现水稻育秧工作的完成。第四,相关部门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水稻易遭受到病虫侵害从而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不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水稻的免疫力,促进其成长。

3 栽培技术

3.1 合适的栽培

水稻在移至大田栽培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时期抛栽。一般情况下,抛栽的叶龄在4~5个叶子。如果发现大部分水稻秧苗达到此种要求,便可以进行抛栽。

3.2 密植栽培

种植人员需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栽培密度,实现栽培技术的发展。

3.3 农肥的施用

施肥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有机肥。此外,要增加穗肥,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同时,种植人员还应该补施粒肥,防止水稻早衰。

3.4 浅水灌溉

种植人员需要做好排水沟工作,加大对水分的管理,提高土温,改善水稻生长的土壤环境,提高根系活力[2]。

4 创新发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4.1 科学选种

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生产条件和各品种的生育期,科学地搭配套作水稻。如果稻田面积较大,农户应根据高产抗逆原则选种搭配,最好不用种植单一品种,以提高其抗病能力。根据农户需求研究栽培技术,以确保配套的良好,也使得水稻品种更加满足当地水稻农户。

4.2 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主要是为解决施肥施药、杂交稻制种、育插秧等环节的作业。比如在移栽水稻前10d,将稻田翻耕,以便土壤中的杂草腐烂熟化;移栽时,通过二次旋耕,使得麦秸秆还田,稻田中秸秆覆盖率超过85%。

4.3 肥水科学高效管理

在栽培水稻过程中,可以用浅水灌溉代替大水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灌溉稻干湿交替水分管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该技术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确保灌溉质量的基础上,应当加大稻田需肥规律的研究力度,施用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氮肥,提高氮肥效率,改善稻田结构[3]。

5 结语

虽然我国的水稻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在高产栽培技术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笔者根据经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资料,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

[1]倪晓梅.水稻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6):27.

[2]黄伟任.水稻高产创建栽培管理技术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3(7):88.

[3]王卫疆,王学军.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10):83-8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水稻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