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老温州
2017-03-29韩欣妤
韩欣妤
夜晚
夜晚的江心屿,全然没有白天给人带来的和谐。南面被无数霓虹灯映衬得亮如繁星,就连江心寺寺墙上那端庄大气的黄色,也略显轻浮。
过谢公亭几步,略一转弯便步入了北面。没有灯光,没有建筑,就连残阳,似也吝啬那余留的光晕,竟无些许遗留的意思。可以说没有绚丽灯光的北岸,就像瓯江中的沙砾,掩在南岸的光彩之下。
整个孤屿冷冷清清,人迹全无。
相较冷清的江心屿而言,一江之隔的朔门街也算繁华。同是老温州的记忆,这儿的风味便独特了许多。已是七点,但多数的街边小店仍旧开着,那一家家杂货铺及茶座所透出的晕黄灯光,让人恍然身处巴黎左岸的错觉。相较白天,复古的气息更胜一筹,若非缺少灯光,看不见那独特的牌匾、崎岖的石子路、青苔厚重的古井,傍晚过后的朔门街称得上“美丽更胜”。
若说江心屿像是夕颜,一现于白天,那朔门街便可称得上粉玲珑,随时间而改变气息,改变所展示的风貌。
白天
相较于朔门街而言,谯楼所呈现的历史气息像是排山倒海般地涌入。从远处便能感受到一种凝重,墙上的青苔像是一层一层砌上的第二面墙,已深得发黑,难以看出原本的翠绿。
时间像是在此凝固了,常年积累的痕迹无以復边——流水已无法再在上面构造出一幅抽象的巨作;爬山虎已漫到顶端,无处再爬。二十年前的一张照片中,谯楼似乎也是这样,一样的凝重,一样无声地立在原地。
老温州似乎还在。
虽说被填去的河渠难以变回,拆毁的建筑无法重现,但当我骑车重新一一访问那遗留的旧址后,我发现,它就在这儿,在瓯江的江水中,在江心屿东塔上的老树中,在朔门街的古井中,在谯楼的青苔中……
我并不后悔耗费了一天时间,相较转瞬即逝的老温州的痕迹而言,一切都比不上那一段历史。
指导教师:王赛丹
教师评语
一个城市要是缺少了一些它曾经的风貌,那么这个城市无论是多么鲜活,肯定是缺少了一份底蕴,而只因有了那份历史,才会慢慢在心底深处荡漾。显然,小作者是用心地走访了这座她生活着的城市,并且在城市的旧风貌中找到了她要抒写的情怀。